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17釐米、口徑45釐米,卷唇、平底、鼓腹,陶土細膩,內部表面平滑,呈橘紅色。人面與網紋均相互對稱,圓球形人面用黑彩繪成。
對於大多數中國人來説, 這個半坡人面網紋彩陶盆並不陌生。在中學的歷史課本裏,就有它的一張彩圖。
2018年,半坡人面網紋彩陶盆在央視拍攝的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説話》中一亮相,就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及歷史、文物愛好者紛紛到西安半坡博物館“打卡”,為的是親眼看一看這個鎮館之寶。
如此精美的彩陶盆當時是做什麼用的?盛水的?盛飯的?都不是。它是蓋在一個三四歲小女孩甕棺上的棺蓋。大多數人也許沒有注意到,彩陶盆底部有個小孔,那是靈魂出入的通道。
位於西安市東郊的西安半坡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史前遺址博物館。博物館是在半坡遺址考古發掘的基礎上建立的,共有房屋遺址46座,地窖200多座,墓葬250座,陶窯6座,生産生活用具萬件之多。豐富的遺存證實這是一座距今6000多年的黃河流域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遺址,它揭示了一段沒有文字記載的輝煌歷史。
姓名:人面網紋彩陶盆
年齡:6000余歲
職稱:國家一級文物
戶籍登記時間:1955年
籍貫: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
出生時間:新石器時代
現住址:西安半坡博物館
聯繫電話:029-62815385
人面網紋彩陶盆。 西安半坡博物館供圖
斷崖土層裏的碎陶片
是誰發現了半坡遺址?人面網紋彩陶盆又是怎麼被發掘的呢?
楊陽告訴記者,中國著名考古學家石興邦1953年時還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工作,那年春天,他在西安東郊電廠的基建工地上做調查。一天中午,石興邦坐在一處土坎上休息,無意中發現河對面地勢較低的地方有一道很整齊的斷崖。
按照職業習慣,這種季節河水沖刷出來的層次比較鮮明的斷崖正是考古工作者最願意查看的地方!石興邦趕緊來到斷崖跟前,仔細觀察,攀到高點的地方用鎬頭打了打,發現土層裏遺留著不少器物陶片。
“當時,我手裏拿著那一小塊顯然是古人精心打磨過的陶製片狀物,抑或就是他們曾經使用過的‘生活工具’呢。當時我那個心跳得都快不行了,好像親眼看見了這塊土地上的先民們就在周圍那些依然長著蔬菜的地裏勞動著……”石興邦在《叩訪遠古的村莊——石興邦口述考古》一書中這樣描述。
回去之後,石興邦立即將相關情況寫成報告,交給了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從1954年秋季開始直至1957年夏季,在石興邦主持下,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半坡進行了5次大規模的科學發掘,揭開了一個人類6000年前的實地生活場景。這是中國考古學歷史上第一次發掘出的古人類完整的史前居住遺跡,揭露面積達1萬多平方米。
“半坡村落分為居住區、墓葬區、陶窯區三部分。居住區由一條壕溝保護起來,壕溝東邊為陶窯區,北邊是墓葬區。”楊陽説,“但是人面網紋彩陶盆並不是在陶窯區發現的,也不是我們猜測的用來盛水、盛飯的普通的‘盆’,而是在居住區的一塊特殊墓葬區域發現的,是小孩甕棺上的棺蓋。”
楊陽介紹,墓主人是一個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反常地按成人葬俗埋葬,且有木板作棺槨。而在小女孩墓旁邊,是一組按當時葬俗埋葬小孩的甕棺,共有9座,處在不同的地層。
“人面網紋彩陶盆就是蓋在小孩甕棺上的棺蓋,甕棺底部或用作棺蓋的彩陶盆上大多有個小孔,寓意供靈魂出入的通道。”何周德説,“半坡遺址已經發掘出土兒童甕棺墓73座。眾多的兒童甕棺墓説明當時社會生活水準低下,兒童死亡率高,也證明兒童受到了特別照顧。”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和人面網紋彩陶盆一批出土的人面魚紋彩陶盆,同是國家一級文物,現收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國博的鎮館之寶之一。
翻拍的半坡遺址考古發掘場景。記者 安濤攝
人面網紋盆的“咏嘆調”
