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底 陜西省破獲1830起通訊信息詐騙案件

2019-06-14 17:25:5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柳洪華 通訊員 劉慧敏):6月14日,陜西省委宣傳部與陜西省委文明辦共同舉辦新聞發佈會,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李林棟,陜西省通信管理局網絡安全管理處處長朱軍出席發佈會,通報陜西省專項治理通訊信息詐騙有關情況。

  發佈會現場 攝影 劉慧敏

  近年來,陜西省大力實施通信基礎設施建設行動計劃,開展農村電信普遍服務工作,完善網絡安全體系化建設。截至目前,陜西省移動用戶4589萬,寬頻用戶1036萬,每個行政村都接入了光纖寬頻。

  隨著移動通信、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不法分子利用通信網絡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的問題日益突出。2018年9月25日,陜西省文明委發佈《<關於集中治理誠信缺失突出問題提升全社會誠信水準的工作方案>的分工方案》,陜西省通信管理局狠抓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個人信息保護、重點業務治理等關鍵環節,通訊信息詐騙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長李林棟通報陜西省專項治理通訊信息詐騙有關情況 攝影 劉慧敏

  據了解,從2013年開始,陜西省通信管理局要求用戶辦理電信業務入網等手續時,必須持本人(及代理人)身份證件,通信企業營業場所必須通過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自動錄入用戶身份信息。同時,陜西省通信管理局要求省內互聯網接入企業、域名註冊管理和服務機構,認真落實互聯網詐騙集中清理任務要求,截至5月底,陜西省網站備案主體數為8.8萬個,備案網站數為10.8萬個,全部實現了實名登記。

  此外,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強化技術手段建設,提升網絡防範能力,近兩年陜西省攔截詐騙電話達1251萬次。2019年一季度,各基礎電信運營企業發現手機病毒感染用戶144萬個,發現並成功攔截惡意程式8000余萬起。

  陜西省通信管理局還針對語音專線、呼叫中心、物聯網卡等重點業務進行清理整頓。截至目前,陜西省共核查400業務客戶、6681個,關停44個,杜絕業務轉租風險;完成陜西省1919條語音中繼電路的核查,關停64條,並實現主叫號碼鑒權功能的全覆蓋。

  李林棟表示,對於被列入失信名單的通信企業,將不批准其新增電信業務經營許可申請,不批准或從嚴審批其新增從事電信經營活動的資源申請,不批准其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續期,招投標活動中,也會把失信名單作為重要考量因素,使得“一旦失信,處處受限”。

  據統計,截至5月底,陜西省破獲1830起通訊信息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1266名,陜西省反詐中心共接受群眾及基層辦案單位諮詢30090余人次,發送預警信息205962條,止付涉案資金6.592億元,凍結資金11.197億元。

  下一步,陜西省通信管理局將繼續組織通訊企業開展防範打擊通訊信息詐騙行動,營造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