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13萬守陵兒女的幸福生活 ——延安市黃陵縣經濟社會發展紀實

2019-05-20 16:27:46|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記者 韓秀峰 王婕妤

  今年清明節期間,高原山城黃陵又一次聚集了世界的目光,收穫了來自世界的更多點讚。來自海內外的萬名中華兒女不僅對今年圓滿的公祭活動讚賞有加,而且對山城燦然一新的面貌讚不絕口:“變化太大了!”

  不錯,較之於其他地方,黃陵人民的幸福感更強,因為他們日夜守護著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傳播著中華文明的輝煌。也正是在先祖開創中華文明的精神激勵下,13萬守陵兒女在追趕超越的道路上奮力前行,共享幸福生活。在2016年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排名中,黃陵縣由第22位上升到第12位;2017年又升至第11位,進入西部百強縣;2018年全縣生産總值同比增長10%,增速高於全省平均水準……

  那麼,在只有13萬人口的黃陵縣,這樣的變化是怎麼做到的呢?5月初,記者走進黃陵縣,領略高原山城的風采,探尋和傾聽這點讚背後的故事。

  在追趕超越中發展經濟

  5000多年前,我們偉大的人文初祖在這裡作衣冠、造舟車、教蠶桑、定音律,開啟了中華文明綿延至今的輝煌歷史。5000多年來,這片土地上的中華兒女生生不息,從漫長的農耕文明走上了工業文明,正在向著信息時代邁進。

  進入新時代,黃陵兒女以追趕超越的勁頭轉型發展,使經濟運行實現了“持續向好、轉型加速、動力增強、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

  農業生産日益現代化——

  5月7日,黃陵縣隆坊鎮上官村國家級蘋果示範園區內的蘋果樹正在“享受”貴賓級待遇。它們頭頂防雹網,腳下卡通造型的音響為其播放音樂,隔三岔五還有專家上門為它們“診脈”。不遠處上百畝的響富高標準矮化蘋果示範園裏,新栽種的矮化蘋果樹長勢喜人。相比以前,這個蘋果示範園機械化程度更高。

  作為世界蘋果最佳優生區,蘋果産業一直是黃陵縣農業的主導産業。近年來,黃陵縣以發展綠色高效農業為方向,在穩步增加種植面積的同時,加快果園標準化建設。黃陵縣大力發展特色規模高效種植業、養殖業,種植水稻、油葵、中藥材等5000多畝,發展中蜂、龍蝦、大閘蟹等養殖業。全縣已形成以蘋果産業為主導,以糧食、蔬菜、水産養殖為補充的現代特色農業新格局。作為全國綠色蘋果示範基地,黃陵縣蘋果面積25萬畝,年産量30萬噸,帶動農民收入逐年遞增。2018年,黃陵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7萬元。

  工業轉型升級加快——

  黃陵地下資源豐富,10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儲藏著27.3億噸優質煤,還有數量可觀的石油資源。能源産業一直是黃陵縣工業的主體。隨著煤炭行業進入疲軟期,黃陵沒有“坐吃山空”,更沒有等靠要,而是在縣委、縣政府的科學決策下,早佈局、早轉型、早發展,使得工業轉型升級持續加快。

  在黃陵縣工業重鎮店頭,提起過去的生活環境,居民們有説不完的苦。隨處堆放的煤矸石致使空氣中、水中到處都是煤灰渣。後來,黃陵縣成立煤矸石發電公司,將過去傾倒的廢料“變廢為寶”,經過加工轉化每年可發電10億千瓦時。煤矸石發電公司也成為全省最大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發電企業。為了將煤矸石電廠産生的粉煤灰充分利用,他們又成立生態水泥有限公司、粉煤灰磚廠,將過去隨意排放的“垃圾”變成了新産品,而且産品供不應求。黃陵縣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田世光介紹,這就叫“吃幹榨凈”,延伸了産業鏈,實現了工業的循環發展、生態發展。

  從過去單一的開採原煤、嚴重污染環境,到現在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發展與環保雙贏的新跨越,黃陵,在推進經濟可持續高品質發展中不斷前進。下一步,黃陵礦業將煤化工産業鏈繼續向下游延伸,價值鏈持續向高端攀升,打造陜西煤電能源基地。

  第三産業迅速增長——

  近年來,公祭軒轅黃帝典禮成為黃陵對外宣傳的一張名片。黃陵正在以自身的魅力吸引著八方遊客以及外來投資者。今年公祭典禮剛結束,萬達集團就派出團隊來到黃陵,洽談文旅産業的投資合作。以旅遊為中心,一系列配套服務産業在黃陵縣正在完善。

  同時,黃陵正在依託支柱産業——煤電産業建立科技産業園區,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商貿物流業。

  24.10%,這是2018年黃陵第三産業的佔比。未來,隨著規劃佈局的完善,黃陵縣經濟結構將更加優化。

  在人民意願中建設黃陵幸福是什麼?