“人面網紋盆是半坡出土的彩陶中的一件珍品。口沿上的箭頭形紋和直線紋把圓周8等分,而盆的內壁上繪有神秘的人面魚紋圖案。圓形的人面上清晰地畫著眼、耳、口、鼻,眼睛用直線表示,好像瞇著,鼻子像倒立的字母‘T’,嘴的兩邊、雙耳和高聳的發髻分別用魚紋裝飾,人和魚的形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顯得神秘莫測。”西安半坡博物館副研究館員馬雨林説。
從製作工藝看,人面網紋彩陶盆堪稱制陶工藝的典範。“工匠們首先要選用非常純凈的黏土,將其搗碎,反復淘洗,去除其中的顆粒物和懸浮物等雜質,然後才能和泥。在經過反復揉搓、捶打、排氣後,在轉輪上製作器物,這種輪制法保證了器形的規整和器壁的薄厚均勻。”馬雨林説。成型的陶坯必須陰幹,並在半幹時進行打磨、拋光,讓器物表面溫潤光潔,然後按壓或戳印、刻畫、鏤空出裝飾圖案,或在幹透後進行彩繪。陶坯幹透後方可入窯焙燒。
“陶窯的溫度必須掌握得恰到好處。窯溫太低,則陶器的燒結度不足,顏色太淺且容易破碎;窯溫太高,則色澤不均且容易炸裂、變形。只有把陶窯溫度控制得合適而穩定,才能燒成質地堅硬、顏色均勻、形狀規整的陶器。”馬雨林説,“半坡先人們不斷重復地勞作,積累經驗,才能製作出人面網紋盆這樣的典範之作。”
除了製作工藝,人面網紋彩陶盆上的圖案,也已成為半坡文化的典型標記。馬雨林告訴記者,人面網紋盆彩繪的構圖,有著嚴謹而複雜的對稱關係:在其口沿,有8個陰文圖案彼此間隔,把口沿的黑彩8等分,相互之間既有軸對稱關係,又呈中心對稱分佈;而盆中的2個人面魚紋和2張網,既彼此間隔,又兩兩相對,形成圍繞盆底旋轉的中心對稱關係。但是,整個構圖卻又沒有完全遵守對稱的法則,2個人面魚紋和2張網本身以及分割口沿的2種圖案,不是正相對,是彼此錯位的。
“這究竟是繪畫者的有意栽花還是無心插柳,現在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值得探究,那就是當時雖然還沒有形成文字,但人們可能已經有了數學的概念。”馬雨林説。
由於沒有文字記載,關於人面魚紋的含義,國內外學術界一直有著不同看法,目前已有20多種解釋。這其中以“圖騰説”最為常見,即半坡人將魚奉為自己的圖騰,人面魚紋就成為氏族圖騰崇拜的徽號或標誌。但是也有學者認為,從大量出土的捕魚工具中可以看出,半坡人日常生活中大量食魚,因此“圖騰説”值得商榷。
此外,還有“祖先形象説”“權利象徵説”“生殖崇拜説”等解釋。這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説法,讓歷史、文物愛好者在耳目一新的同時,能進一步感受到人面魚紋的神秘魅力。
6月3日,來自福建省的小遊客正在參觀人面網紋彩陶盆。 記者 安濤攝
半坡人的彩陶世界
除了人面網紋彩陶盆這樣的傳世之作,半坡遺址出土完整或能夠復原的陶器近1000件,陶片50余萬片。陶器的使用量非常大,可見製造陶器在當時是一項十分重要和繁重的生産活動。
“半坡遺址的制陶區共發現6座陶窯,其中橫穴窯4座,豎穴窯2座,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陶窯之一。”楊陽介紹説,“橫穴窯是半坡人早期使用的,晚期出現了豎穴窯,構造更先進,燒制溫度可達800—1050攝氏度,為後來大型先進的陶瓷窯奠定了基礎。”
半坡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繪有豐富多彩的圖案,多數為黑彩,少數為紅彩。繪畫所用的顏料,黑色多為礦物質,紅色則為赤鐵礦、赭石。在遺址中出土的石硯和磨棒,是當時繪畫用的工具。繪畫的對象則大多是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魚蟲鳥獸、日月山河,紋飾可分為動物形、幾何形和人面形3類圖案。
“半坡出土的陶器,與勞動生産和日常生活是緊密聯繫的。如魚紋、鹿紋等動物形象的花紋,反映了漁獵經濟在當時人們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人們以藝術手法描繪出自己的捕獲物或者繪出其圖形,期待有所收穫,恰恰是表達了他們在生産實踐中的心情和願望。”楊陽介紹説。
此外,半坡先民們在長期繪製陶器圖案過程中,審美能力不斷提高,還能夠嫺熟地運用一些美學中的對稱、對比、反復、共用、關聯、配合等表現手法,將常見的平行線、弧線、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圓點等圖案進行多種變化組合,使得彩繪圖案造型規整、結構縝密,具有強烈的裝飾性。
楊陽介紹,現在博物館裏展示的剔刺紋罐、指甲紋陶罐、葫蘆瓶、附加堆紋陶罐、細頸瓶等,都是半坡先民精心製作而成的陶器。
西安半坡博物館半坡遺址保護大廳內,發現人面網紋彩陶盆的甕棺群。記者 安濤攝
文明曙光裏的火種
