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晉源”拉開全域旅遊發展大幕
“有山有水有文化有歷史”是晉源區旅遊資源的最大特點。作為山西省11個旅遊綜改示範縣區之一,區域現存各類文物古跡233處,擁有晉祠、天龍山石窟等8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還有晉陽湖、龍山、太山、蒙山等豐富的山水資源。
7月9日舉行的“魅力晉源”文化旅遊推介會暨招商會,吸引了來自中國138家企業參加。117個涉及現代都市農業、物流、文化旅遊等領域的推介項目中,有36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簽約總額達503億元。這些簽約項目猶如一劑強力的催化劑,催生晉源區發展全域旅遊新動力。
健全旅遊要素 補齊産業短板
7月6日開幕的“晉農之窗”農博園農特産品展銷周,遊客們不僅領略了來自山西省11個市的2000余種名優土特産品、民間手工藝品等,還能品嘗到各地的特色風味小吃。
“‘晉農之窗’農博園紮根農業,服務旅遊業,為山西省名優特産提供了宣傳、展示、銷售平臺,將有效填補晉源區長久以來旅遊資源豐富,但旅遊接待能力薄弱的短板。”晉源區農委副主任原有明説。作為太原市首家綜合型旅遊集散中心,“晉農之窗”農博園完工的一期工程囊括了購物、餐飲等旅遊要素,並專門設立以文化旅遊産業為主題的“互聯網+”新型推廣行銷式創業平臺。二期工程將規劃建設演藝城及賓館等。屆時,該園區將為遊客提供集特産選購、晉菜品嘗、民俗欣賞、休閒娛樂、住宿于一體的全要素、全方位服務。
為整合區域旅遊資源,晉源區已開闢“晉祠——蒙山——晉農之窗農博園”精品一日遊線路。同時,變“過境遊”為“過夜遊”,積極籌劃“晉陽湖——蒙山——太山——店頭古堡——明太原縣城——晉農之窗農博園——赤橋古村——晉祠——天龍山——王郭張氏始祖”精品二日遊線路;長風商務區——晉陽湖——蒙山——程家峪村——店頭古堡——古城營村——明太原縣城——汾河景區經典二日遊線路等,逐步形成“遊在晉源、吃在晉源、住在晉源、購在晉源”的新型旅遊局面。
探索景區改制 激發市場活力
7月6日,雨後的蒙山景區涼意陣陣,雖然不是週末,但登山的遊客絡繹不絕。景區內,工人們正忙著修建亭臺,綠化登山步道。
為激發山西旅遊市場主體活力,提升景區景點服務水準,今年年初,山西省政府出臺《2017年山西省旅遊景區(景點)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推進方案》,蒙山景區被確定為山西省149個旅遊景區景點改革創新試點之一。“作為晉源區旅遊景區體制機制改革的先行者,蒙山景區將率先完成改制工作,探索景區所有權、管理權、經營權適度分離,激發市場活力。”晉源區文物旅遊局局長劉會中説。為推進蒙山景區改制,晉源區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積極穩妥、分步實施”的改制原則,大膽實踐,破解難題。改制工作中,該區成立蒙山景區改制工作組,各相關職能部門各司其職,並委託專業評估公司及律師團隊提供全方位跟蹤服務,確保改制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依法依規進行。目前,蒙山景區已完成資産評估,管理公司已註冊登記,董事會、監事會已組建,售檢票系統已升級改造。
隨著蒙山景區改制工作的完成,吸引了山西省內以及北京、上海等地投資公司的興趣。為促進項目落地建設,晉源區出臺營商招商優惠政策——對固定資産投資在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旅遊項目,實行“稅收先徵後返”,即從旅遊企業投産或經營之日起繳納的增值稅、營業稅收入中屬本級地方財政留區部分,按50%比例連續三年返還給旅遊企業;所得稅按“兩免三減”執行,即頭兩年全徵全返,後三年返還50%;土地使用稅中屬本級財政執行全徵全返。所有稅收返還部分必須用於旅遊企業擴大經營。
科學規劃引領 助力全域旅遊
以晉祠景區至天龍山景區、蒙山景區至太山景區、晉陽古城遺址至明太原縣城、長風商務區至晉陽湖為依託,高起點構築晉源區旅遊發展格局;整合西山沿線豐富的人文與自然資源,結合西山城郊森林公園建設、溝域旅遊建設,加強沿線景點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集祈福朝拜、養老養生、休閒度假、山地運動、鄉村民俗體驗為一體的山西省級休閒度假區;引導傳統農業向旅遊觀光、田園藝術、農耕體驗、主題遊樂、科普教育等方向轉變,大力發展生態觀光、花卉苗木、經濟林果、養殖等産業,積極培育一批全市農業旅遊示範點……翻開“晉源區旅遊産業發展戰略規劃”,市場站位、發展定位、發展戰略、發展目標等如何發展全域旅遊的思路一目了然。
根據這一規劃,晉源區將緊抓省、市産業轉型升級的重大機遇,立足區位交通、旅遊資源和市場潛力三大優勢,落實文化活化、極核驅動、溝域經濟、産業融合、全域旅遊五大戰略,發展文化創意、戶外運動、休閒商務、養生度假、宗教體驗、田園鄉情六大産品,打造國內知名旅遊目的地、華北養生避暑度假勝地、太原休閒商務旅遊基地及市民休閒後花園。
七月的晉源,驕陽似火,“晉農之窗”農特産品展銷周、全域旅遊資源優勢産業轉化研討會、文化旅遊推介招商會接連舉行,晉源全域旅遊發展大幕已然拉開。(徐方偉、楊潤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