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三晉要聞 正文

周建民 堅守初心傳承工匠精神 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發佈時間:2022-03-22 09:38:02 | 來源:山西晚報 | 責編:李勝蘭

  引言

  不用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觀、耳聽和手感,周建民做出的量具精度極高,基本上都在微米級。微米級可能太抽象,具體點説就是頭髮絲直徑的1/60。

  打磨、鑽孔、拋光一套動作整整重復了39年,經手的16000余件微米級量具沒有出現一件品質問題,小改小革等工藝創新項目完成1100余個,擁有實用新型專利13項。

  3月18日,山西晚報記者探訪了我省首位榮獲2021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的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周建民。

  周建民的工作室裏,兩張锃亮的鑄鐵工作臺上,錯落有致地擺放著正弦規、方箱、千分表等各式量具生産檢測的工具。

  在研磨板上先擦一層煤油,撒上白色金剛砂,均勻鋪開直到砂粒不可見,然後拿起一個測量塊,用大拇指按住,來回研磨……説實話,這番操作並沒有激發山西晚報記者對“大國工匠”的敬意。不過,隨著採訪的深入,記者總會情不自禁地豎起大拇指。

  實踐中探索,催生“周建民操作法”

  量具是産品的“先行官”,周建民生産的專用量具,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準。量具不精準,便不能生産出合格的産品,“做量具比繡花還細。”周建民説。一套量具的生産,從前期車、銑、刨等粗加工,到熱處理階段,再到後期研磨裝配等精加工,複雜的要花費兩三個月時間,最簡單的也需要一週。“工藝的流程編排特別重要,操作順序稍有差池,做一半就廢了,可以説我就是在跟毫釐較勁。要説有什麼訣竅,我認為沒有捷徑,就是多練。”周建民説。

  完成了研磨的測量塊要接受檢測。周建民先對測量塊正面和左右45度面進行透光試驗,表面光滑平整;將其輕輕插入卡規,緩慢反向轉動,隨後輕輕一磕,測量塊掉落手中;立即將其貼近耳邊,測量塊在取出卡規時無聲響。“尺寸很好,這活兒成了!”周建民自信地説。“在研製中,用多少研磨劑、來回研磨幾次、手用多大勁兒,這些,在我心裏都有數。”

  除了精益求精,周建民還會在工作中不斷提出新的想法並加以實踐。

  1982年,19歲的周建民以技校專業課第一的成績考入當時的淮海工業集團——惠豐機械廠。作為全校第一名,周建民有一個“特權”,就是可以優先選擇在哪個車間工作、學習哪個工種。

  周建民回憶説:“我想都沒想就選了當時的工模具車間,這個車間工人的技術水準是全廠公認最高的。”幹活的時候,周建民喜歡不斷地琢磨思考。他想:“這些每天接觸的零配件,一直都靠人工打磨,能不能借助機器實現更快更好的生産?這樣既提高了效率,也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去幹別的事情。”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周建民晚上下班回到家就仔細研讀相關書籍。一張張筆記的勾畫、一次次實驗的積累,終於讓周建民成功摸索出提高零件生産的辦法——周建民專用量具高效加工檢測法。在隨後的工作中,他又系統了解了車、銑、鏜、磨、刨、數控等不同設備的性能和操作方法,儲備了大量有關量具方面的專業知識。

  在周建民的工作室門口,放著一套導彈全形規,用來在導彈總裝完成後,檢測其外形各段同軸度要求是否達標。在1米的長度內,全形規的各內套偏移量要求為一張A4紙厚度的1/7。“相當於開車跑1000公里,偏差不能超過1米。”周建民説。

  然而,這套全形規的製作過程卻一波三折:工廠的設備小,無法加工大型量規;外協加工有技術要求,進度也慢。“我們只能硬著頭皮自己幹了!”周建民和工友一次次下到零下40攝氏度的冷庫裏,摸索不同錐度、不同壁厚材料的內縮規律,第一次將“冷熱配合法”應用於大型全形規的裝備中,最終研製成功。

  在反復探索中,周建民成長為技術大拿,先後總結提煉出“冷熱配合法”“三要訣加工法”“基準轉換法”“油膜柔性芯軸法”“半球加工法”等三四十種獨特高效的操作方法,這些方法被淮海集團命名為“周建民操作法”,在山西軍工行業還是第一次。

  極致追求,創造“周氏精度”

  工作中,周建民追求精益求精。正是這種對極致的追求,讓他創造了精度達到頭髮絲直徑1/60的“周氏精度”。

  一次,公司生産調度找到周建民,説有個重點項目的量具部件太薄,極易發生變形,讓他想想辦法。很多人勸周建民説,“這活兒幹不成,千萬別攬麻煩。”但周建民還是接下了任務。他研究後得出結論:機器鬧不成的,那就純手工來弄。

