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了,那溫暖的聲音猶在耳畔縈繞,那聲聲囑託依然令人感懷心動——
陜西人民清晰地記得,四年前的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視察期間談到“三農”工作時,明確要求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能忽視農業、忘記農民、淡漠農村。要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成果。”高屋建瓴為陜西發展擘畫藍圖、寄予厚望。
囑託,聲聲入耳;前行,力量倍增。
四年間,陜西以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目標為引領,在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建設、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提效農民增收農村美麗等方面,亮點紛呈。
四年間,陜西省農業産業發展勢頭良好,産業發展水準不斷提高,産業安全更有保障;農業經營體系逐步完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不斷壯大,新産業新業態蓬勃發展;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農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四年間,陜西省農村生産生活條件持續改善,農村精神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農村社會治理能力不斷增強,逐步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機制;居住集中化、設施城鎮化、管理社區化加快推進,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鄉村格局正在形成。
四年間,陜西省農村改革取得新突破,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步伐加快,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效果不斷放大。
肩負全面小康、鄉村振興的職責與使命,陜西通過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向總書記、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沉甸甸的鄉村答卷。
下好改革“先手棋”,農民群眾享紅利
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從“戶戶包地”到“人人持股”,陜西鄉村發展活力正在被不斷激發
2019年1月2日,陜西省首批81家股份經濟合作社領到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獲得了進入市場的“身份證”。
“通過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梁氏窯社區培育了多條特色化産業鏈條。現在有了登記證,我們經濟合作社就能在銀行貸款,能進行合法經營,以後農民增收的路子越來越寬!”楊陵區梁氏窯社區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王雙科説。
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現代農業,都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這要求陜西必須做好農村改革這篇大文章。
2017年年初,陜西拉開了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的大幕。在此之前,陜西省農村集體資産監管普遍比較薄弱,一些地方集體資産底子不清、權屬不明,大部分處於閒置狀態,沒有得到有效盤活,農民還不能很好地分享收益。
兩年後的2018年年底,陜西全省已有99.6%的村完成清産核資,78.5%的村完成成員界定,58.6%的村完成股權量化,69.7%的村成立集體經濟組織,農村集體經濟激活效益正持續釋放。
成績的背後,是陜西在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道路上,一往無前、闖關奪隘的決心。陜西全面開展以“清産核資”為重點的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開展“百村示範、千村試點、萬村推進”行動,加快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持續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改革,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提檔升級。據初步統計,全省注入村集體經濟的資金超過22億元。
改革“先手棋”步步為營,招招對路。西安市和平村、藍田縣董嶺村、榆林市趙家峁村、隴縣西街村、合陽縣溝北村……三秦大地上,一個個村莊改變,一戶戶農民受益。這些在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方面的“陜西實踐”,為全國提供了重要借鑒。
一子落,滿盤活。從“兩權分離”到“三權分置”,從“戶戶包地”到“人人持股”,陜西鄉村發展活力正在被不斷激發。深化農村集體産權制度改革,讓陜西農村集體資産管理不斷規範;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讓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落實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政策,讓陜西省承包地經營權持續放活。陜西將推動農村改革再突破、鄉村振興再出發,繪就充滿鄉村發展活力的壯美畫卷。
産業“接二連三”,鄉村美麗宜居
截至2018年10月底,陜西省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農産品加工與農業産值比達到1.8:1
2018年國慶期間,太白縣鸚鴿鎮六家村的農家樂人氣火爆。為了激發鄉村發展活力,讓綠水青山真正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近兩年,太白縣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吸引大批遊客觀光旅遊,全縣新催生出400多戶農家客棧、50多戶農村電商,秀美的環境也吸引了外地客商紛紛前來投資興業。
六家村的變化是陜西農村環境持續改善、産業不斷融合的一個縮影。
四年間,陜西不斷築牢富民強省的物質基礎,使陜西全省鄉村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突出解決好農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和農業生産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問題,加快推進“廁所革命”。一個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農村誕生了。
環境變美了,産業興旺了。我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綠色發展、品牌引領。全省農業産業化經營和農産品加工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推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加快農業“接二連三”。
看,那一連串飄紅的數據誕生——
2015年以來,陜西全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共完成投資66.34億元,建成飲水安全工程1.31萬處。農村電網升級改造,完成了自然村通動力電工程,電力入戶率達100%。陜西全省公路建設,累計完成投資68億元,完成1.18萬公里通村路建設,建制村暢通工程全部完成。農村電信普遍服務,實現行政村100%光纖通達。
聽,那一份份喜人的捷報傳來——
截至2018年10月底,陜西省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2%,農産品加工與農業産值比達到1.8:1。當年,陜西全省新創建中國美麗休閒鄉村4個,支持12個特色産業聚集區建設産業小鎮,培育休閒農業經營主體1.4萬個,帶動農戶8萬戶,預計全年接待遊客1.45億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20億元。
這樣的成績單足以令人驕傲。今日的陜西鄉村,産業更興旺、環境更宜居、生活更富裕。
拿出“繡花”功夫,實施精準脫貧
陜西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年底的460萬人,減至2018年年底的77.56萬人
2018年10月31日,延安市洛川縣菩堤鄉的126名貧困群眾每人從洛川民豐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到了1020元的分紅。吸納貧困群眾入股合作社,是洛川縣幫扶貧困群眾脫貧的有效方式。2014年以來,洛川縣依託蘋果産業,使全縣貧困人口由1.1萬餘人減少到2018年10月底的1405人。
加快追趕超越是三秦大地最響亮激越的旋律,實現全面小康是陜西全省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確保到2018年實現革命老區群眾率先脫貧、到2020年全省貧困人口基本脫貧,確保貧困地區特別是革命老區群眾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夠格進入小康社會。”動員令已經下達,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是陜西省委、省政府對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的回應與踐行,更是陜西省委、省政府落實“五個紮實”要求,帶領陜西全省人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莊嚴承諾。
方向既明,步履堅定。為了讓貧困戶過上幸福的日子,全省上下勠力同心,牢牢把握正確方向,下“繡花”功夫,做精準文章。大膽探索“3+X”幫扶體系、公益專崗、健康扶貧“兩手抓”“扶志六法”等一批有影響的創新性幫扶舉措,受到了國務院扶貧辦和民政部等有關國家部委的肯定。一筆筆真金白銀按時撥付:2015年以來,累計投入各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57.2億元;整合涉農資金390億元;投入中央彩票公益金4.9億元,全部用於支持革命老區脫貧攻堅。
陜西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發力、推進蘇陜扶貧協作、成立國企合力團、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推進易地扶貧搬遷、不斷完善兜底保障政策、扶智扶志相結合、狠抓産業就業扶貧、積極實施生態扶貧……陜西省委、省政府始終把提高脫貧品質放在首位,突出産業支撐,強化項目帶動,攻堅克難,綜合施策,“冰點”正在消融、“難點”開始破題、“底線”加緊築牢、“保障網”更為堅實。
唸唸不忘,必有迴響。陜西全省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年底的460萬人,減至2018年年底的77.56萬人,減貧382.44萬人。尤其是革命老區得益於振興規劃的有效實施和各項特殊支持政策的落實,減貧成效更為明顯,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由2014年年底的312.71萬人,減至2018年底的58.76萬人。
回首過去四年,陜西“三農”工作步履鏗鏘收穫豐碩;展望未來,陜西紮實推進特色現代農業建設信心滿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陜西必將乘風破浪揚帆進,砥礪前行再出發。(記者 吳莎莎)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