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經濟 正文

左權縣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互促互贏

發佈時間:2017-08-08 10:03:33 | 來源:山西日報 | 編輯:薛陽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左權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互促互贏

  山西日報訊(記者 白續宏 張謙 通訊員 陳曉文)8月6日一大早,左權縣彥崗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吸收的貧困戶社員趙世軍,又習慣性地來到石佛寺城郊森林公園內,照看春天栽下的樹苗:“每天早上都要過來看看,種樹雖費心,但一個月3000元的工資,能趕上種玉米1年的收入。”趙世軍樂呵呵地告訴記者。

  左權縣將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緊密結合,使貧困群眾在參與林業生態治理、森林資源管護、發展林業産業和生態莊園建設等過程中增加收入,走出了一條農民增收、荒山增綠的生態扶貧新路子。趙世軍和他所在的合作社,正是這一舉措的受益者。左權縣扶貧辦主任竇俊秀表示,到2018年底,左權縣將有5600名貧困人口通過生態建設擺脫貧困。

  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建設有機結合?從去年開始,左權縣就啟動建設了45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要求合作社60%的勞務人員必須是貧困戶,每畝造林投入的45%必須用於貧困戶勞務收入,每家合作社向縣財政專戶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30萬元。目前,全縣有626戶1725名貧困人口以“身股”形式加入合作社,佔到社員總數的68%。今年,左權縣實施荒山造林工程10萬畝。其中,4.7萬多畝造林任務將全部由專業合作社實施,貧困勞動力常年勞務天數佔總工程量的80%以上,入社貧困人員人均收入可達3000元以上。

  不但讓貧困人口參與造林,更要讓他們在生態管護中增加收入。去年以來,左權縣依託國家級公益林管護、省級未成林管護項目,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選聘640人擔任生態護林員,實現了全縣100萬畝有林地和未成林地管護全覆蓋。據介紹,鄉鎮護林員每人每年平均管護工資5600元,城區護林員每人每年管護工資1萬元,全縣每年支出護林工資總額約376萬元。

  圍繞建設“核桃産業大縣”,左權縣今年新發展核桃經濟林2萬畝,實施核桃經濟林提質增效管理10萬畝,惠及全縣80個村14833個貧困戶。在24支390余人的基層技術管理服務隊中,佔總數30%的貧困人口靠技術服務,年人均收入達8000余元。

  同時,左權縣還充分利用宜林荒山和退耕還林地種植灌木經濟林,全縣10個鄉鎮62個村90余貧困戶發展林下間種中藥材1.5萬畝;在50個生態莊園規劃了100個提質增效項目,帶動全縣貧困戶就業540余人,人均收入增長3000元以上。

  左權縣林業局局長巨維榮介紹:“‘十三五’期間,左權縣林業工作80%的任務要擺在扶貧戰線上,林業扶貧攻堅貢獻率要佔到全縣總任務的20%以上;通過生態建設及生態扶貧,全縣森林覆蓋率由35%提高至39%,助推1.2萬人如期脫貧。”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