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陜西綠色版圖向北再延伸 ——榆林從“沙漠之城”向“綠色之城”的華麗轉身

2019-04-17 13:15:25|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榆林城區榆溪河廊。    資料照片

  草長鶯飛綠意濃,正是一年植樹時。4月2日,榆林市舉行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以下簡稱“創森”)誓師大會和榆林全民義務植樹網開通儀式。當天,全市約有10萬名幹部職工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栽植苗木達50萬株,為完成全年義務植樹目標開了一個好頭。

  像這樣的義務植樹活動,榆林市已經持續了數十年,為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作出巨大貢獻。2017年1月,榆林市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短短兩年時間,全市新造林面積134.77萬畝,義務植樹2027萬株,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5大類40項指標,榆林80%以上已經達標,今年將提前1年申請驗收。

  塞上榆林,這座昔日的“沙漠之城”,正在向“綠色之城”華麗轉身。 

  860萬畝流沙得到治理,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 

  地處毛烏素沙地南緣與黃土高原過渡地帶的榆林市,集中了全省99%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風刮黃沙難睜眼,莊稼苗苗出不全。房屋埋壓人移走,看見黃沙就搖頭。”這是對昔日榆林惡劣生態環境的真實寫照。

  新中國成立後,榆林市開展了“北治沙、南治土”的大規模治沙造林運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榆林市委、市政府歷屆領導班子堅定不移把生態建設擺在重要位置,一屆連著一屆往下傳、一茬接著一茬踏實幹,按照“遠飛、中封、近造”的工作思路,採取人工、飛播、封育相結合,植治、水治、土治相結合等綜合措施,不斷加大造林綠化、防沙治沙工作力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加快林業産業發展步伐。

  據統計,截至2016年年底,榆林市境內860萬畝流沙已全部得到治理,全市林業用地面積達3941萬畝,佔國土面積的60.3%;林木面積2157萬畝,林木覆蓋率由1949年的0.9%提高到33%,為陜西綠色版圖向北推進400公里作出巨大貢獻,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根本性轉變。

  在治沙造林中,榆林市還涌現出李守林、石光銀、牛玉琴、張應龍、補浪河女子民兵治沙連等一個又一個治沙英雄和先進集體,孕育了以“不畏艱難、敢於鬥爭、矢志不渝、開拓創新”為內涵的榆林治沙精神。

  “67年不間斷的治沙造林,為我們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奠定了堅實基礎。對比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後,我們認為榆林具備了‘創森’的基本條件。2017年1月,榆林市啟動了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4月9日,榆林市綠化辦主任拓飛説。 

  圍繞“十抓十提升”目標,加大造林綠化國土力度 

  “綠色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競爭力。國家森林城市是目前我國對一個城市在生態建設方面的最高評價。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是榆林實現‘三大目標’、加快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和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榆林城市品質和民生福祉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榆林市市長李春臨認為。

  4月10日,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謝安鴻説,榆林的“創森”工作可以歸納為“十抓十提升”:抓中心城區及周邊綠化,提升森林城市形象;抓通道綠化,提升森林城市道路景觀效果;抓鄉村綠化美化,提升森林城市農村新形象;抓風沙草灘區治理,提升森林城市防沙治沙效果;抓礦區生態修復,提升森林城市礦區生態治理水準;抓産業建設,提升森林城市生態脫貧成效;抓宣傳發動,提升森林城市建設“兩率一度”;抓森林資源管理,提升森林品質;抓省級森林城市創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水準和品質;抓市樹市花評選,提升森林城市內涵品位。

  按照《榆林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實施意見》,榆林“創森”的目標是到2020年年底前通過國家森林城市命名、授牌。圍繞這一目標,結合《榆林市“十三五”林業發展規劃》和《榆林市林業建設五年大提升實施方案》,今年,榆林市計劃完成營造林任務69萬畝,全民義務植樹1000萬株,並對100個鄉村振興示範村進行綠化美化。 

  打造城區綠化生態圈,實現城鄉生態綠化一體化 

  在榆林市林業和草原局造林科辦公室,有一幅全新的《城區綠化規劃圖》。規劃圖上,榆林城區周圍是一個大大的“綠圈”。“為了進一步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切實改變榆林城市周邊森林覆蓋率低、生態防護體系薄弱的現狀,提升生態環境承載能力,我們從今年開始將重點打造一個環榆林城區綠化生態圈。”造林科副科長雷自生告訴記者。

  據介紹,這個環榆林城區綠化生態圈是以繞城快速幹道為主框架,依託現有道路、河流、森林,建設道路林網、水系林網和森林公園,通過新建、提升、連接,在榆林城市週邊形成的一個集生態防護、旅遊觀光、林果採摘、多樣性保護為一體的綜合性綠化生態圈。該生態圈的建設總規劃區面積達145萬畝。

  儘管榆林“創森”工作今年就將申請提前驗收,但這並不意味著榆林將放緩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

  “按照《榆林市國家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榆林市‘創森’總體規劃建設期為2017年至2026年。”拓飛説,“這10年共分為3個階段:2017年至2019年是近期達標期;2020年至2022年是中期提升期,主要是繼續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所取得的各項成果,持續實施規劃期內的既定任務;2023年至2026年是遠期鞏固期,主要提升城市森林生態體系、森林産業體系、森林生態文化體系、森林支撐體系的建設水準,總體實現城鄉生態綠化一體化。可以説,我們的‘創森’工作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生態文明建設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

  一個“與樹相鄰、林水相依”的綠色榆林,將為擴展陜西綠色版圖增色添彩!(記者 姚志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