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西安的腳步越來越穩健

2019-02-14 10:33:40|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美麗的浐灞濕地公園(資料圖片) 記者 張宇明 攝

  大雁塔景區(資料圖片) 記者 王健 攝

  抬頭遠眺是舒心的藍,環顧四週是清新的綠,迎面而來是幸福的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西安治霾、治水的腳步從未停止。今年,咱西安有了“生態日”,很明顯,這是要讓生態西安的步子再邁大一些、再踏穩一些、再踩實一些。

  藍天越來越多了 霧霾越來越少了

  西安通過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燒等一系列措施,努力改善冬季空氣品質。到底治霾有沒有效果呢?市民們的直接感覺是,藍天越來越多了,霧霾越來越少了。監測數據更加驗證了市民的直觀感受。今年年初,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18年全國169個重點城市的空氣品質狀況。其中西安市成為一匹“黑馬”,衝進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改善較好的20個城市之列。

  2018年西安收穫188個優良天,比2017年增加了8天。其中,優級天數21個,刷新了2013年實施國家新的環境空氣品質標準以來的最好成績。2018年9月5日至10月11日,西安創下空氣品質連續優良37天的最長紀錄,同樣刷新了2014年創下的35天最佳紀錄。此外,2018年西安空氣品質重度及重度以上污染天數為29天,同比減少10天。

  2018年,西安空氣品質六項指標全部同比改善,其中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11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61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6.4%;二氧化硫(SO2)年均濃度為1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1%;一氧化碳(CO)年均濃度為2.2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1.4%;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為5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8%;臭氧(O3)年均濃度為18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其中,PM10改善幅度位列陜西省第一、PM2.5改善幅度位居陜西省前列。

  污水越來越少了

  河流越來越清了

  西安在“治水”上出的力,絲毫不小于治霾。針對黑臭水體的問題,西安科學制定了“1+6+N”整治整改方案,並紮實推進。同時,結合實際,西安制定了近期治理方案並完善長效機制,2018年11月16日至12月25日先後投入資金近4億元,針對局部污水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實施了污水調配工程,新建污水輸水管道3800余米,使4萬立方米生活污水得到妥善處置;針對部分地區明渠排污問題,開展了截污納管控源工程,新建污水管道1.11萬餘米;針對水體內源污染問題,進行了底泥清理工作,累計清淤1.3萬餘立方米;針對局部河段雨水口溢流污水問題,建設了日處理能力為2萬立方米的臨時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此外,西安還制定和實施了全市污水處理能力提升規劃,使城市污水處理能力與城市發展進程、人民生活水準提高的要求以及城市管網收水情況相適應,逐步實現全收集、全處理。

  據悉,我市“十三五”規劃計劃建設污水管網229公里,建設污水處理廠25座,投資83.23億元。截至目前,圍繞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西安市“十三五”期間累計建設完成污水管網107.9公里,建成污水處理廠13座,投資52.3億元,每日收集污水85萬噸。其中,2018年建設完成污水管網25.5公里、污水處理廠3座,投資14.7億元。同時,西安在國考斷面(渭河新豐鎮大橋斷面、灞河三郎村斷面、灞河口斷面,考核目標分別為Ⅴ類、Ⅴ類和Ⅳ類)水質改善方面,均達到考核目標要求。

  與此同時,2018年以來,我市全力推進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工程及九個生態示範河湖段建設兩項重點工作。截至目前,生態恢復“八水繞長安”工程年度生態建設指標任務全面完成,全市建成生態水面2590畝、濕地5870畝,分別佔年度任務的112.6%、117.4%。

  渭河灘區整治兩大工程順利推進,河流灘區生態整治試點效果顯著。作為渭河西安段全線灘區生態治理的試點——周至縣渭河周楊大橋灘區整治工程、渭河高陵耿鎮橋至涇渭交匯口段(北岸)灘區治理工程兩項灘區治理項目,新增濕地1020畝,對渭河沿岸生態提升、渭河灘區整治全面推進起到了典範作用。在陜西省生態環境廳的通報中顯示,渭河干流西安段水質與上年同期相比,水質明顯好轉。

  綠色出行越來越便捷了

  “黑尾巴”車越來越少了

  生態西安的建設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為了鼓勵市民綠色出行,我市不斷調整運輸結構,發展綠色交通體系。我市實施公交優先戰略,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體系建設,實現公共交通無縫連接;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公交專用道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自行車專用道和行人步行道等城市慢行系統建設。

  同時,我市優化調整貨物運輸結構,制定實施我市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我市將減少公路運輸比例,大幅提升鐵路運輸比例,發揮鐵路在大宗物料長距離運輸中的骨幹作用;到2020年,逐年提升我市鐵路貨運量比例;2020年採暖季前,電力、焦化、電解鋁等重點企業要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並充分利用已有鐵路專用線能力,大幅提高鐵路運輸比例,全市鐵路貨運比率達到省考指標要求。

  我市大力發展多式聯運,依託鐵路物流基地、公路港等,推進多式聯運型和干支銜接型貨運樞紐(物流園區)建設,加快推廣集裝箱多式聯運;建設城市綠色物流體系,支持利用現有鐵路貨場、物流貨場轉型升級為城市配送中心;鼓勵發展甩挂運輸等運輸組織方式;支持引導共享租賃、共同配送等方式,降低貨物運輸空載率。

  此外,西安市不斷推進高排放機動車污染治理。到2020年,我市基本淘汰國III及以下排放標準中、重型營運柴油貨車,其中2018年淘汰量佔自有總量的30%,2019年淘汰量佔自有總量的50%。

  西安市加快車輛結構升級,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我市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新增和更新的環衛、郵政、出租、通勤、輕型物流配送車輛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到2020年使用率達到80%;鐵路貨場等新增或更換作業車輛主要使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2019年年底前,全市出租汽車、公交車全部更換為純電動或甲醇汽車等新能源汽車。                               

  相關新聞

  “愛我秦嶺 愛我中華”

  西安市將開展生態日系列活動

  環境是你的,也是我的。我們有權利享有良好的環境,也有義務保護我們的環境。這是西安建立生態日的初衷,也是西安全市上下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首屆西安生態日定在2月15日,生態日活動將延續一個月。圍繞“愛我秦嶺 愛我中華”這一主題,西安市各區縣、開發區將開展一系列主題宣傳活動。同時全市將開展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活動,各區縣、西鹹新區、各開發區和市級相關部門將結合全市環境突出問題大排查大整治活動,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提高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生態日期間,西安還將組織開展志願者活動。市文明辦和團市委將向全社會發出倡議,開展保護生態環境系列志願者活動,推進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宣傳教育進企業、進學校、進機關、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進公共場所等。

  西安市還將開展植樹活動,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在秦嶺區域植樹造林。各區縣、開發區在本轄區組織開展植樹增綠活動。

  生態日期間,西安市將開展三項教育活動。一是舉辦秦嶺生態警示教育展覽,由市紀委監委、市秦嶺保護辦對各級黨員幹部進行警示教育;二是開展“愛我秦嶺·抒我心聲”有獎誦讀活動,通過朗讀優美環境詩歌、文章等方式,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保護美好生態環境;三是拍攝“愛我秦嶺”主題宣傳片,拍攝反映秦嶺生態環境的專題片並廣泛展播,增強市民群眾對秦嶺的保護意識。(記者 馬昭)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