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Observe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將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10月10日發表任內第二個所謂“雙十”講話,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妄圖“以武謀獨”、“倚外謀獨”、擴軍備戰,恐將推高臺海緊張態勢,嚴重損害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終戰”錯誤史觀遭各界痛批。 賴清德再提“終戰80週年”,歪曲二戰歷史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 在兩岸共同慶祝與紀念抗戰勝利的偉大日子裏,賴清德當局不僅冷漠以對,甚至為日本侵略者塗脂抹粉。 8月15日是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紀念日,對中華民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賴清德在當天發表臉書以“終戰紀念日”稱呼這個偉大的日子,還叫囂所謂“有日本才有台灣”論述,為了媚日賴清德刻意淡化日本暴行,這種“舔日賣臺”的做法引發兩岸的強烈聲討。 馬英九痛批其“為了媚日遺忘先人的屈辱與犧牲”。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批其用“終戰”形容抗戰勝利是恥辱。 賴清德避談台灣光復,卻親自參加日本技師八田與一逝世81週年追思會,並鼓吹“臺日一家親”“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以期謀求臺日的深度勾連。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將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_fororder_搜狗截圖20251012110608_副本

 

賴清德渲染所謂“大陸威脅”,鼓噪“民主對抗威權”,無底線貼靠外部勢力引質疑。 賴清德自上臺以來,一直採取“跪美媚日”“抗中謀獨”政策路線。 就在不久前,台灣農産品訪問團在美國與美方業者簽署意向書,承諾4年內採購逾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10億元)的農産品。 有島內輿論抨擊,賴清德當局是將此作為“貢品”獻美,只會進一步掏空台灣。 越來越多的事實讓台灣民眾認識到,美國奉行的永遠是“美國利益優先”。 民進黨當局以民眾福祉和島內經濟前景為代價對美獻媚輸誠,最終難逃台灣被美國吃幹榨盡的結局。在近期特朗普政府策略性調整“以臺制華”手段與力道及島內“疑美”“反賴”氛圍發酵大背景下,賴清德當局更是將“擁抱日本”當“救命稻草”。 2025年3月,聘用日本自衛隊前統合幕僚長岩崎茂擔任政務顧問以謀求與日加強勾連。 同時,派遣多層級、多組合參訪團竄日進行勾連。 蔡英文2025年9月以“私人行程”名義竄日。 日前,賴清德、蔡英文等第一時間高調向新任日本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表示祝賀,並動用全部宣傳手段大肆鼓吹日本“親臺路線抬頭”。

 

賴清德高調宣揚擴軍備戰,充分暴露其冥頑不化的“麻煩製作者”“危險製造者”“戰爭製造者”本性。 賴清德提出加速打造所謂“台灣之盾”,稱今年底將提出防務特別預算,明年的防備預算,按照北約標準,將超過台灣GDP3%,並且也會在2030年前,達到GDP5%。 賴清德叫囂所謂“建構台灣分層防禦、高度感知、有效攔截的嚴密防空系統”,“與先進國家軍工産業合作”等“以武謀獨”“倚外謀獨”策略,其所言所行只會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加重台灣民眾負擔,葬送台灣經濟命脈和發展前景,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將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_fororder_2_副本

 

賴清德錯誤研判及應對島內外形勢,完全是從自身私利出發的狹隘邏輯,已嚴重偏離當前國際形勢及臺海關係大勢,並嚴重偏離中華民族的共同利益與台灣民眾的切實需求。賴清德的荒誕言論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改變不了台灣屬於中國的國際社會共識,阻擋不了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賴清德的錯誤言論及卑微之姿不僅使其徹底喪失決策自主權,淪為美西方政治圖利工具,還將令其喪失島內民意的信任與支持,淪為背叛民族的歷史罪人。(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研究員 楊晶華)

“台灣老百姓要的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利益福祉的提升保障”

2023-11-28

據臺媒報道,近日台灣地區雲林縣虎尾鎮虎尾空軍基地傳出被列為台灣6個“魚叉”導彈基地之一。虎尾鎮長丁學忠在一公路旁設立一面廣告牌,上面寫著“堅決反對魚叉導彈基地設置在虎尾”。丁學忠稱,很多當地民眾在他的社交媒體上發信息請求“一定要抗爭到底”。

 

“台獨”就意味著戰爭。越來越多台灣民眾看清民進黨當局企圖“以武謀獨”只會將台灣推向戰火,他們紛紛站出來呼籲反戰。

 

“台灣老百姓要的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利益福祉的提升保障”

 

26日上午,在台北和高雄,許多台灣民眾發起和平止戰快閃活動。他們手舉 “兩岸一中,守護和平”字牌以及“臺海和平、社會公平”布幅參與遊行。勞動黨高雄市第八選區“立委”候選人、來自雲南的陸配湛秀英在現場講話時表示:看到俄烏戰爭、巴以衝突下生靈涂炭的慘況,美國與台灣地區一些無良政客,要台灣打城鎮戰、把台灣作為戰場,“我們堅決反對。我們當家長的不要我們的孩子為美國打代理人戰爭,也拒絕讓我們的孩子充當‘台獨’的炮灰。”湛秀英指出,兩岸人民有共同的血脈、語言、文化與歷史,兩岸婚姻家庭已經超過35萬對,兩岸是一家,家和萬事興!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兩岸唯有和平,百姓才能夠更幸福地生活。

 

“台灣老百姓要的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利益福祉的提升保障”

 

近期,為配合民進黨當局延長義務兵役至1年政策,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推出所謂“就學服役3+1方案”,卻在島內遇冷,全臺僅46名學生申請,多數高校申請人數挂零。另據統計,去年台灣志願兵提前退役人數達4066人,創下新高,其中以“生涯規劃”為申請理由的人數最多。此外,台灣年輕人不想當兵的五大理由第一條正是“不想打仗”。

