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少年班 在“變與不變”中探索教育新模式

2019-02-27 17:15:2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2月22日至24日,西安交通大學2019年少年班選拔復試如期進行。來自全國17個省的485名同學,競爭約130個錄取名額,其中年齡最小的12歲,最大的15歲。

 少年班:建立高考之外培養新模式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高等教育百廢待興,社會各個行業對建設者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渴求。1985年,經教育部同意,帶著對早慧少年選拔機制、成長規律、培養方法等探索的初衷,西安交通大學少年班(以下簡稱“西安交大少年班”)開辦。自此,少年班也成為在高考之外建立的另一種新的選拔培養模式。

  西安交大少年班按照科學選拔和培養智力超常少年的定位,開始探索科學的選拔模式,經過34年發展,歷經摸索起步、紮實推進和變革創新三個階段的發展,西安交大少年班已經形成了適合智力超常少年成長規律並具有西安交大特色的“兩階段、四模組”德智體多元測試與綜合評價的選拔體系。

  以少年班為載體,在設定合理、精準的培養目標的基礎上,經過不斷探索與之匹配的科學的招生選拔模式,對選拔體系和培養模式等不斷進行優化,為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積累了經驗。“科學選拔、因材施教、敦篤育人—西安交大少年班32年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探索與實踐”項目獲得2018年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新時代:在“變與不變”中適應新需求

  2018年,中國迎來了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各項事業的發展也進入了新時期。在如今發展進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事業進入新階段的新時代裏,曾經因對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而誕生的西安交大少年班,在選拔、教育、培養等方面也面臨著新的考驗,少年班的創新與探索,也反映了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在回答著“時代之問”。

  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表示,愛國奮鬥的西遷精神是西安交大的辦學立校之本,西安交大少年班就植根于這種精神傳統和文化。

  2019年2月24日,西安交大少年班迎來2019年招生選拔的復試環節。34年的時間,讓西安交大少年班不斷成長和完善。正如西安交通大學招生辦公室主任訾艷陽所言,堅持“變與不變”是西安交大少年班最大的特點。

  “‘變’是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和招生考試的特點,不斷創新、提升,‘不變’是要堅持西安交通大學以辦學宗旨和培養目標為引導的招生考試選拔模式的傳承。從1985年始辦少年班,到2018年獲得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得到國家層面的正式認可和肯定,是少年班與時代發展同步,為中國教育大膽探索的體現。”訾艷陽説道:“中國的改革是全面性的,教育改革也在其中。教育作為最大的民生之一,新時代要有新改革更要有新作為。對於少年班而言,這些變化體現在面試題目等各個環節。”

  新變化:選出更符合時代前進的新青年

  34年的發展,西安交大少年班經歷了摸索起步、紮實推進、變革創新3個階段,隨著報名人數的增長,其招生規模由最初的30人左右擴大到目前的130人左右。

  2019年西安交大少年班報考人數出現明顯增長,從2018年的剛過2000人增長到3000人。對於西安交大少年班而言,報考人數的激增是一個新變化。為了適應新情況,西安交大少年班的試題設計也體現了“變”。比如在復試筆試中,在測試學生的綜合性思維和創新性的基礎上,加強了基礎能力測試。

  “以前的題目可能更看重學生攻克難題的能力,但是從近幾年的培養中發現,大概10%左右的學生基礎素養,特別是在數學基本計算能力上反而表現出一定的弱勢。因此,我們今年的筆試在注重綜合與創新的同時,加強了基礎測試,基礎計算能力測試的比重佔40%,這是一個重要的變化。”訾艷陽介紹道。

  據了解,筆試的形式則突出“現學現考”,即考生現場閱讀文字材料後解答與之相關的題目,考查學生即時學習、理解概念並加以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面試模組更加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通過“回答看思維、表現看本質、追問看潛能”的方式,透過《流浪地球》電影中空間站為什麼要旋轉、扶貧主要是扶“智”還是扶“志”、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出現會增加還是減少人口等熱點現實問題對學生進行綜合考察。同時還啟用了新的綜合素質測試系統,這些諸多嘗試和創新無不體現著西安交大少年班迎接新變化的姿態。

  “不變的是科學的多元考核模式,變化的是更深層次地結合社會熱點、結合價值道德、結合科學思維,在重視智力因素的同時,也重視創新熱情和渴望等非智力因素的測量,在眾多報名者中選擇並培養出更符合時代發展的新青年。”訾艷陽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