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天鎮縣:引導社會力量激發脫貧攻堅內生動力
國際在線山西頻道報道:近日,山西錦林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來到大同市天鎮縣米薪關鎮西陽坡村,為西陽坡村村民帶來了米麵糧油等生活物資和貧困戶期盼已久的定心丸“黃芪標準化種植合同書”。這一紙合同讓村民撂荒的坡糧地派上了用場。西陽坡村村民既有租地收入又有勞務收入,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
天鎮縣米薪關鎮西陽坡村土地承包種植黃芪會議現場
目前,錦林農業在天鎮縣米薪關鎮的西陽坡村和下陰山村共簽訂種植合同177戶,流轉土地4千余畝。農民在獲得土地流轉收益後還可以在企業打工,用工收入為人均8000元左右。此外,該企業還在趙家溝鄉舍科村、趙家溝村、柳子堡村、盆井村總共流轉土地2萬畝,在南河堡鄉沙溝寺村流轉土地4千畝,涉及貧困戶400多戶,老百姓用工月收入為2500元到3000元。企業用工包括前期種植,第二年拔草撿石頭,第三年、第四年採種子,以及五年中的看護等等。錦林農業計劃在天鎮縣投資1.5億,種植黃芪50000畝。公司致力於以安瑞集團正北黃芪種植為龍頭的農業産業化建設,多方位、多層次地推動“農業産業化”進程。
據介紹,農村脫貧解困最重要的應是結合農業因地制宜,做到短期脫貧、長期致富。一味地給錢給物只是權宜之計,讓貧困群眾通過誠實勞動獲取社會幫扶,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才是扶貧的長久之計。轉變扶貧方式,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這是天鎮縣眾多社會力量和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扶貧的重大突破,使得脫貧致富真正具有可持續性。
據了解,天鎮縣在脫貧攻堅戰中,始終堅持“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多方參與、群眾受益”的工作機制,積極整合社會力量和非公有制經濟參與扶貧,實現由“一花獨秀”到“萬紫千紅”的轉變,形成全社會合力扶貧攻堅的強大大氣場。天鎮縣整合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公益組織、愛心人士等各類資源積極參與幫扶,開展特色扶貧行動。天鎮縣著力提高貧困農民科技水準和勞動技能,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開展農業新科技、新技術巡迴下鄉宣傳諮詢活動,請農業技術人員到田間現場示範講解,真正把科技和信息送到田間地頭,深受農民歡迎。同時,天鎮縣對重點鄉鎮、重點村開展幹部培訓和農業科技明白人、科技致富帶頭人的培訓工作,共開展科技培訓8(場)次,培訓人員4500多人。(文/圖 石良 編輯 梁學武)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