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項機制”為西安航空基地幹部隊伍建設注入新動能

2018-12-27 17:44:5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期,一批“80後”年輕幹部,走上了西安航空基地的各個崗位,活躍在脫貧攻堅、項目建設、鐵腕治霾、招商引資、綜治維穩等各條重要戰線。自陜西省西安市“三項機制”實施以來,西安航空基地始終把落實“三項機制”作為重點工作,持續優化幹部隊伍結構,實行“陽光操作”,選拔有知識、有能力、有經驗的優秀幹部,為航空基地各項事業發展注入了源源活力。

  發揮專長幫扶建設 産業杠桿撬動脫貧重擔

  2018年5月28日,原本在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財政局從事財政財務金融工作的郝紅波被下派駐村扶貧,擔任藍田縣葛牌鎮米岱河村第一書記兼駐村工作隊長。

  駐村後,郝紅波通過實地勘察,挨戶走訪逐步摸清全村貧困戶的情況,針對土壤、地勢、水利等自然條件和村情村貌,經過多次的實地考察和調研,最終確定“五味子”項目投資,目前已全部完成栽樁、苗木栽植等工作。同時,充分發掘當地資源優勢,進行特色農産品深加工,目前已預訂銷售1400余盒。通過股份經濟合作社,讓米岱河村群眾增強了致富增收的信心和決心。

  “感覺時間過得太快,想要完成組織交付的使命,就必須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必須要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只有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下到邊遠、貧困的地方去,親身體驗到群眾的疾苦,才更有利於增強責任感、憂患感,強本領、長才幹,更好地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帶領村民們擺脫貧困,奔向小康。”郝紅波感慨道。

  西安航空基地高度重視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幹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鍊年輕幹部,認真落實“三項機制”,樹立了“優者上、庸者讓、幹者容、劣者汰”的鮮明導向,有效調動了年輕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為西安航空基地追趕超越注入新動能。

  專業挂職幹部留任 走活航空産業服務這盤棋

  西安航空基地將“三項機制”精神與開發區實際深度結合,側重於高標準引進專業化幹部,從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引進了一批專業特長突出、工作經驗豐富的年輕幹部,韓永偉便是其中之一。

  “在航空基地,我把我的專業知識運用到指導轄區航空企業發展、引導企業創新上,看著民營航空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同樣很有成就感!”韓永偉説道。

  選派專業挂職幹部留任,既能為基地調整充實複合型專業領導幹部,也便於促進基地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互動,還能夠更好地服務於航空産業發展。“我會帶著對航空産業發展的信心,帶著服務轄區航空企業的決心和激情,充分發揮我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找準定位、聚焦主業、推動問題,既為一域爭光、又為全局添彩。”談到接下來的工作,韓永偉躊躇滿志。

  “作為專業人員,韓永偉在工作中充分發揮了他的業務專長,對上向省市對口業務部門積極溝通彙報基地航空産業發展情況,對內與管委會各部門做好橫向協調確保重點項目推進,對下積極走訪區內企業,送政策送服務,助力基地進一步走活航空産業軍民融合這盤棋。可以説,‘三項機制’已成為西安航空基地追趕超越的‘助推器’,把幹部引進來,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組織人事局負責人這樣説道。

  “三項機制”激發活水源頭  助推年輕幹部能力提升

  讓年輕幹部多“墩苗”,把底子打牢,把基礎打好是關鍵。西安航空基地注重把年輕幹部放在關鍵崗位、吃勁崗位,在難事急事中經受摔打磨練,提升年輕幹部面對和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

  近期,在西安航空基地新提拔的10余名中層幹部中,2人曾駐村扶貧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6人長期或曾經在招商引資一線工作,個人能力在各項急難險重任務中得到了鍛鍊提高。在對幹部進行鍛鍊的同時,西安航空基地給予幹部更多的關愛,注重從事業上支持幹部,經常性開展培訓學習,幫助幹部提高業務技能,讓幹部具備帶領隊伍創業拼搏的基本素質。

  今年以來,西安航空基地精準落實“三項機制”,為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人撐腰鼓勁,有效調動各級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積極性,培養和聚集了一大批專業素質強、綜合素質高的優秀年輕幹部。三項機制的落地實施,讓幹部綜合素質持續提升,幹部隊伍的年輕化、專業化、複合型趨勢也日益明顯,形成了爭先恐後幹事業、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為西安航空基地追趕超越注入了鮮活的動力源頭。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處級幹部中,“70後”佔82%,“80後”幹部佔31%,研究生以上學歷佔54%,優秀年輕幹部數量充足、品質優良,專業化複合型特點突出,鍛造了一支敢於負責、勇於擔當、善於作為、實績突出的航空鐵軍隊伍,為航空基地追趕超越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供稿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會 編輯 陳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