倆學子助家鄉做連翹“大文章”
這個暑期,中北大學學生李傳江和天津醫科大學學生左權回到故鄉安澤縣後,被家鄉脫貧攻堅、轉型發展的熱潮所感染,並感受到了自己在其中應承擔的責任。他們行動起來,運用自己所學,就安澤連翹開發與利用這個題目進行社會調查實踐,希望以此為家鄉脫貧致富貢獻一份力量。
作為山西省定貧困縣的安澤,被稱作“全國連翹生産第一縣”,安澤縣連翹年總産量可達400萬公斤,為全國連翹總産量的四分之一,但似乎一直以來沒有得到人們廣泛關注,連翹資源尚未發揮最大的利用價值。於是,李傳江和左權展開了關於安澤連翹資源開發與利用的社會調查實踐。
他們首先查閱資料和文獻,對連翹的特性及生長環境進行了解,發現安澤的氣候環境總體適宜連翹生長,連翹富含脂類、黃酮類等以及多種氨基酸,藥用價值巨大。他們通過實地調研和與安澤縣林業局工作人員交流,了解到安澤連翹以顆粒飽滿、品質上乘、産量高而著稱,但在目前連翹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情況,制約著其進一步發展:從天氣因素看,連翹在早春開花,如果遭遇倒春寒或花期連雨,連翹花會大面積凋落,造成果實減産;從生長狀況看,野生連翹呈叢狀散生,結果較少;從採摘情況看,如果上一年的連翹欠收,導致缺貨漲價,次年就會出現大規模的“搶青”采收,“搶青”不僅影響入藥效果,而且容易導致減産。
針對存在的實際情況,他們查閱大量資料,借鑒其他資源開發的案例,提出以下建議:大力推廣人工撫育技術,實現可持續發展;加強源頭管護,引導群眾形成科學合理的採摘習慣;拉長拓寬産業鏈,大力進行招商引資、對外合作,提升連翹的附加價值;打造品牌效應,充分發揮國家地理標誌産品這張名片,組織宣傳活動、參與各種合作洽談和農業展會,對品牌進行推廣。
在對連翹資源開發利用進行探索的過程中,兩位學子成長不少。這個暑假的實踐,讓他們對家鄉有了更真切的認知,也有了更深沉的熱愛。(山西晚報記者)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