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産前篩查 憑身份證就能做
山西晚報3月13日訊 已經懷孕和準備懷孕的準媽媽們注意了!今年,山西省孕婦將繼續享受免費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3月13日,山西省衛生計生委和山西省財政廳聯合下發《2018年山西省免費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對服務對象、服務內容以及辦理的流程等做了詳細要求和規定,全省及各市、縣産前篩查目標任務完成率今年要實現100%。
為防治出生缺陷,今年山西省政府繼續將“為懷孕婦女提供免費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列為6件民生實事之一。山西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的《方案》總結了去年的經驗及不足,在工作流程、服務網絡及職責分工、經費保障及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完善、調整。
《方案》明確,今年,孕婦在做免費産前篩查時,取消了“發放免費服務卡”這個環節。孕婦攜帶居民身份證及複印件即可到採血機構進行血液標本採集。
在服務網絡及職責分工中,明確了無創DNA檢測和産前診斷服務實行區域化管理。山西省衛生計生委成立工作指導組,對全省工作進行統籌安排。各市孕婦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産前篩查與診斷、産前診斷服務實行區域化管理;建立産前診斷機構的市,負責轄區孕婦的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産前篩查與診斷和産前診斷服務;沒有建立産前診斷機構的市所轄孕婦的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産前篩查與診斷和産前診斷服務,原則上由山西省婦幼保健院和山醫大一院産前診斷中心負責。
對於孕婦而言,今年的免費産前篩查及診斷服務補貼標準依舊和去年一樣,産前篩查報銷標準為100元/例;産前篩查高風險孕婦接受産前診斷補助標準1000元/例。不過,在資金撥付方面和去年略有變化。産前診斷經費將由原先的撥付至各市,調整為直接撥付至各産前診斷機構。産前篩查結算標準100元/例,省級不再區分明確血液標本採集、運送、實驗室檢測等各分項目的具體經費標準,由各縣(區)根據自身實際,進行區分明確。
○釋疑
居住在我省6個月以上的流動人口也能享免費服務
免費服務對象有哪些?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懷孕婦女,均為免費服務對象:
1.女方為本省戶籍的;
2.男方為本省戶籍、女方為外省戶籍的;
3.居住在本省6個月以上的流動人口。
免費服務內容有什麼?
1.産前篩查:為妊娠15週到20+6周的孕婦進行21-三體綜合徵、18-三體綜合徵和神經管缺陷血清生化免疫篩查。
2.産前診斷:通過産科系統超聲檢查或羊水臍帶血培養的染色體分析等方式,為産前篩查結果高風險的孕婦提供産前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診斷。具體包括:(1)針對産前篩查神經管缺陷高風險的孕婦,提供産科系統超聲診斷。(2)針對産前篩查21-三體綜合徵、18-三體綜合徵高風險的孕婦,提供羊膜腔穿刺術、胎兒細胞培養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或染色體非整倍體快速診斷。孕婦自願選擇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産前篩查與診斷等其它方法的,按標準給予報銷。
如何享受免費診斷服務?
在山西省提供孕産婦保健服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內,孕婦每孕次享受一次免費産前篩查服務,高風險孕婦每孕次享受一次免費産前診斷服務。免費服務標準為:産前篩查100元/人,産前診斷1000元/人。
需再次接受檢查或超出免費服務項目的,可在醫生指導下自費接受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血常規、尿常規、凝血系列、肝腎功能、心電圖、乙肝五項、丙肝、艾滋病和梅毒檢測等孕期常規檢查項目不列入免費服務範圍。
在山西省外醫療機構自費進行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後能否享受報銷?
在山西省外醫療衛生機構自費進行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的本省戶籍流動人口,可由孕婦本人(或委託代理人)攜帶本人(或本人及代理人)居民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男方為本省戶籍、女方為外省戶籍的,另需攜帶結婚證及複印件)、診療病歷本、檢測診斷報告單原件及複印件和醫療機構出具的發票,分別到戶籍所在地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指定的産前診斷機構按照免費服務項目和經費結算標準審核報銷産前篩查和産前診斷費用。産前篩查費用,由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予以直接審核報銷;無創DNA檢測和産前診斷費用,由戶籍所在地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或婦幼保健機構)出具轉診報銷單,到指定的産前診斷機構進行報銷,並反饋給孕婦。
篩查結果為高風險時怎麼辦?
孕婦通過産前篩查被確定為高風險時,所在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會及時通知孕婦本人。孕婦要主動到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領取轉診單,前往産前診斷機構進一步接受産前診斷服務(享受免費産科系統超聲診斷或羊膜腔穿刺術、胎兒細胞培養的染色體核型分析或染色體非整倍體快速診斷等)。
如果高風險孕婦自願選擇進行外周血胎兒游離DNA産前篩查與診斷服務的,財政按1000元/人的標準給予補助,其他費用自理。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