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舟700飛機研發團隊:為國産民機事業而奮鬥的“追夢者”

2019-05-03 21:57:0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新舟700飛機是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研製的新一代70座級渦槳支線飛機,是國家民用飛機“兩幹兩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堅持發展國産民用飛機,是中航西飛民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西飛民機”)市場化發展的“經”和“道”,也是中國民機人始終堅持的初心。這份初心和責任,必須以過硬的本領來擔當。

  志堅行苦  “民機夢”的奮鬥者

  2019年5月2日深夜,新舟700總裝廠房的一間辦公室依舊燈火通明,總裝技術員們正在進行新舟700飛機的工藝準備工作,綜合航電系統的主管技術員張兆璨正是其中一員。

  “新舟700是國家民用飛機,是國家民用飛機‘兩幹兩支’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定要全力把它幹好!”張兆璨回憶起當初整個團隊只有6個人,除了主管系統的工藝工作外,他還要負責新舟700飛機的整機系統測試並參與新一代總裝智慧生産線的規劃建設工作,需要了解的專業不僅限于飛機裝配,還涉及電氣、射頻、測量等多個領域,工作難度非常大。

  全新的飛機,全新的系統,全新的生産線;沒有經驗,沒有時間,沒有人員。三年來,張兆璨從生産需求出發,一點點學習、一步步研究、一次次探索,直到將機載系統爛熟於心,已成為工信部智慧製造高端人才。他先後完成了生産線虛擬倣真,機載成品三坐標高精度裝配方案,為生産線配備先進設備10余項,獲得國家專利4項,並被授予2018年西安好青年、航空工業優秀共青團員等稱號。

  如今,新舟700飛機即將進入總裝配階段之際,總裝的工藝準備也順利進入尾聲,以張兆璨為代表的總裝技術團隊紮實的工作不僅得到了生産一線操作人員的肯定,同時也是對“民機夢”奮鬥者的肯定。

  一絲不茍 未來飛行的“腦科專家”

  新舟700飛機更優的指標,加上民機研製的特殊性,讓很多新的技術問題擺在了設計團隊面前。綜合航電系統作為飛機的“大腦”,需要和各個系統做交聯,工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

  2018年以來,新舟700項目研發任務進入到了衝刺階段。綜合航電系統設計團隊肩負著各工作包PDR、CDR、數模發放、臺架建設等重點工作。為了保障型號研製進度,整個綜合航電系統團隊在時任所長孟凡濤的帶領下,相互協作,奮勇爭先,譜寫出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篇章。

  2018年3月至6月,是綜合航電系統團隊和柯林斯團隊聯合定義階段。為了保證項目研製節點,綜合航電系統的青年人們幾乎紮根辦公室,白天與供應商聯合工作,晚上處理當天的行動項和準備第二天的會議資料,為了保證計劃進度,綜合航電系統的青年人展現出了強大的決心。

  新舟700有五大試驗臺架,作為五大試驗臺架之一的航電綜合試驗臺架,在專家劉洋和幾位年輕人的努力下,率先達到了聯試條件。在綜合航電系統試驗臺架的工作組中,有兩位最年輕的同事苗澤恩和黃雍閌,入職均不到一年。他們從協調、跟進綜合航空電子系統試驗環境建設再到配合外國供應商的工程師團隊完成試驗臺架安裝調試,最終試驗室按計劃落成,兩位新入職的年輕設計員,正在和新舟700飛機共同迅速成長。

  齊力攻堅 航空路上的追夢者

  新舟700飛機的設計目標是可連續運營20年、完成60000次飛行任務、60000飛行小時。為了使飛機滿足這一號稱“世界難題”的設計要求,被同事們戲稱為“算命先生”的新舟700飛機疲勞專業設計團隊青年們,為此已經奮鬥了6個年頭。

       為了確保飛機結構優秀的性能指標,只有8人組成的年輕團隊開創性地使用“向內挖潛力,向外借助力”的戰術策略,順利突出重圍,向內挖潛力——面對全機分析部位多,工作任務重,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就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在公司二級專家何彧的帶領下,自主創新開發了各種計算工具和軟體,實現自動化批量化計算分析,確保了疲勞分析工作準確、提高完成速度;向外借助力——團隊聘請國內疲勞領域的權威專家答疑解惑;與其他研究所共同向工信部申報專項課題,共同探索針對新舟700飛機疲勞分析難題的解決之道。

  2019年2月,新舟700飛機順利通過詳細設計評審,進入全面試製階段。總裝技術團隊作為一支技術過硬、技能精湛的隊伍,運用新技術、新理念提升飛機製造技術,提高産品生産能力,相信新舟700飛機必將沿著這一條全新的生産線騰飛起航。

  西飛民機承載著中國民機放飛藍天的夢想,年輕的民機人和民機的年輕人,正以創業者的氣魄,矢志不渝打造國産新舟品牌,自信參與國際支線客機市場競爭。現在,這群“追夢人”已經在路上努力奔跑。未來,他們將繼續“以客戶為中心”,致力於為人民群眾便捷出行提供安全、舒適的高品質飛行體驗,而國産民機也定會翱翔在更高的雲端之上。( 文 衛康斌  編輯 李瑩)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