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傳統年貨中的幸福年味 ——“貧困村的年貨來了”系列報道之二

2019-01-22 09:53:34|來源:陜西日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胡寶成夫婦二人向鄉親們展示自己製作的面花。

  剛到正午,太陽高照,張隨停開始在自家院子裏排挂空心掛麵。

  在米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工人們正在包裝年貨。

  陳艷芬展示她剛剛做好的新春剪紙。 本版照片均為本報記者 雷魏添攝

  在榆陽區魚河峁鎮田園村的小米茶加工廠內,工人們正在製作供應春節市場的小米茶。本報記者 雷魏添

  高亢的民歌、歡快的嗩吶、精緻的剪紙、香甜的小米粥……講述著黃土地的生動故事,訴説著多元文化交融的民俗風情。這是榆林人對於春節最深的記憶。

  城裏的故事、城裏的美景、城裏的美食、城裏的年貨……折射著每一個榆林人對於春節的嚮往和期盼。

  如今,傳統年味中透出的不僅有回憶,還有新生。來自貧困村和貧困戶的一件件年貨,正在成為這片土地上群眾致富的新希望。

  粒粒小米鋪就“致富路”

  對於生活在黃土高原上的榆林人來説,小米是他們最喜歡也是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在陜北,小米堪稱五穀之首,享有“一米壓百行”的尊位。《本草綱目》記載,小米“治反胃熱痢,煮粥食,益丹田,補虛損,開腸胃”。人們常説,是陜北的小米哺育了勤勞、善良、淳樸、熱情的陜北人。抗日戰爭時期,陜北的小米便滋養著千千萬萬的革命戰士,為他們提供了最基本的食物和健康保障。一碗陜北的小米粥下肚,黃香柔滑、滿口泛香、回味悠長;用小米烹制的黃饃饃、米黃、米茶等,更是逢年過節陜北人飯桌上不可或缺的佳品。

  1月10日一大早,榆林市榆陽區魚河峁鎮柏蓋梁村村民李玉珍,掀開了在寒冷的冬夜放了一晚上的酒缸的蓋子,一股清香撲鼻而來。“這些都是我自己最近剛釀的米酒,一共有450多公斤。在室外凍上一夜是為了去除酸味,也是整個釀酒過程的最後一步。”説完,李玉珍便連忙招呼鄉親們前來品酒。不一會兒,寬敞的屋子中便擠滿了人。李玉珍為所有人都舀上一碗米酒。頓時,小米的香氣與酒的酸甜氣味便在整個房間中瀰漫開來,刺激著每一個人的味蕾。“每年過年前,玉珍都要叫我們來嘗酒。喝了玉珍釀的米酒,就知道離過年不遠咯。”村裏一位老者笑著説。

  李玉珍告訴記者:“我釀的米酒除了自家留一些外,其他的都準備賣掉。目前市場上每公斤大概能賣16元,這對我們家來説是筆不小的收入,可以過一個好年了。”

  而在鄰近的田園村,小米也是當地村民脫貧致富的希望。“‘黃饃饃配小米茶’是我們這裡每年正月十五的必備搭配,過年時人們大魚大肉吃得多了,就需要一碗清淡的小米茶來滋養身體。”田園村黨支部書記田興軍説,“2018年3月,我們村建成了小米茶加工廠,並註冊了‘鄉夢情’商標。小米茶正成為我們村新的致富渠道。”

  走進田園村的小米茶加工廠,工人正在忙碌地進行著碾壓、過篩、翻炒、裝袋、封口等工序。田興軍説:“我們的‘鄉夢情’小米茶純手工製作,採用石碾碾壓,保留了食物的營養成分,粉質細膩、口感光滑,富含鐵和磷等微量元素,烹制出的小米茶更是香氣四溢。”

  “我們村上的小米茶已初步形成規模,當初入股時的錢都是幫扶幹部替我們出的,現在真是趕上了好時代。在國家扶貧政策的幫扶下,我們一定要樹立信心、勤儉持家,爭取早日脫貧。”田園村貧困群眾馬成祥激動地説。

  “藝術之家”的幸福傳承

  貼窗花是我國古老的傳統節日習俗。在榆林,新春佳節來臨之時,貼窗花更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一項傳統活動。神話傳説、戲曲故事、花鳥魚蟲……窗花以其特有的表現形式和誇張手法,將祥物吉事、美好願望展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喜氣洋洋。