  對於黃陵百姓來説,幸福是在初夏的清晨,天空中飄灑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可以信步遊走在橋山之下、沮河之畔,滿眼綠色,空氣清新;幸福是在家門口,不用多跑路,就可以享受城市裏優質的醫療和教育資源;幸福是走出家門,樓下就是便捷的生活服務設施。

  “按照人民的意願走”,黃陵縣委、縣政府正是在洞察縣情民意中,圍繞群眾最期盼的事,繪製藍圖,真抓實幹。從教育、醫療、住房、供熱供氣、養老、環境等民生“痛點”“難點”幹起,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為了享有優質的醫療、教育資源,去西安就醫、上學是黃陵人以前的第一選擇。

  為改變這種狀況,2014年,黃陵縣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聯手,對黃陵縣人民醫院實行了整體託管。黃陵縣先後投入2000多萬元購置了大型醫療設備、新建了門診綜合大樓,實行交大二附院每天3名至5名副主任醫師以上級別專家坐診,帶動縣人民醫院每年開展新技術、新療法項目10余項,同時加快專業技術人才隊伍梯隊建設,使醫療技術和就醫條件得到顯著改善,贏得群眾信賴和點讚,也吸引了宜君、洛川等周邊縣群眾前來就診。

  家住黃陵縣橋山街道惠家河村的吳懷森患有心肌病,每年都得住院治療一段時間。以前提起住院治療他就犯難,每次花費幾萬元不説,還要大老遠地跑到西安。現在,吳懷森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好病了。他每年的住院費也從3萬多元減少到6000元。黃陵縣人民醫院門診接待患者人數從託管前的8.8萬人次增長到去年的19.7萬人次,收治的危重症病人從原來的200多人增加到現在的1000多人,患者縣內就醫率由65%提高到92%,群眾在家門口真切享受到了大城市的優質醫療資源。

  2015年,黃陵中學、橋山中學先後與西安高新一中開展了高中和初中階段合作辦學,使教育品質得到大幅提高,本科上線率連續兩年達100%,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本地學生就近上學。同時,黃陵縣還為幼兒提供了優質的學前教育環境,全縣普惠性幼兒園佔比達87%。

  為了黃帝陵文化園區的整體規劃,黃陵縣幾年前就著手新區的建設,目前累計投入超過50億元,建設保障房3848套,建成了黃店川道快速幹線,新區供水、供暖、出行、休閒、購物等基礎設施不斷改善。一座宜居、綠色、便捷、智慧的現代化新城初具規模。

  民生所在,政之所行。

  黃陵的領導者始終堅持以群眾意願為工作目標,建設著群眾滿意的幸福家園。

  在世界點讚中守好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黃帝陵承載著中華民族最久遠的歷史記憶和輝煌文明,維繫著海內外中華兒女最厚重的民族情感。

  面對未來,面向世界,如何守護好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

  13萬黃陵兒女已經繪製了藍圖。

  2014年陜西省政府通過《黃帝陵文化園區總體規劃》和《黃帝陵文化園區重點片區修建性詳細規劃》,規劃黃帝陵文化園區總面積24平方公里,包括黃陵老城區和黃帝陵景區,總園區分為黃帝陵祭祀區、西部門戶區、文化園旅遊服務區、東灣景區、城市生活商業綜合區、古城歷史文化旅遊服務區6個核心功能區和2個週邊山體生態保護區。

  為了建設好守護好黃帝陵,按照黃帝陵文化園區規劃要求,近年來,黃陵先後完成了中華始祖堂、西部門戶區、東關片區、印臺山區域及沮河沿岸居民和單位徵遷工作,投入資金35億元,搬遷安置5152戶2.52萬人,搬遷單位47家,徵遷面積達75萬平方米。

  黃陵縣還計劃以打造全球華人尋根祭祖之地為使命,助推全域旅遊的快速發展。依託文化、山水、生態組合優勢,以黃帝陵文化園區為核心,以黃陵國家森林公園為副中心,黃陵縣以百公里沮河水景和綠廊花帶將縣域內所有景區景點串聯起來,水系湖池融會貫通,形成“一核一園多節點、八景九水繞龍鄉”的全域旅遊景觀,真正把黃帝陵文化園區打造成凝聚中華民族情感的精神紐帶、弘揚五千年中華文明的人文聖地。

  在全域旅遊建設中,黃陵縣大力推行“旅遊+”模式,推動旅遊與文化、體育、農業等産業融合,潮塔小鎮、森林公園、索洛灣峽谷寨景區等項目穩步推進;成功舉辦了新年祈福、清明祭祖、重陽祭祖和橋山山地戶外公開賽等活動;先後兩次走出國門宣傳推介黃帝陵文化,黃帝陵和黃陵旅遊的知名度與影響力進一步擴大。去年12月,黃陵縣建成了西部門戶區黃帝陵遊客中心,一次性可接待300人食宿,大幅提升了旅遊接待能力和旅遊配套服務水準。

  近年來,黃陵先後投資23.9億元新建一級公路21公里、二級公路63公里,其他公路110公里和新建場站4個。特別是黃店川道快速幹線和動車站連接線的建成,不僅改善了川道群眾出行條件,還有力地促進了縣域旅遊經濟的發展。據黃陵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李延平介紹,黃陵縣未來3年內將新增接待床位6000張,可同時容納8000人就餐,旅遊配套服務將更加完善,每一位來到黃陵的中華兒女都能在舒適便捷愉快中溯到源、找到根、尋到魂。

  在13萬黃陵兒女持續不斷的奮鬥中,黃陵縣經濟社會快步發展,縣域面貌日新月異,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收穫了群眾的滿意,贏得了世界的點讚。在黃陵已工作了8年的縣委書記孟中華説:“黃陵的發展成就離不開各級幹部的真抓實幹,離不開全縣群眾的理解支持。但無論是守護好我們民族的精神家園,還是傳承好中華文明,我們都任重道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