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教育改革發展變遷簡述

2018-12-26 10:55:48|來源:渭南新聞網|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改革開放40年來渭南教育改革發展變遷簡述

  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

  40年前,恢復高考,猶如一聲春雷,拉開了教育改革大幕,更唱響了全國改革開放的先聲。

  40年來,和全國、全省一樣,在改革開放的推動下,渭南教育追趕超越、脫胎換骨,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40年間,從“粉筆頭”到“互聯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渭南教育向著更高品質、更加公平、更好教育生態不斷邁進。

  從“基本普六”到“協調發展”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健全

  改革開放初期,全市基礎教育主要任務是普及小學教育、掃除青壯年文盲。經過全市十多年的努力,1985年在全省率先普及初等教育,1993年底全面完成了普及六年教育。從1993年開始,全市在抓好“普六”掃尾工作的同時,向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努力,1996年12月省政府宣佈渭南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兩基”。

  經過改革開放40年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砥礪奮進、追趕超越,如今的渭南教育體系更加完善,學前教育服務體系已經形成,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通過國家驗收,高中教育正在走向優質多樣,職業教育、民辦教育、特殊教育、家庭教育等取得新進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全市教育正在向教育現代化的目標邁進。

  學前教育在改革開放初期,只有數量極少、條件簡易的託兒所,如今一個個標準化的幼兒園遍佈城鄉,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不完全統計,全市幼兒園總數達到1213所,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到76%,已經形成了覆蓋縣、鎮、村的三級學前教育服務體系。

  在實現“兩基”,高水準、高品質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礎上,統籌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城鄉學校全部實現標準化,校長輪崗、教師交流成為常態,有力消除66人以上超大班額,學校發展共同體、大學區管理制等有效措施讓城鄉教育資源更加均衡,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部通過國家驗收。

  普通高中在改革開放中迎來了發展機遇,新建了渭南高級中學、渭南中學、富平中學等現代化高中,歷史名校瑞泉中學、杜橋中學等易址重建。目前,全市基本實現了高中進城,37所公辦高中全部標準化,其中11所省級示範高中,基本形成了內涵式、特色化的發展格局。

  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實現了新的發展,全市每個縣區建有職業教育中心,創建國家級示範職業學校兩所、國家級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兩個、省級現代農業職業教育發展工程示範縣4個、省級社區教育試驗區兩個,職業教育在脫貧攻堅、技能培訓等多方面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此外,家庭教育更受重視、民辦教育快速發展,以及各類校外培訓機構逐漸增多,反映了群眾多樣化的教育需求,折射出了眾多家庭對子女接受更好教育的期盼。

  從“土臺子”到“標準化”教育要素更加優質均衡

  “土臺子、泥孩子、黑屋子”,是改革開放初期大多數學校特別是農村學校的生動寫照。“有學校、沒操場,石桌子、長板凳”,曾是好多人上學期間不曾忘卻的記憶。改革開放40年來,全市持續改善辦學條件,“千校達標”工程讓城鄉學校脫胎換骨、面貌一新,尤其是廣大農村地區學校,實現了從“校校有危房”到“最安全最美麗的地方是學校”的歷史性轉變,從“一塊黑板”到“電子白板”的跨越式發展。

  有關數據統計顯示,2013年全市啟動“千校達標”工程以來,創建標準化學校786所,新建、改擴建渭南初級中學、富平中學、杜橋中學等縣城以上城區學校15所,改擴建縣城以上城區學校16所。“全面改薄”累計投入44億元,新建改擴建校舍119.11萬平方米,購置課桌凳22.42萬套、圖書622.45萬冊、計算機、教學儀器設備3.49萬台(套)。教育信息化“三通兩平臺”校校通接入網絡學校928所,網絡接入率90%,基本形成了“交流有網絡、上課有電子白板、備課有電子備課室”的現代化教學環境。

  教師是最重要的教育要素。渭南素有尊師重教的優良傳統,為緩解教師數量不足,上世紀90年代中期,一些機關幹部積極投入基礎教育一線。在改革開放中,隨著教師節的設立、教師法的出臺,教師隊伍建設得到了有力加強。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取得突出成效。據統計,2017年招教比例比2012年提高了近35%,五年多來累計補充教師4800多人,其中免費師範生420多人,碩士生300多人。全市努力打造“理想信念堅、師德素養高、業務能力強、精神狀態好”的教師隊伍。廣大教師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爭做“四有好老師”、爭當“四個引路人”,涌現出了新聞聯播報道的“特崗三姐妹”等先進典型。

