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的“絲路行”

2019-05-31 17:53:32|來源:陜西日報|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看到父母突然出現,呂凡毅激動不已。他用粗糙的大手給媽媽擦去淚水。

  5月28日,在塔城火車站站台下的線路上,剛剛結束尾板安裝、錨固等收尾工作的呂凡毅和工友們就地吃午飯。

  利用飯後的一點休息時間,呂凡毅帶著父母參觀了他參建的克塔鐵路。 照片均由記者 趙晨攝

  五月三十日,列車行駛到瑪依塔斯風區時,呂凡毅為父母講述起在這裡施工的情形。

  記者 李艷

  臨近夏收,合陽縣王村鎮中王村連片的麥田裏,麥子已躥到近兩尺高,到6月初就該收割了。對莊戶人來説,這是一年當中“龍口奪食”最為關鍵的時刻。但望著自家麥浪翻滾的金色田地,呂永紅和呂彩勤兩口子的心早已飛到了3200多公里外的新疆塔城。

  原來,他們25歲的獨子呂凡毅大學畢業後幹的第一個工程——克拉瑪依至塔城鐵路(以下簡稱克塔鐵路)5月30日正式通車了。工程建設了3個年頭,兒子呂凡毅只是在2018年1月回過一次家,掐指一算,呂永紅兩口子已經快一年半沒見兒子了。

  “凡毅在電話裏流露過希望我和他爸走一趟‘絲路’,到新疆、到他工作的地方看看的意思,但是,雜七雜八的事和3200多公里的路程,讓我們一直下不了決心。”媽媽呂彩勤説,“眼看鐵路馬上通車了,加上上個月我家徹底摘了貧困帽子,我們又高興又激動,就商量趁農忙前這幾天去新疆看兒子,看他修的第一條鐵路。”

  5月25日,他們訂了27日飛往新疆的機票。

  流淌在“絲路”上的思念

  在中王村最南頭的一排房屋中,和別人家氣派的白瓷磚小樓相比,呂永紅家陳舊的灰磚平房顯得有些寒酸。前多年,因為呂永紅的母親患中風半身不遂,媳婦呂彩勤要在家照顧,加之兒子呂凡毅上大學後花銷大,經濟困難的他家被定為貧困戶。

  到2017年,呂永紅兩口好不容易將上大學的兒子供出來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兒子一畢業就被招進中鐵一局新運公司,分到了離家3200多公里之外的克塔鐵路項目部工作。

  從此,父母和兒子被“分隔”在了“絲路”上相距遙遠的兩個點上。父母在絲路的起點,兒子則在邊疆重鎮塔城,平時只有通過視頻才能夠“見面”。

  懂事的呂凡毅知道家裏經濟困難,月月都給爸媽寄錢。他説:“我在這兒挺適應的,領導、師傅和工友都對我很好……”

  呂彩勤説:“兒子知道我們放心不下,電話總是報喜不報憂。可是,今年2月6日,一則央視新聞讓我徹底‘淚奔’了。”

  “您現在看到的是正在建設中的新疆克拉瑪依至塔城鐵路……”在冰天雪地的畫面上,100多名鐵路建設者正在零下25攝氏度的魔鬼風區施工,其中就有呂凡毅。施工現場滴水成冰,強風吹雪。儘管呂凡毅戴著厚厚的護耳棉帽,可是帽子兩端仍不斷被大風捲起。“希望爺爺奶奶保重身體;希望老爸多理解一下老媽,因為老媽一個人在家操持家務也挺不容易的;希望一家人和和氣氣、開開心心、健健康康……”聽到兒子的新春祝福,看到兒子的工作場景,呂彩勤大哭了一場。

  “別人都高興地打來電話向我們祝賀,説兒子上《新聞聯播》了,可是,我這個當媽的看到他工作環境那麼艱苦,心疼啊,當時就覺著花不下去兒子掙的每分錢了!”呂彩勤紅著眼圈説。

  5月26日,在合陽縣王村鎮中王村的家中,一想到過兩天能見到兒子呂凡毅,呂彩勤就會發出咯咯的笑聲。

  讓兒子嘗到“媽媽的味道”

  自從開啟了“絲路行”的倒計時,呂永紅兩口就一直在忙活。

  想著兒子愛吃麵食,5月26日中午,呂彩勤在面缸裏舀了十幾勺麵粉,準備發面做鍋盔。為了讓鍋盔有兒子熟悉的“媽媽的味道”,她特意給面裏放了6個雞蛋,倒了一些菜油,並放入芝麻、鹽和花椒葉。

  對了,兒子還愛吃當地的特色小吃踅面。和完面,呂彩勤又騎著摩托趕到縣城警南巷的王村踅麵館採購。

  踅面,就是烙熟的蕎麥麵,吃時用開水燙一下就可以,有人説這是我國最早的“速食麵”。相傳西漢高祖三年(西元前 204 年),漢淮陰侯韓信在合陽黃河邊的夏陽渡用木罌渡河活捉河東魏王豹時,為解決10萬軍士吃飯問題而發明此面。

