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晉春光好 春耕備耕忙】大同全方位推動八大特色農業産業振興
計劃2022年全産業鏈産值達到200億元以上
人勤春來早,謀劃開新局。經過一個冬天的醞釀,在前期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大同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八大特色農業産業振興大會日前召開。圍繞全方位推動農業農村高品質發展目標,全面實施“特”“優”戰略,大同市將全方位推動黃花、畜牧、設施蔬菜、有機旱作(雜糧)、中藥材(黃芪)、食用菌、杏果、農文旅融合八大特色農業産業振興。
大同是特色農業大市,其中八大特色農業産業有著悠久的種植傳統和潛力優勢。如何聚力促進農業穩産增産、農民穩步增收、農村和諧安寧,該市審時度勢,突出“穩”的基調,堅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用好雁門關農牧交錯帶示範區、有機旱作農業示範區和國際陸港“北肉”平臺“三塊金字招牌”,以拳頭産品為內核,以推行鏈長制為抓手,促進全要素集聚、全鏈條增值、全産業融合,力爭用五年時間使全市特色産業有大的突破。“以綠色、有機、低碳理念引領農業,用市場化、工業化、標準化思路發展農業,以八大特色農業産業振興為主線,以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為目標,牢牢守住穩糧保供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走好穩農與強農相輔相成的鄉村振興特色發展之路。”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龔孟建指出,計劃2022年全市八大特色農業産業全産業鏈産值要達到200億元以上,帶動農民戶均增收1200元,真正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
今年,該市圍繞八大特色農業産業謀劃實施188個項目,規劃總投資215.4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75.6億元。黃花種植面積穩定在26.5萬畝,總産量達到17萬噸,全産業鏈産值突破40億元;肉、蛋、奶産量分別達到24.3萬噸、8.6萬噸、39.7萬噸,飼草種植面積達到56萬畝以上,北肉冷鏈進出口加工産業園年産肉製品達到20萬噸;設施蔬菜總面積穩定在9萬畝,産值達到13億元;新發展有機旱作農業50萬畝,高標準創建桑幹河沿線10萬畝有機旱作農業高品質發展示範區,雜糧種植面積達到200萬畝,加工轉化率達到45%;黃芪種植面積達到36萬畝,産量突破4000噸;生産食用菌菌袋達到3200萬袋,産值3.3億元;水果産量達到8萬噸,改良嫁接西梅品種1000畝;鄉村旅遊營業收入達到3.5億元。(山西日報 記者趙志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