  “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改革開放40年,全市著力打造一支優秀的校長隊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提出“千名好校長等於教育強市”的教育主張,積極實施“提升千名校長、打造教育強市”工程。一方面,積極推行校長職級制改革,調動教師積極性,引導校長專業化發展,構建校長隊伍建設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大力加強校長全員培訓,先後對全市高中校長進行了兩次全員高級研修培訓,對全市初中、小學校長和幼兒園長進行多次培訓。培訓期間“睡板床、上早操、磨意志”。組織實施了為期兩年的“精英校長”培訓工程,命名精英校長34名,以示範帶動校長隊伍的整體發展。

  從“重視兩基”到“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深入人心

  改革開放以來,素質教育從提出到全面推行,成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特別是近年來,全市圍繞全面提高教育品質主題,全面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倡把學校辦“寬”、辦“厚”,下大氣力轉變教育發展觀念、學校育人觀念、人才培養理念,全面落實了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具體化、序列化、可操作,從德育、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體育、藝術、信息技術、社會實踐七個層面具體落實,建立107所示範學校。

  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近年來全市構建序列化具體化德育模式,成立德育研究中心,實施《渭南市中小學德育工作五年行動計劃(2014—2018年)》,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三愛三節”、公民意識、生態文明、心理健康、網絡文明、慈善教育等系列主題教育活動,推廣素材性主題班會,編寫《魅力渭南》地方教材。

  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帶來的是學生的全面發展,特別是科技素養、社會實踐方面大範圍拓展。科技大篷車進校園活動,部分學校配備了3D列印體驗機,學生自己的作品獲得國家、省級獎勵。據統計,近兩年學生個人申請專利初步審核通過近50多人,已經拿到專利證書的近10人。在渭南市學生校外社會實踐基地,渭南軍博園、生命安全館、渭南人文館、3D創客館、工匠體驗坊等22個場館,給學生們帶來了更加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

  從“強化管理”到“優化治理”體制機制更加創新優化

  “管理”變“治理”,一詞之變的背後,反映的是教育發展理念的更新,教育管理方式的變革,教育體制機制的創新。

  改革是教育發展的鮮明特色,更是教育發展的出路和動力。回顧40年改革發展歷程,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已經成為渭南教育響亮名片。中小學校長職級制改革,作為全省唯一一家整市推進的改革項目,實施以來調動了廣大校長的積極性,構建起校長專業成長的良好機制。旨在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義務教育大學區管理制改革,全市建成128個義務教育大學區,探索出了合作、合併、共同體等多種模式,受到了國家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肯定。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把先進的教育理念、方法送到農村學校,優化激活了農村教師隊伍。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學前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等等,更多改革項目激活一池春水,激發教育活力。

  治理的深層是機制的優化。全市組建了教育糾風協作區,縣區之間交叉監督辦案,有力整治了各類教育亂象,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教育風氣。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深化“放管服”改革,探索服務群眾更好路徑,率先在全省組建市級教育公眾投訴服務中心,建立了五大服務平臺,完善了市、縣、校三級聯動機制,向社會公佈了市、縣教育機構和學校服務電話。基層學校是教育治理的直接實施者,全市中小學校普遍建立了“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治理結構,學校正在經歷新的轉型。

  教育督導的威力彰顯,持續開展縣級黨政領導幹部教育履職考核工作,並納入全市目標責任制考核,考出了壓力、考出了動力。責任督學建設取得新成就,全市13個縣(市、區)及市直單位,掛牌督導責任區共128個,責任督學共628人,覆蓋面達100%。學校素質教育“316”評估、教育品質監測和專項督導在創新中發展,中心校、村小和教學點公用經費管理使用、春秋季開學工作、全面改薄、校園欺淩等專項督導促進了教育事業發展。

  加強黨的領導是教育治理的堅強保障,近年來全市推行學校黨建“1234566”工作思路,開展“四個一批示範群體”創建活動,實施“學校黨組織建設品質提升工程”“黨員教師精氣神提升工程”,創新建立黨員教師統一活動日制度、黨員教師幫困幫教制度等與中小學校實際相適應的工作制度,實現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在學校工作中無縫隙、全覆蓋。

  40年歲月變遷,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渭南教育迎來了一個又一個春天,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時代新人,結出了纍纍碩果。

  40年砥礪奮進,依靠改革開放的動力,渭南教育正在全面提高教育品質、全力促進教育公平、全方位優化教育生態環境的道路上闊步前進。

  未來的前進征途,秉承改革開放的精神,渭南教育將在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的指引下,朝著更高品質、更加公平、更好生態的方向砥礪前行,奮力譜寫渭南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篇章!(渭教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