  在綏德縣田莊鎮田莊村陳艷芬的家中,離過年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屋裏卻早已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剪紙窗花。“我們家是剪紙世家,我母親郝國蘭是陜西省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我從小就跟著母親學習剪紙,如今我的子女也都非常喜歡剪紙。在陜北,過年貼窗花是一個絕對不能少的風俗。最近窗花的需求量很大,許多人都上門來買呢!”已經年過花甲的陳艷芬開心地説,“剪紙是一種語言符號,代表著祝福和祝願,所有的剪紙都有著獨特的寓意。你看這個意思是‘喜上眉梢’,那個是‘富貴花開’。”

  而在另一間屋子,陳艷芬的丈夫胡寶成正研究著他自己的愛好。只見各式各樣造型精美的面花擺滿了整間屋子。“我們老兩口各有各的愛好,這面花也是我們綏德人過年必備的一樣年貨。”胡寶成一邊説著,一邊向記者展示他親手做的面花,“這個兔子形狀的面花,叫‘來年跳兔兔’,小孩子吃了這個面花,來年就會像兔子一樣活蹦亂跳,身體健康。”

  靠手藝賺了錢後,胡寶成夫婦還不忘幫扶村上的其他貧困群眾。2015年,老兩口成立了綏德縣艷芬手工藝農民專業合作社,以此帶動村裏人致富。“我們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讓村裏的老人也有錢可掙,也能靠自己的雙手脫貧致富。目前,合作社有10多名成員,年齡都在50歲以上。我們教他們剪紙、做面花,現在他們基本上每人每年都有4000元的收入,這對很多幹不了重活的老人來説已經很不錯了。”胡寶成説。

  2018年年初,閒不下來的胡寶成夫婦還在綏德縣委組織部的組織下,來到義合鎮薛家渠村開展結對幫扶,用手藝幫助留守婦女擺脫貧困。“在我們的培訓下,好多貧困戶婦女都學會了剪紙和面花技藝。每天剪上一幅剪紙,捏上五六串面花,便可收入幾十元。邊學邊致富,坐在家裏就能安安穩穩掙錢,她們都高興得很。”陳艷芬説。

  空心掛麵圓了“小康夢”

  1月15日中午,太陽高懸。在吳堡縣張家山鎮高家楞村的溝壑間,許許多多排挂整齊的手工空心掛麵如同精美的藝術品,在陽光的映照下雪白髮亮,猶如一條條銀絲呈現在人們面前,頗為引人注目。

  製作空心掛麵一直以來都是張家山鎮的傳統手藝。據當地人介紹,這一手工技藝傳承已久,至今約有千年曆史。據史料記載,張家山空心掛麵“莖直中通,料珍味饈,每獻上以補”。所謂“莖直中通”就是每條掛麵的橫切面都有針尖般小孔,空心掛麵亦由此得名。因張家山手工掛麵用優質麵粉加工,其光潔度好、耐煮沸,煮後不渾湯,再配以陜北羔羊肉、雞湯、肉湯等,味道極佳,營養豐富,故有“料珍味饈,每獻上以補”之評價。

  走進村民張隨停家的院子,他一邊排挂掛麵一邊對記者説:“掛麵做起來很不容易,每天淩晨3點就要起床,然後進行和面、揉面、切麵條、搓大條、搓小條、上筷子、分面、梳面(拉麵)、上架、上下分面、晾幹下架、切麵包裝,整整12道工序,全部手工操作。”

  如今,空心掛麵對於張家山人來説,不僅是一份傳承,也是一份事業。2014年,隨著《舌尖上的中國2》的熱播,張家山空心掛麵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也為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我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學做掛麵,但是那時候家裏窮,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到掛麵。10多年前,留守的老人、孩子和幾孔破舊的老窯洞,就是高家楞村的真實寫照,幾乎所有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今年57歲的張捻軍回憶著這些年來身邊的變化,“現在,因為做掛麵,高家楞村著實火了。我們全家靠做掛麵,每年能掙10萬元左右。尤其是每年過年前這段時間,掛麵供不應求,天天都忙不過來。”

