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正文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發佈時間:2017-07-11 13:13:44 | 來源:黃河新聞網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黃河新聞網訊(記者 楊江濤)近日,山西省政府門戶網站公佈了《關於落實國家2017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今年,山西省將多措並舉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持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內容涵蓋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桿等方面。

  用改革的辦法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

  紮實有效去産能。更多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持續推動鋼鐵、煤炭、煤電等行業化解過剩産能,嚴格執行環保、能耗、品質、安全等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職工安置、債務處置、資産處理等政策及市場化退出機制,確保職工平穩轉崗就業。

  因城施策去庫存。把去庫存和促進人口城鎮化結合起來,堅持住房的居住屬性,推進住房公積金制度改革,健全購租並舉的住房制度,繼續發展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因地制宜、多種方式提高貨幣化安置比例,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加快建立和完善促進房地産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

  積極穩妥去杠桿。把降低企業杠桿率作為重中之重,促進企業盤活存量資産,推進資産證券化,支持市場化法治化債轉股,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加大股權融資力度,強化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財務杠桿約束。

  多措並舉降成本。通過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和物流成本等措施,持續綜合施策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

  精準加力補短板。創新投融資體制,進一步放開基礎産業和基礎設施、公用事業、公共服務等領域,進一步放寬非公有制經濟市場準入,加快提升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創新發展、資源環境等支撐能力。

  深入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新扶貧工作機制。

  堅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圍繞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全面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推動完善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圍繞提高智慧便捷、公平可及水準,優化政府服務,大力推行“互聯網+政務服務”,讓企業和群眾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著力打通“最後一公里”。

  增強市場主體活力,著力振興實體經濟

  以提高品質、效益和競爭力為中心,堅持品牌引領升級,廣泛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加強全面品質管理,健全優勝劣汰品質競爭機制,全面提高創新供給能力,以創新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推進國有企業和重點行業改革,打破行業壟斷和地方保護,完善産權保護制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加快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按照國務院相關部門安排,落實新興産業監管規則,引導和促進新興産業健康發展,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增強微觀主體內生動力。大力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和調整能力,加強激勵,鼓勵創新,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産率。

  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實現共享發展

  完善就業政策,優化收入分配和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加快教育、醫藥衛生、文化、社會治理等領域改革,織密扎牢民生保障網,進一步提高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供給品質和水準,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體制創新,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