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強化兩新組織黨建堡壘作用
山西日報訊(記者 趙志成 通訊員 靳富軍 段拴虎)近日,元旦剛過,大同市城區大慶路街道山柴社區的服務中心活動室裏,聚集了不少發言踴躍的黨員,他們有的説困難,有的給上級黨組織提建議,有的要認領社區的公益服務項目。他們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特點,非在職黨員。
日前,針對部分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作用發揮不明顯、黨員意識不強的問題,大同市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以幫助無職黨員就業、促進增加收入,幫助“兩新”組織(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招才引智、促進健康發展,幫助“兩新”組織建強黨組織、促進提升水準為主要內容的“三幫三促”專項活動,通過政策引導和激勵措施,鼓勵“兩新”組織主動把黨的旗幟打出來,出臺相關優惠政策,為無職黨員再就業搭建平臺,引導“隱形黨員”“口袋黨員”自覺把黨員身份亮出來,把黨員作用發揮出來。
活動一開始,該市各縣區委組織部聯合非公和社會組織工委、工商、民政、鄉鎮街道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排查摸底。在此基礎上,對供需雙方的意向進行匯總整理,分門別類登記建檔。時機成熟後,組織轄區內非公企業、社會組織和無職黨員舉行就業對接會。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市共有800多名黨員、170多家“兩新”組織登記了就業和用工需求,100多名無職黨員達成就業意向,在提升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水準的同時,幫助無職黨員實現了就業,取得了“雙贏”效果。
2017年以來,該市將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點,從組織覆蓋、投入保障、隊伍建設、活動開展、工作創新等方面持續發力,累計撥付黨費73.2萬元,用於724個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開展活動;為每個非公企業聯合黨支部和社會組織黨支部分別撥付3200元、5000元用於黨建工作。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負責人進行了專題培訓,指導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與街道社區互聯互動,共同開展黨內活動和志願服務活動。同時,將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服務工作從機關單位向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延伸,推動“兩新”組織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努力打造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發展的“紅色引擎”。目前,正常經營的3224家非公企業和1045家社會組織中,黨組織覆蓋率分別達到83.4%和75.6%,居全省前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