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縣農村危房改造助力脫貧攻堅
黃河新聞網忻州訊(喬偉 喬丹)繁峙縣把農村危房改造民生工程和扶貧攻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統一部署安排,夯實責任,精準識別,精準發力,應改盡改,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問題。截止目前,繁峙縣967戶農村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資13528萬元。3494戶農村危險土窯洞改造已全部竣工,完成投資4891.6萬元,已通過竣工驗收3100戶。
農村危房改造項目是保障農村貧困戶住房安全的一項惠民工程,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一環。繁峙縣是國定貧困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達到23867戶,其中危房戶就達6586戶,佔到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27.59%。該縣緊扣摸排準備、選樹樣板、強化監管三個環節,落實四項嚴格,切實保障農村危房(危險土窯洞)改造順利進行,確保脫貧攻堅再戰再勝。
一是全面摸排,精準發力。2016年12月開始,繁峙縣先後組織開展了3次大規模的調查摸底行動,抽調技術骨幹,組成調查組,嚴格排查規範,開展了為期半個月的脫貧攻堅住房安全保障摸排補短專項行動,摸清了農村危房和危險土窯洞的底數。全縣實際存有農村危房7914戶(土窯洞5978戶),其中四類重點戶6586戶(土窯洞3494戶)。在精準摸底的基礎上,制定了《繁峙縣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方案》,及時成立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領導組統籌全縣危房改造工作,由民政局、財政局、國土局、扶貧辦、縣殘聯和13個鄉鎮具體操辦,定期向領導組聽彙報改造情況和進度,領導組根據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危改任務,統籌協調各項工作,使全縣農村危房和危險土窯洞改造工作精準發力、紮實推進。
二是選樹樣板,典型引路。該縣先在光裕堡鄉小李牛村進行了試點試驗,專門聘請省建科院專家對獨立式土窯洞改造進行技術指導。小李牛村15戶危改戶(其中新建4戶,修繕11戶)嚴格按照省專家組編制的《繁峙縣農村危房改造技術指導手冊》要求,實施了危房和危險土窯洞改造建設工程,一個月時間就基本完成了全部改造任務,效果顯著。
針對柏家莊鄉危險土窯洞存量大,危險等級高的現狀,該縣高度重視、積極謀劃,嚴格按技術規範要求組織施工,當年完成危險土窯洞改造429戶,涌現出羅家坪、安樂莊、西介岔等典型村莊,改造後的土窯洞美觀實用,受到專家和群眾一致好評。
三是強化監管,確保成效。面對農村危房改造存量大、任務重的實際情況,繁峙縣從方案的制定到具體實施,始終堅持因地制宜、嚴格監管、科學指導的原則,推進危改戶確認、技術指導、品質監管和竣工驗收等工作,成效明顯。
——嚴格危改戶審批的監督。嚴格執行農村危房改造農戶自願、村委評議公示、鄉鎮審核公示、縣審批確認危改對象的程式,主動接受監督,有效杜絕了濫用職權、關係戶危改的問題。
——嚴格危改房品質監管。專門成立2017年農村危房改造安全品質技術指導小組,按照《繁峙縣農村危房加固改造技術手冊》和相關房屋建設技術規範,定期不定期深入農村進行危房改造的技術指導和建築品質檢查,確保農村危房改造的品質。
——嚴格危改資金的監管。嚴格執行專款專用的政策精神,按照對新建和修繕兩種改造方式實行差異化補助的要求,提高危改資金的使用效益,用967戶的資金,完成了1131戶危改。竣工檢查驗收後,為危改戶實行了直接撥付農戶賬戶的措施,防止截留危改資金。
——嚴格規範驗收,做到一檔一卡。嚴格了拍照、記錄、簽字、會商等驗收程式,同時對驗收合格的危房改造戶建立危改檔案,全縣危改戶全部錄入全國農村危房改造網絡平臺,真正做到了一檔一卡、永久保存、便於查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