西安:集中力量治水 確保每條河都有人管管到位

2018-12-11 10:57:29|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市河湖長製作戰指揮部:集中優勢力量治水 確保每條河都有人管管到位

  保護好長安八水,事關市民福祉和西安的長遠發展。2017年1月,西安市委提出了“西安河長制不要等,要先行先試”總要求,河長制工作全面啟動。去年12月,按照市委要求,我市將市河長制指揮部調整為市河湖長製作戰指揮部,集中優勢力量治水,確保每條河都有人管、管到位。

  目標明確

  分工負責合力攻堅

  市河湖長製作戰指揮部,由副市長楊廣亭擔任總指揮,市政府辦公廳、市水務局、市環保局等部門相關負責人擔任副總指揮,下設“綜合組、督查督辦組、執紀問責組,和城鄉污水、水污染治理、治污截污、農村環境、農業農村污染、工業水污染、海綿城市等7個專項整治組,每季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每月定期召開專題會議,統籌安排治水工作。

  目前,綜合組、督查組與河湖長辦合署集中辦公。綜合組主要負責綜合協調、工程項目、宣傳報道、督查考核等工作。專項工作組分別由水務、環保、市政、城管、農林、工信、建委等7個治污水牽頭部門組成,主要負責城鄉污水處理、水污染治理、截污納管、沿河衛生整治、農業水污染治理、企業水污染治理、海綿城市建設等工作。綜合組與專項組既分工負責、又合力攻堅。

  指揮部辦公室共有22名幹部集中辦公。這22名幹部中,有水務、環保、市政、城管等市級部門抽調幹部12人,還有10人是市委組織部從各區縣抽調到指揮部挂職鍛鍊的優秀選調生。指揮部辦公室按照工作分工,設置了綜合部、工程部、考核部、督查部、宣傳部和信息協調部等內設部門。

  180余幅作戰圖表

  劍指“治水攻堅”

  按照挂圖作戰要求,市河湖長製作戰指揮部以問題為導向,將河流問題變任務、治水任務變項目、工程項目變作戰圖,在去年繪製大西安水系圖和市級河長製作戰圖表180余幅的基礎上,今年又根據剿劣水任務進行了更新,繪製了“大西安水系圖”“剿污水”“排污口整治計劃”“農村垃圾集中收集處理”等圖。這些圖表對治理目標、工作任務和進度等挂賬列表,及時更新。記者從“河湖長制項目進度表”上看到,截止到11月份,我市今年共籌劃1468個治水項目,已完工1130個。同時,該表還顯示了各區縣項目總數、開工數量、當月進度等,通過一表,全市河湖長制項目進展情況一目了然。

  同時,按照市委每月要對河湖治理工作開展專項督查督辦要求,市委市政府督查室、市環保局、市河湖長辦,堅持每月聯合對河湖長制工作開展督查。今年10月1日,市河湖長辦接到“西灃一路雨污混排”問題反映後,立即向雁塔區政府下發了督辦單,雁塔區高度重視,相關領導立即帶領農林水、建設等部門人員進行核查、提出整改要求,10月8日,三處雨污混接問題得到解決並通過了驗收。今年,市河湖長辦督辦事項151件,與市委市政府督查室聯合督辦事項6件,“東月路雨水管道混排”等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發揮了督戰隊作用,推動了全市河湖長制工作全面落實。

  在強化基本制度和政策措施執行到位的基礎上,根據河湖長制工作不斷深入和建設實際,及時制定了《西安市河湖長制工作重要事項督查督辦辦法》《西安市河湖長制問責暫行辦法》等制度規定。積極探索第三方評估機制,對19條市級河流進行體檢式評估,查找問題,研究對策,推進治理。

  116條河流140個湖泊水庫

  水質持續改善

  兩年來,通過河湖長制的全面實施,我市116條河流、140個湖泊水庫水質持續改善。市級四大班子主要領導率先垂范,堅持每月至少巡河一次,推動了河湖長制工作實戰化、常態化。堅持把河湖長製作為一項民生工程抓落實,以河湖長制為抓手,從解決人民群眾身邊水污染問題入手,切實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

  實施零直排小區建設,全市推進80個小區、單位雨污分流改造;實施海綿城市建設,有效解決了小寨等易發城市內澇問題;大力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整治,鞏固深化“臟亂差”問題整治,還市民一盆清水;積極解決447個農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置,積極推進142個貧困村飲水工程建設,助力精準脫貧攻堅。

  下一步,我市河湖長制工作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系統治水、柔性治水理念,緊盯“一三五”治水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在河湖長制細化實化上持續用力,久久為功。將持續深化剿劣水;紮實抓好河湖長制工作第三方評估、市民滿意度評估;全面加強河湖長制工作督查督辦,針對存在問題適時啟動約談、問責;紮實開展亂佔、亂採、亂堆、亂建“清四亂”專項行動;突出抓好零直排小區建設、美麗河湖段評選、河湖長制項目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五大行動任務落實。(記者  趙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