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啟動
原標題:我省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啟動
山西日報訊(記者 趙建軍)4月17日,山西日報記者從山西省扶貧辦獲悉,由山西省扶貧辦外資辦公室實施的亞行貸款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已啟動實施,目前各項工作正健步推進。據悉,該項目填補了國際金融組織在我國農業扶貧領域包容性商業項目的空白,標誌著亞行在中國的首個農業包容性商業試點項目進入實施階段。
山西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是首個使用主權貸款,支持中小農企試行包容性商業機制,為貧困人口創造更多就業機會的亞行貸款項目。項目以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減少農村貧困人口為目標,通過區域性特色優勢農業産業龍頭企業包容性商業孵化和農業全産業鏈建設,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穩定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其主要特點:一是引入包容性商業模式,培育和孵化有發展潛力及運營健康的企業,在保障企業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通過建立和完善精準的帶貧減貧機制,將貧困人口納入産業鏈中,實現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二是引入農業價值鏈分析方法,通過對價值鏈各個環節及上下游合作方之間關聯性分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為企業發展提出建議,引導企業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延伸産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脫貧鏈,帶動貧困人口增加收入。
記者了解到,山西包容性農業産業融合發展項目總投資10.33億元,涉及運城、臨汾、長治、晉中、呂梁、大同等6市17縣(區),其中10個是貧困縣,涉及19個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村專業合作社。項目實施後,通過打造和強化畜禽養殖、幹鮮果、小雜糧、食用菌、中藥材、蔬菜、冷鏈物流等7類特色農業産業鏈,可直接帶動原料供應和養殖戶約4.5萬戶,間接帶動農戶參與項目上下游約7.2萬戶。
山西省扶貧辦外資扶貧項目管理辦公室主任楊民表示,項目對於推動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提高農業效益,激發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將産生積極影響。對於發揮我省特色農業資源優勢,推進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