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生態區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項目

2019-07-05 17:19:2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吳宇婷|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消息:近日,垃圾分類在多個城市正式推進。西安浐灞生態區作為西安市最早實施垃圾分類試點的區域,早在2013年就和瑞典于默奧市開始展開垃圾分類收集利用技術合作,並於2016年率先在區域開展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探索適用於生態區垃圾分類工作模式。

  據了解,2016年,西安浐灞生態區印發《西安浐灞生態區生活垃圾分類實施方案》,主張引入“互聯網+生活垃圾”分類理念,創新垃圾分類模式,完善生活垃圾減量化。兩年多來,活動範圍已從試點區域向生態區全區域展開,既達到分類前移、源頭減量的目的,又讓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用戶獲得綠色積分,給居民帶來便捷有趣環保的互聯網垃圾分類新體驗。

  為提高社區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積極性,西安浐灞生態區根據分類標準以及居民垃圾投放便利性精心設計,在小區內布設轉輪式可回收物垃圾桶和多層式有害垃圾桶,配備專業分類運輸車輛,製作宣傳展板,在小區出入人流密集地方建立宣傳欄。

  在回收環節,西安浐灞生態區內的居民可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方式參與,線上是將二維碼貼在裝有可回收物的垃圾袋上,自助投入放置在小區中的可回收物箱中,積分3日內到賬;線下攜帶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參加週末專場活動,直接交給工作人員,積分實時到賬,可以換取日化用品。

  據統計,自2016年西安浐灞生態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項目啟動以來,西安浐灞生態區的垃圾分類公號註冊用戶超50000戶,垃圾分類已覆蓋生態區4個社區43個居民小區、5所學校,共開展線下專場回收活動3090余場次,累計實現生活垃圾減量600余噸,影響人群數量超過40萬。

  作為西安首批生活垃圾分類試點項目,浐灞生活垃圾分類展示分揀中心自2016年開始運營以來,每天都會將通過分類投遞,分類回收的垃圾進行二次分揀。而西安浐灞生態區首座集生活垃圾壓縮中轉、再生資源分揀、生活垃圾分類展示中心為一體的生活垃圾環保處理中心,預計將於2019年7月投用。

  未來,西安浐灞生態區將充分發揮生態示範效應,帶頭做好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普及分類知識和低碳綠色生活理念,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四分法”,引導市民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為西安市生活垃圾分類積累經驗,為西安市生態文明建設再立新功。(供稿 西安浐灞生態區管委會 編輯 陳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