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圖書館全年無休待君來
太原市圖書館內的“之”字形樓梯,設計巧妙,如龍一般
少兒閱覽室充滿童趣。 本報記者寇寧攝
國慶長假期間,太原市汾河西畔旁人潮涌動,太原市又一所文化新地標——太原市圖書館重新綻放華彩,經過3年的改擴建後,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太原市又多了一個現代化的文化場所,百姓們又擁有了一所“大書房”。在太原市圖書館(注:以下簡稱“太圖”)正式開放之際,本報記者第一時間進行探訪,為你介紹這所集“美貌”與“才華”並存的現代化圖書館。
圖書館原來可以這樣“美”
印象中的圖書館是什麼樣,是書架高聳,圖書林立?是一排排的桌椅板凳,人們安靜地徜徉在書海之中?10月1日,當記者走進太圖後,才終於明白阿根廷詩人博爾赫斯説的那句話,“如果有天堂,那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以全新面貌問世的太圖,驚艷非常。
太原市圖書館,1954年建館,陪伴很多龍城市民走過了半個多世紀……2013年,按照“公共圖書館建設標準”,太原市圖書館在原址進行改擴建,總建築面積由之前的17000平方米擴容到了56000平方米,其目標就是要打造國內一流的圖書館,讓公眾不僅願意走進圖書館看書,還願意把這當成文化會客廳、自己的“大書房”。
當記者站在圖書館整個建築面前時,著實被震撼到,整體造型就像一本打開的書,正以博大的胸懷,歡迎每一位求知若渴的公眾。據工作人員介紹,太圖由中國建築設計院崔愷院士領銜設計,整個場館不僅僅像書,還似溝壑起伏的黃土高坡地貌,寓意文化的厚重和歷史的沉澱。其風格和體量,與毗鄰的山西博物院、山西省地質博物館等文化建築相協調,形成對話和共鳴。
步入圖書館,你聽到最多的就是“哇”這個感嘆詞。確實,新太圖整體氣勢恢弘磅薄。從大廳裏望去,視線寬廣,左邊是自修室區域,右邊是各個功能的圖書展廳。大廳裏設計最巧妙之處,也是走進太圖最令人賞心悅目的一處,就是大廳正對面的“之”字形樓梯。這個樓梯錯落有致,蜿蜒盤旋,很像一條龍,代表了龍城的標誌。工作人員介紹,這樣“之”字形的樓梯還有另外一層含義,那就是“書山有路勤為徑”。樓梯層層相通,能通向不同的區域,漫步其中,也可以感受到太圖的美,感受到現代化場館的魅力所在。
太圖的美還呈現在各個區域。在自習室裏,棕色的木頭桌子泛著濃濃的書卷氣,每個桌面上還配備有典雅的檯燈,讓人倍覺溫暖。為了考慮讀者的舒適度,自習室裏的坐椅從原來簡單的木頭椅子,換成了包海綿的皮墊椅,讓讀者體驗起來更為舒服。
圖書館原來可以這樣“潮”
相比以往圖書館的“中規中矩”而言,改擴建後的太圖館內細節充滿了科技感,也讓太圖這個悠久歷史的文化場館,煥發了新的生命力。
在一層的幼兒閱覽室裏,能看到一個個以大樹為模型打造的書架,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桌椅板凳,就連查詢和借閱圖書的儀器,都是青蛙模樣的卡通造型。最受小朋友歡迎的當數桌面觸摸屏儀器,孩子們坐在桌前,知識觸手可及。還有,智慧型的小機器人,別看它剛剛“上崗”,卻能迅速網羅孩子的心,成為孩子閱讀道路上的領讀者,幫他們回答問題。
孩子的閱讀世界充滿了“驚喜”,大人們的閱讀空間則充滿了安逸、典雅的氛圍。在太圖每個樓層都設有開放的讀書區域,墻邊是書架,各類圖書應有盡有,而身邊就是充滿中式味道、典雅風格、西式簡約等不同風格的桌椅。就像在自己家裏一樣,只要選擇一本喜歡的書,隨處一坐就能盡情閱讀。館長郭欣萍説:“這樣的佈局,就是要讓讀者能隨處可見典雅書房,可聞素蘭馨香。”一如自己書房一般,自如,輕鬆。
在太圖,很多區域都充滿了現代感,比如“創·e空間”,這是為年輕人打造的進行頭腦風暴的地方,創客們可以利用太圖現代化的場所進行會議交談、業務學習等,並且全部免費。而在這個空間裏,充滿了科技元素,既有弧幕影院,還有3D列印區,科技含量杠杠滴。在音樂鑒賞室,太圖配備有3D高保真試聽全系統,實現數字影視播放和音樂鑒賞服務,效果也是一流。
太圖的五層、六層,分別是地方人文館、晉版文獻館、特色文獻、古籍文獻等圖書借閱場館。與以往不同,這些閱覽室都是開放的空間,整個閱覽室充滿古典韻味,讓讀書這件事情從感官的角度上變得更加美好。
圖書館原來可以這樣“好”
讓大眾不僅能體驗紙質書的魅力,也能盡享“書房”“工作室”“機器人服務員”等奇思妙想的文化新奇特。但還有一點特別好,那就是太圖人性化的服務。
●全年365天對外開放
太土實行全年365天對外開放服務模式,外借文獻開放管理,共有60個供讀者閱讀學習、鑒賞交流服務區域。全館應用RFID無線射頻技術和無線網絡全覆蓋。
●24小時自助圖書館
館內和館外設置有24小時自助圖書館,讀者可以憑藉書證進入,同時還有延時服務咖啡書吧和茶書吧。夜間在讀者餐廳開闢通宵自習加簡餐的服務,為學子點亮夜晚的城市書房。
●自修室22點關閉
以往,圖書館都有嚴格的上下班時間,很多讀者覺得這樣不過癮,尤其是在夜晚時分,更是學習的最佳狀態。針對此種情況,太圖把整棟樓的南側打造成了自修室,將自修室的閉關時間延長到了22點整。
●一證在手暢讀無憂
截止到2016年,太圖館藏紙質文獻140萬冊件,其中古籍藏量約10萬冊(善本近萬冊),在全國省會城市中名列前茅。全國縣以上方志收藏6000余種,在全國省會城市圖書館名列第一,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幾個購買《中華再造善本》及其數據庫的圖書館,地方文獻達3萬冊。面對規模如此龐大的館藏,太原市建立了圖書館集群管理平臺,初步建成乙太原市圖書館為中心,縣(市、區)圖書館為分中心,鄉鎮(街道)、社區(村)圖書館為基層站點的公共圖書館四級服務網絡。在太原市公共圖書館實施了總分館制,一證通用,通借通還,數字文獻資源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方便廣大讀者。
10月之後,太原市圖書館翻開了全新的篇章,這也是太原市公共文化服務、太原市文化發展史的新篇章。都説開卷有益,公眾的求知閱讀之路,就從這裡開始吧。(山西晚報記者 孫軼瓊)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