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正是遊子回鄉祭祖的時候。老宅的院子裏往往有那麼一棵老樹,刻錄著家族密碼,靜候晚輩回聽祖輩的足音。 這一天,更是中華兒女齊聚黃帝陵,祭祀人文初祖的時候。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裏也有那麼一棵蒼勁挺拔的古樹,見證、訴説著中華文明之脈。請聽——黃帝手植柏的自述。
我是一棵樹,一棵黃帝陵前的柏樹。
我的身高有19米;我的腰圍,人們都説是“七摟八拃半,疙裏疙瘩不上算。”請不要驚訝于我的粗壯繁茂,因為我已經五千歲了。
我本是一顆普通的種子,是黃帝將我親手栽種在橋山的黃土地裏,因此我被稱作黃帝手植柏。 黃帝,是中華文明的開拓者和奠基者,被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黃帝崩,葬橋山”。自那時起,我便開始了與黃帝陵的千年守望。
清明節至,人心思歸。這一天,人們都要祭祖掃墓,為先人的墳塋培一把新土。也是在這一天,海內外的中華兒女溯源、尋根、凝心、鑄魂,在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陵前,獻上延續千年的長天一叩。
昨天,己亥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在黃帝陵舉行。34咚鼓聲悠遠,56米飛龍騰空,海內外萬餘名中華兒女代表齊聚橋山,緬懷軒轅黃帝功德。“赫赫始祖,吾華肇造,胄衍祀綿,岳峨河浩。聰明睿知,光被遐荒,建此偉業,雄立東方”,以毛澤東《祭黃帝陵文》為詞的《黃帝頌》,在112名海內外少年兒童的深情吟唱中響徹橋山……
細細數來,從漢武帝堆土築臺祭祀黃帝算起,歷代在黃帝陵祭祀黃帝,已經兩千多年了。在我旁邊的碑廊裏立著46通古碑,上面記載著中華民族歷史上對黃帝陵的保護和祭祀。其中,有36通石碑記刻的是歷代皇帝親自頒發的祭文——禦制祝文。這些古碑和我一樣,猶如一部部“活”著的歷史,見證著中華文明的世代傳承。
還遠不止如此。
在我身後,是全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柏樹群。這裡有8.3萬餘株古柏,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年齡在千歲以上。這些並不是天然林,而是由中華兒女世世代代種植並保護的。柏樹群中有漢武帝祭祀黃帝時曾懸挂鎧甲的挂甲柏,也有渾身上下幾乎沒有葉子、樹榦盤旋而上像獸角一樣的龍角柏。近些年來,我們周圍還有了“炎黃子孫林”“僑胞林”“僑心林”“思源林”等越來越多的新成員。
橋山起伏綿延,翠柏千年成蔭。我們靜靜地守護著黃帝陵,也擁抱著每一位回來祭祀祖先的中華兒女。無論經歷多少風雨,我們都一直在這裡,等你——
有一年清明節,一位白髮老者在家人的攙扶下,踉蹌著來到黃帝陵前。剛進陵園,他“撲通”跪地,抱著我失聲痛哭:“回來了,終於回來了啊!”
老人滿腔深情,十指有力地撫摸著我的千年紋路;我也枝葉簌簌,想要盡力向他伸展。那一刻,風動、樹動、心動,我與遠方的遊子有一個緊緊的、濃烈的擁抱。
除了清明公祭,黃帝陵每年還有重陽民祭。在充滿最樸素情感的民祭儀式上,孩童跟隨長者一起祭祀祖先:
“跪——”在長者的指引下,孩童慢慢地彎曲雙腿、跪膝在地。
“拜——”雙手疊加前伸,俯身伏地,向人文初祖行叩首之禮。 跪拜叩首,是認祖歸宗,更是血脈傳承。孩童的動作略顯稚幼,但透過那明亮而堅定的眼神,我看到他的心裏種下了一顆承續著中華文明基因的種子。
沐風五千年,我常常在想,為什麼黃帝在中華兒女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地位?
在我眼裏,黃帝他作衣冠、造舟車、教蠶桑、定音律、發明指南車;身為部落首領,他身體力行,親力親為;他一統三大部落,建立部落聯盟;他與百姓一起追逐安居樂業的夢想。
中華民族精神,就是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鬥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和偉大夢想精神。在黃帝的功德里我找到了這些偉大精神的源頭,在歷年公祭黃帝的祭文中,我也聽到了中華兒女對民族精神的有力承續,更聽到了他們砥礪前行,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鏗鏘腳步:
丙申年清明,我聽到——五大發展新理念,引領經濟新常態。習馬會,同胞手足舉世矚目;烏鎮聚,環球之內互聯互通。
丁酉年清明,我聽到——改革深化兮樹四梁八柱,民生改善兮佑萬眾安康。經濟增長兮助國力繁盛,文化自信兮鑄時代華章。
戊戌年清明,我聽到——“一帶一路”連五洲命運,精準脫貧惠華夏山鄉。翱空潛海創新加速,擴綠治污沃野新粧。
己亥年清明,我聽到——四十年改革開放,家國富裕;新時代奮發圖強,築夢夙夕。核心掌舵,穩徵帆馳風騁雨;上下同欲,眾志成復興可期。
我腳下的沮河裏,盛滿了中華兒女溯源、尋根的感動與熱淚;我紮根的黃土裏,累積著中華民族凝心、鑄魂的奮進與汗水。我見證了中華文明之脈的綿延賡續,也正見證著中華兒女在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高歌前行。
黃帝陵,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在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裏——
我是一棵樹,一棵守著源頭的樹,一棵見證傳承的樹。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