陶器的製作、磨制石器的大量涌現以及農業的産生,是新石器時代區別於舊石器時代的主要標識。
“仰韶文化是黃河中游地區一種重要的以彩陶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半坡遺址就是關中地區最具代表性的一處仰韶文化遺址。”楊陽介紹説,仰韶文化1921年首次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仰韶村被發現,按考古慣例,此文化被稱為仰韶文化,主要分佈在陜西、河南、山西、甘肅、河北、寧夏等地。
半坡遺址東依白鹿原,西臨浐河,南望秦嶺,北邊是一望無際的渭河平原。“在遺址中發現了大量動物骨骼及多種植物孢粉。通過對這些動植物的研究得知,當時這裡氣候溫暖濕潤,屬於亞熱帶氣候。”楊陽説。
除了氣候宜人,半坡村落依山傍水,土壤肥沃,適宜耕種。村落離浐河只有800米左右,人們吃水捕魚非常方便。半坡人選擇了這樣一個適宜人類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長期定居下來,維持自身的生存和發展。
記者在半坡遺址保護大廳看到,半坡村落佈局嚴謹,建築井然有序:村落中心是一座約160平方米的大房子,在它的周圍,密布著氏族成員居住的小房子,面積一般在十幾到二十多平方米,小房子的門朝向中心大房子,體現了當時的氏族是一個團結向心的整體。
通過楊陽的講解,記者仿佛看到了半坡先民們熱氣騰騰的生活場景:在一個女性氏族首領的帶領下,氏族成員們打獵、捕魚、農耕、採集,過著共同勞動、尊老愛幼的生活;小房子是氏族內成年女子的住所,她們晚上在這裡接待外氏族前來走婚的男子,並與之結成對偶夫妻,開始一段時間的偶居生活;大房子則是老人、兒童居住的地方,也是6000多年前的“大會堂”,氏族在這裡集體聚會、商討事務、進行祭祀等。
正如何周德所説,在半坡遺址基礎上建設的西安半坡博物館,除了陳列著從未出館的國寶——人面網紋彩陶盆,更真實展示了高度發達的母系氏族聚落群體的生活場景,等待著更多的歷史、文物愛好者前來參觀、探秘。(記者 霍強)
見字如晤 陜西師範大學連續15年為新生手寫錄取通知書2021-07-16 17:32:38
“演藝”裏的西安:雅樂尋蹤 駐華大使夫人與西安共譜文化交流“交響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駐華使節西安經貿文化之旅走進白鹿原影視城2021-05-16 16:43:35
“八辦”紀念館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服務發展、開拓創新,持續做好革命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奮力譜寫“八辦”紀念館文物保護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從劉家洼考古隊獲悉,考古隊發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貴文物,首次發現了關中地區罕見的金權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覽以“光化六合”為主題,意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國末期至隋統一全國之前的歷史演進為線索,以于右任先生“鴛鴦七志齋藏石”中的北朝墓誌和拓片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寶雞市千陽縣第四屆西秦刺繡香包節開幕2021-06-06 16:19:42
絲路歡樂世界主題角色動畫Miracle(《奇跡》)預告片正式發佈2021-05-27 19:22:11
銀川市首批“暢遊西鹹新區”旅遊團打卡西鹹2021-05-21 11:33:32
VEX機器人亞洲公開賽在西鹹新區涇河新城開幕2021-04-03 16:19:01
“中國到處都有意思,我很喜歡中國文化。”這是現就讀長安大學的土庫曼斯坦籍留學生張依娜來到陜西後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選擇來中國留學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於陜西關中平原西部的寶雞,是華夏始姐炎帝的誕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發祥地。2019-11-11 09:47:27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