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紫陽縣扶貧:培養本地人才成為就業“香餑餑”

2019-07-10 15:19:06|來源:人民網|編輯:柳洪華|責編:趙瀅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長期以來,外出務工是許多大山貧困人口的謀生出路,但受限于勞動技能,大多人就業不穩定,收入水準低,甚至安全隱患大。陜西安康市紫陽縣為解決這一問題,在“人”身上下功夫,重視對本地村民的技能培訓,使其掌握一身本領,成為就業市場中的“香餑餑”,通過實幹努力,擁有日漸厚實的“錢袋子”。

圖為紫陽縣勞動就業技能培訓中心內的按摩課

  在紫陽縣勞動就業技能培訓中心,每間教室裏都坐滿學生,有的在學習烹飪理論,有的在實操修腳技能。培養本地人才,對這座秦巴山區的縣城有著重要意義。紫陽是典型的秦巴山區深度貧困縣,人口35萬,全縣有貧困村147個,佔行政村總數的83%;有深度貧困村35個,佔貧困村總數的26.3%;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6萬,每年8萬多外出務工人員,大多從事礦工、建築工人等。

  為扭轉農村勞動力技能缺失、就業門路不寬這一局面,紫陽縣探索出一條“龍頭企業+免費培訓+定向輸出+就業安置”的技能扶貧之路,由人社部門牽頭,財政部門整合資金,教育部門提供場地,龍頭企業提供師資力量,為學員免費培訓,待其“出師”後幫助尋找對應崗位,實現穩定就業。

圖為紫陽縣勞動就業技能培訓中心內的修腳理論課

  43歲的石萬仲就是技能扶貧的受益者之一。他是該縣洄水鎮團堡村農民,曾在河南安陽煤礦打工10多年,2014年參加修腳師培訓班,結業後順利就業,不到半年時間便提升為店長,年薪十多萬元。像石萬仲這樣的並不在少數。紫陽縣高橋鎮鐵佛村原本是一個貧困村,通過掌握一技之長, 1300人在外從事修腳行業。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年純收入達25000元,累計在當地信用社的存款超過2億元,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不僅是修腳,參加電商、特色烹飪、家政月嫂等培訓的學員,通過自主創業和入職就業,也都獲得穩定收入。目前,紫陽縣累計免費培訓3.2萬餘人,其中培訓貧困勞動力1.3萬餘人,幫助其穩定就業,人均年收入5萬元以上。(記者 王宇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