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

2019-06-04 13:23:2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5月31日,延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召開延安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新聞發佈會,延安市委政法委副書記、市掃黑辦主任魯志華通報了延安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總體情況。

  魯志華介紹,延安自“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公安機關對構成涉黑涉惡犯罪立案偵查433件,破獲各類刑事案件726起,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953人,收繳涉案槍支3支,子彈91發;檢察機關累計批捕涉黑涉惡案件66件236人,起訴37件158人;延安市兩級法院共受理涉黑涉惡犯罪案件29件147人,已審結15件94人,其中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1件24人,惡勢力集團犯罪2件21人,惡勢力團夥犯罪12件49人;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黨員和公職人員涉黑涉惡問題162起,處理199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3人,移送司法5人。 

  此外,延安市還健全完善涉黑涉惡問題線索雙向移送機制,堅持“一案三查”,對涉黑涉惡腐敗問題和保護傘查處情況每月梳理一批、交辦一批、督辦一批、查辦一批、通報一批。2018年以來,延安市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問題162件,處理199人,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53人,涉及充當黑惡“保護傘”問題4件4人。

  魯志華介紹,延安市率先推行線索摸排“簽字背書”制度,各鄉鎮(街道辦)書記、派出所長對轄區涉黑涉惡涉亂線索實行“簽字背書”和“雙向承諾”,既對上級承諾又對群眾承諾。另外,在陜西省確定的涉黑案件“保護傘”查處情況“簽字背書”的基礎上,延安市將“簽字背書”的範圍進一步擴大到所有惡勢力集團、團夥案件。同時,延安市在全陜西省率先開通市公安局局長線索舉報“專用微信二維碼”後,各縣區公安局長也相繼開通。

  針對下一步工作,魯志華表示,延安市將繼續緊盯涉黑涉惡重大案件、緊盯黑惡勢力經濟基礎、緊盯黑惡勢力背後“關係網”“保護傘”,全力推動延安市專項鬥爭向縱深發展;堅決打贏打好“掃黑除惡”這場硬仗,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文 白雪 編輯 劉君慧)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