  如今,高精密的數控車床越來越先進,在“製造”向“智造”的轉換過程中,手工的意義愈加凸顯。很多量具部件較薄,數控切削容易導致變形,而手工操作有克服變形的最大優勢。“這對手的力度感和穩定性要求很高,稍不留意就會導致尺寸超差。”周建民説,既要保證尺寸、對稱度,又要把握一絲一毫的細節變化。

  在當時的條件下,沒有任何資料可以查閱,沒有任何經驗可以借鑒,周建民只能依靠自己。憑藉多年練就的經驗,他開始與微米級“對話”,嘗試對量具進行手工研磨。一點點消化,一步步計算,光是量具的單件生産,就準備了一個星期。

  當時正值三伏天,高溫難耐,為了保證量具組裝的位置度要求,他將量具裝在一個方箱上,100多斤的方箱每翻動一次,都會大汗淋漓。他在窄矮的木板房間裏,伴隨著頭頂上老舊吊扇的吱吱聲,忍受著蚊蟲的叮咬,細心加工研磨著工件,一絲一毫地向設計尺寸靠近。三天三夜,他沒有離開工房,餓了吃包速食麵,睏了就趴在工案上打個盹。第四天,周建民加工出的量具一次性通過精密檢測,幾百萬元的高精密進口設備幹不了的活,就這樣被他用手“拿下”。

  隨後,周建民投入到電磁槍的研製中。

  兩米多長的槍體,超深孔加工,這個堪稱行業老大難,也是周建民從業以來遇到的技能大考。尋求了國內在深孔加工中富有經驗的廠家,但都被告知沒有辦法後,周建民又一次扛下了所有!原先的鉸孔方式需要升級改進,近一年的時間裏,他和他的團隊都是在創新、失敗、再創新的循環中度過。多次試驗最終確定以磨代鉸、單件留量、整體成型的方案措施。

  功夫不負有心人,周建民終於解決了零件超深孔加工這個世界性的難題,為強我國防獻上了技能工人最好的禮物。

  進廠至今,周建民共完成萬餘套專用量具的加工,沒有出現一次品質問題,成為山西省榮獲中國品質獎個人提名獎的第一人。現在,追求極致已經融入周建民的血液中,成了一種工作習慣。

  2011年,周建民技能大師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全國首批50個、山西省第一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周建民也被譽為“為導彈製造標準的人”。

  創新實踐,一線工人也能大有所為

  “工人身處一線,從事看似簡單重復的生産活動,其實在創新方面同樣大有所為。這句話説到了我們工匠人的心坎上,更為我們下一步工作實踐指明瞭方向。作為軍工企業的技能工人,只有投身創新,才能推動軍品品質接續攀升!”周建民一席話,讓工友們熱血沸騰。

  説到技能創新對軍品品質的提升作用,周建民打開了話匣子。前些日子,他在一線調研發現,某型軍品的一個彈簧需要在壓縮狀態下安裝,安裝完畢後再將彈簧恢復。傳統的安裝方法是先用線把彈簧綁起來,安裝後將線剪斷,費時費力不説,還會留下線頭、細毛等多餘物,影響軍品品質。

  針對彈簧安裝難題,周建民和工友們一起進行創新。最終,他們成功研製出一套輔助工具,成本只有十幾元,安裝彈簧時省時省力,不僅可以反復使用,更重要的是沒有多餘物,軍品品質得到提升。

  還有一位工友找到周建民,訴説了自己遇到的技術難題——某型裝備配件比較特殊,需要在一個圓環內壁打一個不穿透的圓孔,由於原件較小,無法從裏面打孔。工友在實踐中,通常是先在外側打孔穿透後,再將圓孔外側封堵,工序麻煩不説,打穿後封孔影響了配件的整體性。了解情況後,周建民帶領工友研發了一種能拐彎的鑽孔機,鑽進圓環內部打出了不穿透的圓孔,工序簡單了、能耗降低了,配件品質也提升了。

  工作至今,周建民解決了國家重點高新項目量具技術難題50多個,還對專用量具進行改造,生産了15套合格工裝,將耐用度提高了30多倍,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創造了行業內多個“第一”。

  “毫不誇張地説,軍工企業産品設計部門的研發成果,最終實現離不開技能工人的創新。即使是傳統的武器裝備,一個加工工藝的改變,也會帶來軍品品質的提升。”周建民説道,他現在除了保質保量完成本職工作外,業餘時間主要收集整理自己的技術經驗,以便更好地傳承下去。(山西晚報記者 張文舉 通訊員 王瑞)

  

友情連結

        山西省人民政府|新華網山西頻道|人民網山西頻道|央廣網山西頻道|中國新聞網山西頻道|山西網絡廣播電視臺|山西日報|太原日報 

  太原廣播電視臺|山西晚報|太原晚報|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