  “我兒子在新疆修鐵路,也像打仗一樣,吃了踅面,幹活更有勁了,肯定能打勝仗。”呂彩勤邊笑著説,邊拿了10袋踅面。

  隨著我省脫貧攻堅工作的全面推進,呂彩勤手頭寬裕了許多,花錢再也不縮手縮腳了。

  她告訴記者,現在,她家有了100平方米的搬遷安置房,還發展了新産業——種植花椒。此外,村上安排她在公益性崗位工作,每月有了固定工資。

  當天,買完踅面,她還來到縣城東北角的搬遷安置小區——萬眾幸福苑,把自家位於28號樓1樓的新房衛生打掃了一遍。在兒子呂凡毅的房間,白色的傢具和水紅色的窗簾讓房間顯得溫馨典雅。“這是凡毅小時候最喜歡的毛絨玩具‘憤怒的小鳥’;這是他82歲的鄰家奶奶張玉胡給他做的飾物小狗……”擦拭壁櫃時,呂彩勤拿起一個個玩具和飾物向記者介紹,言語間滿是對兒子的愛。

  “我現在最操心的就是凡毅的婚姻大事,他在央視新聞上説要給我們領回一個兒媳婦,可到現在都沒兌現。這次去,我要和他爸好好給他説説這個事。”呂彩勤説。

  回到家,面已發好,呂永紅已烙好了兩個餅。但是,呂彩勤説太厚了,不好看,還是她來烙。不一會兒,七八個大小薄厚適中的“高顏值”鍋盔就出鍋了。

  5月28日,拎著大包小包的呂永紅和呂彩勤兩口子抵達離家3200多公里外的新疆塔城。

  5月30日,呂凡毅和父母在克塔鐵路的首發列車前合影。

  塔城,我們來了

  要去看兒子了,自己也要捯飭捯飭。5月27日,穿上了淡粉色風衣、戴著彩色棒球帽的呂彩勤和穿著嶄新藍色T恤的呂永紅顯得倍兒精神。11時多,他們提著一個裝滿鍋盔的紙箱、拎著一盒踅面,從家裏出發,踏上了“絲路”之旅。

  臨走,76歲的爺爺還讓給孫子帶話:在外面好好幹,年輕正是幹事業的時候!

  47歲的呂彩勤到過最遠的地方是西安,這次,則要“飛”到中國雄雞版圖的西北端,別提有多高興了。

  他們買的是兩張聯程機票。第一段旅程5月27日16:45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起飛,20:25到達烏魯木齊; 第二段旅程5月28日9:00從烏魯木齊起飛,10:10到達塔城。

  加速、起飛,16:45,飛機準時從西安咸陽國際機場起飛。坐在舷窗邊上,呂彩勤興致勃勃地拿著手機,足足拍了有2分39秒的視頻,記錄自己第一次坐飛機的過程。呂永紅曾在2008年至2012年在塔城的烏蘇市打過工,他説,真沒想到,兒子踏著他的足跡,也在塔城奮鬥了3個年頭。

  離家3200多公里的塔城位於新疆西北部、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中部,有5個縣(市)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克塔鐵路全長271公里,是新疆鐵路網奎北鐵路的一條支線鐵路,它的通車,標誌著新疆最後一個沒有通火車的地州首府——塔城市融入鐵路網。

  飛過雪山、飛過戈壁灘、飛過綠洲,28日上午,在烏魯木齊至塔城的航班上,呂彩勤的心也和塔城市盼火車的老百姓一樣激動,盯著舷窗外出神的她,一直在努力尋找兒子新修的火車線路。

  10:10,飛機到達塔城機場。

  一下飛機,迎接他們的是湛藍的天空、刺眼的陽光、清新的空氣,還有遠處連綿不絕的雪山。

  在當地項目工作人員的帶領下,13:45,兩口子來到了兒子正在工作的塔城火車站。當天,儘管鐵路已鋪通了,但是呂凡毅還和工友們在線路上做著尾板安裝、錨固等收尾工作。

  為了給兒子一個驚喜,兩口子沒告訴兒子他們要來。他們從站房下來到鐵軌上的工地時,呂凡毅正在和10多個工友吃飯。

  “兒子——”,隨著呂彩勤激動的呼喊聲,呂凡毅抬起頭,還在愣神的當兒,媽媽就衝過去踮起腳尖抱住了有1米8高的兒子。此時,緩過神的呂凡毅也彎下腰,緊緊抱住了媽媽。呂彩勤此刻在兒子肩頭早已淚流滿面。呂凡毅則捧著媽媽的臉,用粗糙的大手給媽媽擦去淚水。穿越3200多公里的“絲路”,看著近在咫尺的兒子,呂彩勤好像不相信一樣,又一次抱住了兒子,頭緊緊靠在他的肩頭……旁邊的爸爸呂永紅,也一直抹著淚。

  5月30日,克塔鐵路開通的當日,呂凡毅帶爸爸媽媽登上了首發的列車。他説,要好好給父母講講他修鐵路的故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