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板棗生産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原標題:稷山板棗生産系統入選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
在日前國家農業農村部公佈的36個第二批中國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預備名單中,稷山板棗名列其中。截至目前,稷山板棗園區內有1.7萬多棵千年以上樹齡的古棗樹存活。2017年,稷山板棗生産系統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
稷山板棗生産系統位於該縣城郊5萬畝板棗觀光園內,主要分佈在稷峰鎮和化峪鎮的16個村。該生産系統由生産文化、飲食文化、棗饃文化、古樹文化、民風民俗文化等組成,構成了獨特的水源涵養、水土保持、防風固沙的旱地利用系統,創造了種類繁多、特色明顯、經濟與生態價值高度統一的傳統農業生産系統,成為非常寶貴的農業文化遺産。
據介紹,稷山縣千年以上古板棗樹約1.75萬株,五百年以上古板棗樹約5萬株。目前,該縣棗樹栽植面積15.3萬畝,其中挂果面積10萬畝,有6.5萬農民從事板棗種植業。全縣板棗總産量5000萬公斤,總産值6.3億元,板棗相關産業總産值10億元以上。1957年,稷山板棗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韓國等10余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稷山縣連續開展了8屆板棗文化活動節和“中國板棗行”大型推介活動,出臺了《稷山板棗傳統生産管理辦法》,招商引進板棗深加工企業,合作開發“中華國棗”;編撰出版《中國稷山板棗志》;培養打造了一支具有傳承保護能力、創新發展理念的新時代板棗産業團隊。(山西日報記者 王荔 通訊員 楊明有 王利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