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觀察|Observe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將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編輯: 何婧 | 時間: 2025-10-12 11:24:42 | 來源: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海峽飛虹專稿 |
賴清德10月10日發表任內第二個所謂“雙十”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妄圖“以武謀獨”、“倚外謀獨”、擴軍備戰,恐將推高臺海緊張態勢,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終戰”錯誤史觀遭各界痛批。 賴清德再提“終戰80週年”,歪曲二戰歷史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 在兩岸共同慶祝與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日子裏,賴清德當局不僅冷漠以對,甚至為日本侵略者塗脂抹粉。 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紀念日,對中華民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賴清德在當天發表臉書以“終戰紀念日”稱呼這個偉大的日子,還叫囂所謂“有日本才有台灣”論述,為了媚日賴清德刻意淡化日本暴行,這種“舔日賣臺”的做法引發兩岸的強烈聲討。 馬英九痛批其“為了媚日遺忘先人的屈辱與犧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其用“終戰”形容抗戰勝利是恥辱。 賴清德避談台灣光復,卻親自參加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逝世81週年追思會,並鼓吹“臺日一家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期謀求臺日的深度勾連。
賴清德渲染所謂“大陸威脅”,鼓噪“民主對抗威權”,無底線貼靠外部勢力引質疑。 賴清德自上臺以來,一直採取“跪美媚日”“抗中謀獨”政策路線。 就在不久前,台灣農産品訪問團在美國與美方業者簽署意向書,承諾4年內採購逾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10億元)的農産品。 有島內輿論抨擊,賴清德當局是將此作為“貢品”獻美,只會進一步掏空台灣。 越來越多的事實讓台灣民眾認識到,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利益優先”。 民進黨當局以民眾福祉和島內經濟前景為代價對美獻媚輸誠,最終難逃台灣被美國吃幹榨盡的結局。在近期特朗普政府策略性調整“以臺制華”手段與力道及島內“疑美”“反賴”氛圍發酵大背景下,賴清德當局更是將“擁抱日本”當“救命稻草”。 2025年3月,聘用日本自衛隊前統合幕僚長岩崎茂擔任政務顧問以謀求與日加強勾連。 同時,派遣多層級、多組合參訪團竄日進行勾連。 蔡英文2025年9月以“私人行程”名義竄日。 日前,賴清德、蔡英文等第一時間高調向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表示祝賀,並動用全部宣傳手段大肆鼓吹日本“親臺路線抬頭”。
賴清德高調宣揚擴軍備戰,充分暴露其冥頑不化的“麻煩製作者”“危險製造者”“戰爭製造者”本性。 賴清德提出加速打造所謂“台灣之盾”,稱今年底將提出防務特別預算,明年的防備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台灣GDP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5%。 賴清德叫囂所謂“建構台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與先進國家軍工産業合作”等“以武謀獨”“倚外謀獨”策略,其所言所行只會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加重台灣民眾負擔,葬送台灣經濟命脈和發展前景,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錯誤研判及應對島內外形勢,完全是從自身私利出發的狹隘邏輯,已嚴重偏離當前國際形勢及臺海關係大勢,並嚴重偏離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與台灣民眾的切實需求。賴清德的荒誕言論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改變不了台灣屬於中國的國際社會共識,阻擋不了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賴清德的錯誤言論及卑微之姿不僅使其徹底喪失決策自主權,淪為美西方政治圖利工具,還將令其喪失島內民意的信任與支持,淪為背叛民族的歷史罪人。(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研究員 楊晶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