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樓盤重現首付分期 購房者注意:"首付分期"違規

2019-03-08 08:52:57|來源:西安晚報|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西安樓盤重現首付分期

  “金三銀四”是樓市的傳統銷售旺季,炒股還是買房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記者走訪發現,為了吸引購房者,近期,西安不少樓盤推出了“首付分期”來降低首付壓力,最長一年內交清首付即可。“首付分期”看似合乎購房者心理,但與有關政策規定是否相悖?在市場運作中是否存在隱患?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訪了樓盤銷售市場及有關專家。

  個別樓盤實際首付不足一成

  近日,記者走訪西安多家售樓部,據不完全統計,西安有七家樓盤推出了“首付分期”,個別樓盤實際首付不足一成。幾個樓盤“首付分期”服務模式主要為購房者繳納了一定比例首付後,剩餘的部分可以延緩一段時間繳納給開發商,期限普遍在3至12個月內,可分批次繳納歸還,且其間開發商不收任何利息。

  “首套房首付20%起,就可以簽訂正式的購房合同,其餘10%首付可以在1年內還清。”三橋一家樓盤銷售人員表示,“首付分期”可以讓購房者以更少的錢,鎖定喜歡的房源。

  “首付款可以分期,先交首付款的20%,剩下80%首付款可以在三個月支付。”西安市長安區子午大道附近一家樓盤銷售人員介紹,目前,該項目在售的房子每套售價在150萬元-250萬元之間,屬於剛建樓盤,因此,對於大多數購房客戶來説並非首套房,需要四成以上首付。“總價250萬元的房子首付就要100萬元以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説不能在三天內湊齊,因此,公司決定先收取首付款的20%,首付款尾款延期三個月交清即可。”

  “在短短幾天內就要湊齊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首付款確實有一定壓力,首付分期支付可以更方便籌款。”正在這家樓盤看房的市民陳先生告訴記者,對於開發商推出的“首付分期”,他可以接受。“對於我個人而言,現在考慮的是三室或四室的改善型住房,如果開發商能支持三四個月繳納首付,就有充裕的時間來賣掉現有的小戶型來支付首付款。”

  “首付分期”屬於違規行為

  對於“首付分期”,大多數受訪者表示認可,可以緩解前期籌款壓力。但也有不少消費者擔心,“首付分期”合規嗎?有沒有風險?

  記者查閱資料了解到,早在2016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房地産仲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強調仲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産品和服務;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印發《關於規範購房融資和加強反洗錢工作的通知》,再次強調嚴禁房地産開發企業、房地産仲介機構為購房人墊付首付款或採取首付分期等其他形式變相墊付首付款,不得通過任何平臺和機構為購房人提供首付融資等。

  西安市也出臺了相關政策,嚴禁違規提供購房融資、首付分期等。2018年9月26日,西安市房管局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關於開展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産市場亂象專項行動的通知》,其中均明確規定房地産開發企業不得通過提供“首付貸”或者採取“首付分期”等形式,違規為炒房人墊付或者變相墊付首付款。

  “首付分期”暗藏風險弊大於利

  西安獨立地産評論人李連源表示,西安部分開發商推出“分期首付”,是市場的一個轉捩點。在之前,一房難求的情況下,根本沒有這種現象。經過政府的數輪調控,市場供需日益平衡,開發商為了促銷變相地降低了購房門檻。

  “雖然分期支付並不收取利息,相當於給了購房人一個相對較長的籌款期,但卻是一個為買房人加杠桿的過程。”李連源建議購房者千萬不要去嘗試“分期首付”。對於大多數人來説,首付款是多年積蓄,交了首付,每個月按揭月供,這樣是比較均衡的。但如果連首付都不具備的話,後期償還按揭貸款可謂雪上加霜,會給生活和工作帶來額外的壓力。

  “首付分期”暗藏風險,所帶來的弊端遠遠高於其帶來的好處。一旦房價下跌,買房人出現違約、毀約的行為,首付分期款則無法償還,會出現大面積的系統性金融風險。(記者 王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