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區“保護大秦嶺垃圾換禮品”活動舉行 上萬志願者遊客積極參與

2019-08-05 19:30:47|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柳洪華|責編:趙瀅溪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陳嵐): 近日,由西安高新區和華商報社聯合主辦的“保護大秦嶺 垃圾換禮品”活動通過撿垃圾換禮品,倡議大家“進山只留下腳印,出山只帶走風景”,呼籲更多人加入到保護大秦嶺的隊伍中,積極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贏得了眾多遊客和市民的參與。

  據了解,此次“保護大秦嶺 垃圾換禮品”活動自7月13日持續至8月4日,每週六、週日在秦嶺的化羊峪、高冠峪兩峪口開展。兩峪口分別設置宣傳服務點、擺放分類垃圾桶。除可供兌換的精美小禮品外,服務點還擺放了垃圾分類宣傳展板、宣傳資料等,向來往遊客宣講垃圾分類知識,進一步提高民眾對垃圾分類的知曉率、參與度,營造濃厚的生態環保氛圍。

  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欒女士説:“學校給孩子佈置了暑假實踐作業。得知這個活動後,我們幾個家長就組織了14個孩子一起來參加活動,既完成了作業,也讓孩子在實踐中體驗學習了如何保護環境、如何垃圾分類。”

  “保護大秦嶺垃圾換禮品”活動現場 供圖 西安高新區管委會

  眾所週知,秦嶺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生物基因庫。保護好秦嶺生態環境,維護秦嶺水源涵養、水土保持功能,不讓受到破壞和污染,是每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市關於秦嶺生態保護的決策部署,先後完成秦嶺北麓違建整治、河湖“清四亂”等工作。同時,西安高新區嚴格按照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的相關要求,夯實各級網格員管理責任,不斷提升監管水準,確保秦嶺北麓生態環境保護日常監管全覆蓋。

  據了解,此次“保護大秦嶺 垃圾換禮品”活動中,西安高新區黨工委宣傳部、城管高新分局、秦嶺生態環境保護和綜合執法局(林業局)、草堂街辦、龐光街辦等多部門聯動,齊心協力抓落實,為活動順利推進提供了堅強的保障。活動期間,草堂街道共接待遊客5000余人次,兌換各類禮品3000余份,撿拾垃圾累計約2.7噸,開展垃圾分類專題宣傳8場。龐光街道接待遊客6000余人次,兌換環保袋、紙杯、水、蔬菜、抽紙等各類禮品5000余份,撿拾垃圾累計約2.9噸,開展垃圾分類宣傳9場。

  此次活動在切實提高了廣大遊客和群眾保護秦嶺綠水青山意識的同時,還普及了垃圾分類等知識,起到了以點帶面、示範引領的作用。今後,西安高新區將以本次活動為抓手,形成長效機制,號召社會各界共同攜手,呵護秦嶺,為保護秦嶺生態環境貢獻更大的“高新力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