  張建清是《舌尖上的中國2》張家山掛麵代表人物“張爺爺”張世新的兒子。2014年,借著《舌尖上的中國2》帶來的熱度,張建清成立了張世新手工空心掛麵有限公司,他與許多村民合作,以高於市場平均價格收購村民手中賣不完的手工掛麵,經過包裝後著力打造高端化、品牌化的掛麵産品。

  “掛麵人家笑盈盈,從早到晚忙不停;你呀我呀都在幹,空心掛麵傳美名。掛麵産業富了民,精準脫貧來實行;做了掛麵脫了貧,小康路上真高興。”正如這首張家山民謠唱的那樣,依靠掛麵産業,這裡的村民如今真正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一件件富有地域特色的年貨,一個個貧困群眾喜上眉梢的笑臉,展示著榆林脫貧攻堅的成果: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全市99%的貧困村有了村集體經濟;新建“三變”改革示範村達209個,年度計劃退出的貧困村實現全覆蓋;“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遠程電教+電商”等模式得到積極推廣……2018年,榆林市脫貧攻堅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全市初步實現4.45萬戶11.69萬人脫貧。

  “這一年,我們在産業扶貧方面,覆蓋貧困人口28.32萬人。成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4萬個,3.12萬戶貧困戶與市場主體建立了穩定利益聯結關係。建成光伏扶貧電站262個,新增山地蘋果11.9萬畝。轉移就業貧困人口1.49萬人,實現了有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的貧困家庭至少1人穩定就業。”榆林市扶貧辦主任王志強欣喜地説。

  2018年,榆林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幸福扶貧、光榮脫貧”的理念,把貧困群眾的幸福感與獲得感作為終極評判。貧困群眾的獲得感,體現在收入的增長、生産生活條件的改善、各項幫扶政策的落實;貧困群眾的幸福感,體現在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政策落實前後的差異、幫扶成效的滿意度。

  年關將至,榆林人臉上燦爛的笑容,詮釋著他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新的一年,他們將向著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不懈奮鬥。

  採訪手記

  感受榆林年貨背後的故事

  雷魏添

  春節將至,儘管如今許多地方的年味已沒有那麼濃烈,但走進榆林的多個村鎮,記者看到的依然是散發著榆林當地特色的別樣年味。此次採訪,也讓記者體驗了一次未曾經歷過的“榆林年”。

  此行的第一站是榆陽區的魚河峁鎮。儘管離榆林市區並不遠,但這裡的人卻多了幾分質樸和純真。剛釀好米酒的李玉珍,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邀請鄉親們一起來品酒,鄰裡們坐在一起,聊天品酒,展望新一年的産業發展,這難道不就是我們一直所追尋的“年味”嗎?

  吳堡縣高家楞村是家喻戶曉的“中國掛麵村”。在這裡,幾乎家家都做掛麵,每逢正午太陽最強烈的時候,村民們便紛紛在自家院裏排挂掛麵,站在遠處眺望,場面非常壯觀。聽村裏老人講,這裡曾是一個一貧如洗的貧困村,而掛麵一直都是支柱産業,祖祖輩輩,代代相傳。對於高家楞村的人們來説,挂掛麵更多的是一種文化象徵。高家楞村如今變富了,但多少年來手工掛麵卻從來沒有變,變的是村民的思維。他們依靠電商、合作社等模式,讓傳統的掛麵徹底改變了他們過去的貧窮生活。而説起製作掛麵,可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在陜北寒冷的天氣裏,淩晨3時就要起床和面,整整一天,歷時10多個小時,才能完成掛麵的製作。如今,高家楞村絕大多數做掛麵的人家年均收入至少5萬元。

  而在綏德縣的田莊村,記者看到的是一個缺乏年輕勞動力、沒有支柱産業的村子,卻用藝術改變了過去的貧窮生活。説這裡是個“藝術村”,一點也不為過。在胡寶成夫婦的帶領下,村裏的老人在安享晚年生活的同時,動起雙手,剪剪窗花、做做面花,既多了一份事業,也讓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起來。

  勤勞,是記者在這次採訪中對榆林人最為深刻的印象。他們不甘於貧窮,始終在用智慧和勤勞的雙手創造著不一樣的“榆林年”。透過那一件件年貨,記者看到了這裡的人們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正是他們不畏嚴寒、不懼困苦、堅持不懈的奮鬥,才創造出了屬於他們的美好新年。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