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印發8大任務保護秦嶺 實現“山青水凈坡綠”

2019-01-11 09:00:06|來源:三秦都市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1月10日,西安市政府印發《秦嶺生態修復工作方案(2019—2021年)》,根據方案,將以保護秦嶺生態安全屏障為目標,針對秦嶺生態環境現狀,按照維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和綜合治理要求,實施積極的生態修復措施,恢復並增強秦嶺的生態服務功能,實現“山青,水凈,坡綠”的目標。

  怎麼修復:生態紅線範圍內以自然修復為主

  根據方案,將按照保護優先原則,劃定生態紅線,嚴格紅線管理,生態紅線範圍內實施以自然修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措施;按照生態功能區劃的要求,科學劃分生態功能區域,按照區域功能,根據不同區域、不同自然環境,區域差異性和特殊性要求,確定生態修復方案,因地制宜開展生態修復。

  在實施生態修復時,應有一定的物力、人力和財力保證,合理統籌前期準備工作和後期的管護,最大限度降低治理成本;生態修復應按照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思路,保留原有生物群落及其棲息地,充分發揮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生態破壞嚴重的區域,採取人工修復措施,促進自然修復。

  對秦嶺生態保護區範圍內,由於項目建設造成的生態破壞,依據“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原則落實生態修復監管職責。

  主要任務:秦嶺植被生態修復等8個方面

  主要任務包括秦嶺植被生態修復、水源涵養林建設、水土流失治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與生態恢復、水生態修復、環境污染治理、秦嶺綠道規劃及建設以及其他生態修復工作等8個方面。

  將以秦嶺森林生態系統修復為目標,採取封山育林、低效林改造、森林撫育、灌木林改造、退耕還林還草等措施,加大秦嶺北麓直面陡坡與破碎山體生態修復力度;對秦嶺北麓主要河流、湖泊、水庫及飲用水源地上游、取水口及淤塞區域周邊實施水源涵養林建設,加大水源地及荒山荒坡造林綠化工作力度;以淺山區、黃土臺垣區水土流失治理為目標,採取小流域治理、人工造林等措施,適地適樹,喬灌草結合,營造混交林;以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為目標,根據地質資料和現場勘察的實際情況,採取排險、固坡、加築擋墻等措施,消除地質災害隱患。

  以河流生態恢復為目標,在維持河流自然形態的基礎上,按照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思路,對河道實施生態化修復,按照整改方案,有序退出禁止開發區內的中小水電站,營造沿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修復河流及沿岸生態;以秦嶺生態保護區污染治理為目標,開展水污染治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統籌考慮秦嶺周邊區域環境提升,圍繞國家公園建設目標,做到“大有協調、小有特色”,統一規劃、統籌協調,串珠成線、以線帶面,打造以自然郊野景觀為主的生態綠道;以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或農村人居環境為目標,由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主導策劃,自行組織實施的生態修復項目。

  實施步驟:月底前編制生態修復總體實施方案

  根據方案,2018年12月30日前西安市秦嶺辦組織相關單位研究討論秦嶺北麓生態修復主要工作內容,落實任務分工,由各牽頭單位制定專項實施方案;2019年1月30日前,西安市秦嶺辦牽頭委託資質單位根據各牽頭單位上報的生態修復專項實施方案,編制秦嶺北麓生態修復總體實施方案,落實建設項目內容、建設地點、階段目標、資金預算、資金來源等;2019年6月30日前,西安市秦嶺辦牽頭召開專家評審會,對秦嶺北麓生態修復總體方案進行評審,修改完善後,報市政府審批。

  要求各部門、沿山區縣和高新區依據總體方案,按照年度任務組織項目施工,並負責工程品質監管,西安市秦嶺辦組織相關單位對生態修復項目按照年度任務計劃進行驗收,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由各區縣政府和高新區管委會在相關部門指導下開展生態修復的後期維護工作。

  資金保障:設立秦嶺生態保護專項資金

  根據方案,成立由西安市秦嶺辦牽頭,市國土局、市水務局、市農林委、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財政局,沿山各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為成員單位的組織機構,落實任務分工,明確完成時限,按職責分工制定生態修復具體方案,負責組織實施。要求堅持規劃引領,各部門、各區縣、高新區要加強溝通,全面了解生態修復的各方面內容,全方位制定生態修復規劃,強化生態紅線管控措施,科學制定環境品質底線控制指標,把生態修復措施與生態管控手段緊密結合,確保生態修復實效。

  西安市財政局整合現有相關資金,設立秦嶺生態保護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秦嶺生態修復。調整優化財政支出,加大財政投入,完善激勵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將建立對區縣政府、高新區管委會、市級部門的生態修復工作考核制度,把各部門、各區縣及高新區年度任務納入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年度目標責任體系進行考核。(記者 張艷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