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高校“大練兵”激活思政課堂

2019-03-20 15:15:2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作為理工科學生,大一開始上思政課時,大家都不夠重視。但思政老師們點子多、事例鮮活、講解生動,我們就漸漸喜歡上了思政課。”西安交通大學崇實書院學生王耀説。隨著我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的深入開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和王耀一樣感受到了“思政魅力”,期待著下一節思政課帶來的“觸動”和“驚喜”。

  近年來,陜西省委教育工委以組織開展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為引擎,讓思政課“立起來”“動起來”“活起來”“火起來”,鍛鑄了一批可信可親可為的“四有”老師,用奮進之筆書寫了高校教師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華彩篇章。

  上下聯動 以賽促教

  2017年年初,圍繞教育部思政課品質年專項部署,我省建立了教育工委、學校、院(係)三級領導聽思政課制度,全覆蓋開展了大聽課活動。

  大聽課後,思政課教師隊伍結構不盡合理、數量相對不足、教學科研水準參差不齊、理論功底不紮實等突出問題一一凸顯。 圍繞破解這些難題,省委教育工委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堅持靶向施策,搭建平臺,組織全省高校開展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工委班子全體成員和相關負責同志包片對全省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開展全覆蓋督導,將各高校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度考核。各高校成立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校級專項活動領導機構,推進專項活動聚焦全體練兵、全員培訓、全面提升。

  高校一線教師作為“大練兵”的“戰鬥員”,集中備課、集中研討、集中培訓、集中展示,通過備內容、備學生、備教法,全面提升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教師素養。教師責任被夯實,教學能力提升,有力推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同時,還涌現出一批優秀教師。2018年,我省8名教師當選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年度影響力人物,獲獎人數位居全國第二。 

  讓鮮活生動的思政課在三秦大地全面開花 

  在2018年思政課“大練兵”教學活動中,長安大學李婷老師榮獲“教學標兵”稱號,在職稱晉陞中也因此被直接認定為副教授,被評為全校“優秀教師”。長安大學還以思政課“大練兵”的優秀選手為主導,成立名師工作室,組建教學團隊,進一步發揮優秀教師的示範引領作用。

  為切實增強思政課教師的職業獲得感,西北工業大學出臺《思想政治系列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審暫行辦法》,單列計劃、單設指標、單獨評審,將“三報一刊”文章、優秀網絡文章等納入評審成果認定範圍。

  以“大練兵”為契機,全面推動學校思政課程建設和教師隊伍提升,成為我省教育界共識。全省高校近4000名思政課教師和近萬名專業課教師參加活動。專業課教師積極挖掘思政育人元素,有力推動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讓各類課堂成為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強陣地和主渠道。

  在整體推進、全體練兵、全員展示的基礎上,我省高校打造了114堂精品思政課和30堂“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主題精品課,通過校內示範講、校際交流講、網絡課堂講等形式,展示推廣思政課教學改革的經驗成效,共享優質教學資源。

  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增強了思政課親和力、感染力。目前,我省已建成800個“小紅專”網絡思政微課堂,打造出一批“工藝”精湛、“配方”新穎、“包裝”時尚、“營養豐富味道又好”的精品課程,涌現出一批特色鮮明、深受學生喜愛的思政課,如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老夏説課”、西北大學“思想者之家”、西安美術學院“一畫一課”、西安音樂學院“寓教于樂,以樂化人”教學法等。   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   如何實現專業課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將理想信念和人文精神、科學精神、大學精神融入課堂和實踐教學,巧妙地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統一,引起學生的廣泛共鳴?在“大練兵”中,教師們用實踐給出了答案。

  西北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陳莉教授在講授“演算法”的相關知識時,深度拓展教學內容,通過向學生解讀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互聯網”等內容,梳理信息技術發展的中國模式,既加深了學生對“演算法”概念的理解,又增強了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潤物無聲立德樹人。

  隨著“大練兵”活動高效紮實開展,各高校積極自覺地建立“大練兵”長效機制,如西安交通大學的“三比三進系列活動”、西安郵電大學的“三促兩結合活動”、西安歐亞學院的“四位一體”、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的“一體兩翼”等。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書記董小龍説:“圍繞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我省將繼續深化高校思政課教師‘大練兵’主題活動,鍛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樂為、敢為、有為的思政課教師隊伍,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師生頭腦,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記者 呂揚)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