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舊貌換新顏 漢中勉縣開展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作紀實

2019-05-30 16:15:0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乾乾淨淨,住著舒坦。”5月28日,漢中市勉縣新鋪鎮板廟村村民劉明華在自家的小院邊晾曬菜籽邊説。劉明華身後,潔白的墻面、紅漆的窗框、嶄新的瓦片在綠樹掩映下格外耀眼,原來的土坯房如今變成了美觀宜居的“小洋房”。

  眼前的景像是勉縣實施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作的成果。2019年以來,勉縣把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問題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和脫貧攻堅基礎工程,在先行試點的基礎上,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作,不斷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

  正在拆除的土坯房

  “出門一身灰,進門要開燈,下雨就要漏。”説起曾經的居住環境,定軍山鎮沈寨村四組的貧困老人郭寶林直嘆氣。“鄰居們都住上了新房子,不曉得我還能住上不?”住上好房子成了年過六旬的郭寶林的“心病”。年輕時,郭寶林是遠近聞名的能人,因為家庭變故,獨居的他不僅沒錢,更沒有精力修建新房。

  如何讓郭寶林這樣的貧困群眾住得安全舒適?勉縣按照“宜改則改”原則,對唯一住房為土坯房農戶實施統一標準改建,重點對房屋地基基礎、內外墻、屋面、門窗、室外散水、室內地面、室內線路等方面進行修繕改造,並兼顧整體村容村貌。

  有了政策,加之房屋主體結實,村上馬上對郭寶林的房子開始了改造。僅一個月時間,2間老土房就變了樣。“屋裏亮堂了,地面乾淨了,房頂再也不漏水了。改造花費1萬多元,我基本上沒有出錢。如果沒有這麼好的政策,我哪能住上好房子!”郭寶林連連感嘆。

  為確保工作取得實效,勉縣對唯一住房為土坯房的農戶進行全面摸排,明確改造任務底數,將改造資金一次性撥付到位;同時,堅持公益服務原則,把改造工作作為一項利民的公益性事業,確保資金使用效益最大化,減少農戶負擔;勉縣還出臺了《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內容及技術標準》,嚴格按照標準施工,保證改造品質。

  在改建的同時,勉縣危舊土坯房拆除和易地搬遷需舊宅基地騰退也勢如破竹。

  改造後的土坯房

  打掃衛生、收拾物品……這兩天,茶店鎮東溝村村民熊興青比平常忙碌許多,一家人都在為拆土坯房做準備。“我只需要把家裏有用的東西收拾好,剩下的全部交給村上組織機械拆除。”熊興青覺得,鎮村考慮週全,他省心不少。

  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説拆就拆,心頭總有一絲不捨。“理大於情,我在村上集中安置點已經有了房子,土房留在這裡既不美觀也不安全,拆除是應該的。”熊興青説。

  “為了讓群眾主動參與到危舊土坯房拆除,鎮上成立工作組,逐村逐戶宣傳舊宅基地騰退相關政策和獎補措施,並統一組織人員力量進行拆除,消除群眾的後顧之憂。”茶店鎮黨委書記張永鵬説,2月份以來,該鎮已拆除土坯房84戶。

  按照“一手抓改造,一手抓拆舊”的思路,勉縣上下掀起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改造工程的熱潮,截至目前,勉縣完成土坯房改造2992戶,拆除危舊土坯房1028戶。(文/圖 蔣虛 編輯 段曉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