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煤煙 神清氣爽
位於太原市東山頂上的窯頭與麥坪,是杏花嶺區小返鄉相鄰的兩個小山村。連日來,村民們見面拉呱的總是“煤改氣”。
“我們村的‘煤改氣’入戶管網馬上就鋪完了。”“我們村主管網也鋪設了95%,只等接通入戶子網,280戶人家就能用上清潔能源了。”8月18日,窯頭村黨支部書記王潤全和麥坪村村委委員劉俊生爭相對記者説。
關注“煤改氣”的居民遠不止這兩個村。今年,太原市將完成234個農村9.9萬戶“煤改氣”和56個農村1.6萬戶“煤改電”。
王潤全為此感嘆:“過去,隔上兩三天就掏一次煤渣,鼻子裏、嗓子眼那個嗆,真讓人受不了。冬天一到傍晚,村裏人全在家裏待著,因為外面烏煙瘴氣。‘煤改氣’確實是惠及村民、造福生態的大好事。”
不過,期待歸期待,村民們還是有用氣成本高不高、取暖效果好不好的顧慮。聽説記者還要到東溝村採訪,二人表示希望一起下山“問道取經”。
東溝村于2015年在杏花嶺區率先實現了“煤改氣”,臟亂不見了,污染消失了,村容村貌為之一變。
詹強大爺家有一座230平方米的兩層樓和一個種滿花草、蔬菜的院子。“一年下來,我家現在用氣的費用也就3000多塊錢,以前用煤時總得花7000多塊。還有,以前做飯雖然用煤氣罐,但20天一罐,一年也得1200塊,現在用氣,頂多花600塊。經濟賬好算,但告別煤煙,確實讓人神清氣爽。”聽完詹大爺算賬,王潤全和劉俊生心裏更亮堂了。
尤其是採暖期,燃煤污染成為影響太原大氣品質的首要問題。作為國家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太原市光今年用在燃氣和供電上的補貼就達20億元,以降低農民“煤改氣”“煤改電”成本和運行費用。“調動群眾參與配合改造的積極性,就是要給村民算好經濟賬、環保賬和安全賬。”王潤全和劉俊生掰著指頭給記者計算道:“現在我們村每戶村民只花1900元就能實現‘煤改氣’,而且冬季取暖政府還給補貼2400元。不僅比用煤的開支省了不少,更重要的是減少了污染,保護了生態環境。”
不僅如此,今年除太鋼、二電廠兩個90蒸噸大型供熱站明年完成“煤改氣”外,太原市區範圍內35蒸噸以下、459台分散燃煤採暖鍋爐將全部清零,太原市區內也將全面告別燃煤……這在王潤全看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就是工作的指南和目標。他説,借力好政策,我們一定要把這件好事辦實,實事辦好。(山西日報記者 范珉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