 

自從賴清德與蕭美琴搭檔參選2024台灣地區領導人以來,“賴蕭配”立即被島內媒體冠名為“獨獨配”,認為這樣的“雙獨組合”會讓臺海更加不安全。蕭美琴長期密切服務美在臺戰略利益,積極參與“台灣防務改革工作”,包括推動台灣採購更多武器,這與賴清德主張的“全民皆兵”“備戰以避戰”不謀而合。“賴蕭配”這樣的“獨Plus”組合如若當選,將成為無底線“賣臺媚美”的“最聽美組合”,把“害臺毀臺”演繹到新高度。有島內網友直言,“‘雙獨’上臺,將是台灣老百姓的災難”“兒孫在美的賴清德、母親是美國人的蕭美琴,美國阿公配上美國女兒搭檔,好怕台灣會被這種組合給賣掉”“(島內)年輕人恐怕要被推上戰場了”…… 

 

“台灣老百姓要的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利益福祉的提升保障”

 

對於“賴蕭配”這樣的雙份“獨”藥所帶來的危害,有兩家臺媒發表評論時不約而同用到“萬劫不復”一詞。台灣“風傳媒”日前刊發評論文章《選民應唾棄會挑起兩岸戰爭的候選人》表示,島內民眾對於“賴蕭配”憂心忡忡,擔心如果賴清德、蕭美琴雙“獨”上臺,台灣將陷於萬劫不復;台灣《新生報》日前刊發評論説:台灣老百姓要的不是一場以台灣前途命運為賭注的政治豪賭,而是和平安定的生活和利益福祉的提升保障。“賴蕭配”這樣的雙份“獨”藥只會背棄台灣民眾的期盼,賣臺利益、毒害和平,將台灣社會推入萬劫不復!(作者:左鎮) 

展開全文

“雙十”這場秀,藏不住賴清德的心虛

2025-10-11

賴清德在今年所謂“雙十”講話中,試圖把自己包裝成“民主守護者”和“經濟建設者”。他高調宣稱台灣經濟成長“亞洲第一”,描繪所謂“AI新十大建設”,並在臺海問題上刻意製造“威脅論”,宣稱要打造“台灣之盾”、擴充軍費、強化防務體系。與此同時,他閉口不談政府救災不力,卻稱讚花蓮災後自發救援的“鏟子超人”體現了“台灣精神”,將民眾自救美化為“官方政績”。然而,這篇數千字的講話,實質內容卻乏善可陳——經濟數字堆砌成虛假繁榮,強硬口號掩蓋安全焦慮,民意只被當作修辭點綴。

 

賴清德的“技術型”吹噓很快迎來了打臉。“被‘大罷免’撕裂的台灣社會、被‘去中化’激化的戰爭機率、被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被‘關稅談判’有可能會犧牲的台灣未來”,同場發言的韓國瑜用這幾個“隱形堰塞湖”的比喻,澆滅了賴清德自導自演的政治秀。這些都是賴清德不願面對的真問題。他不去談臺海風險如何化解,不去講經濟結構怎麼調整,不去反思社會分裂為何加劇,只是不斷地“包裝”,把問題説成希望,把危機説成進步,甚至把群眾的不安説成“團結的力量”。

 

所謂“台灣之盾”,只是昂貴的幻象;所謂“團結”,不過是黨派對立下的虛假敘事。賴清德競選時提出的“桃竹苗大矽谷計劃”的進度現在為零,所謂“AI新十大建設”更是不知何時才能看到實效。“鏟子超人”言論更是諷刺,那些在馬太鞍溪堰塞湖災情後,自發穿著雨鞋、拿起鏟子、不遠千里前去馳援受災鄉親的“鏟子超人”,也成為賴清德演説中的煽情道具,被用以強調“社會韌性”。台灣民眾的善良和勇敢本值得尊敬,但賴清德把他們的自救變成政績,充斥著貪功塞責的虛偽。

 

在兩岸問題上,賴清德繼續玩“話術遊戲”,顛倒黑白、挑戰法理。《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歷史文件早已明確規定,日本必須歸還從中國竊取的包括台灣、澎湖列島在內的所有領土。這是中國對台灣擁有主權的國際法依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成果。而賴清德卻試圖用日本右翼的“終戰敘事”取代中國抗戰勝利的史實,以模糊台灣回歸中國的歷史進程。賴清德還公然挑戰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權威,妄圖以“中國不能代表台灣”的謬論撼動國際共識,蓄意對抗戰後國際秩序,進行政治冒險。

 

賴清德宣稱要打造所謂“台灣之盾”,還要比照以色列“鐵穹系統”,並且將軍費拉高到GDP的3%,甚至5%。這種説法聽起來氣勢很大,其實是讓全台灣為他的冥頑不化和政治操弄買單。以“威脅”塑造認同,以“對抗”維持團結,這是近年來民進黨慣用的政治動員燃料。實質上,這是強迫台灣社會在心理上與戰爭共存,在“買安全感”的惡性循環中不斷沉淪,全然不顧美國在軍購過程中漫天要價,更不管民眾迫切的民生訴求。

 

賴清德的“雙十”演講看似高調,其實充滿焦慮。他用漂亮話語掩蓋空虛,用對抗大陸掩蓋無力,用虛構的“精神”安慰自己。賴清德講話時的冷清場面——廣場空位密布,民眾反應冷淡——也與他高喊的“團結台灣”形成鮮明對比,更讓賴當局的無能暴露無遺。歷史最終會證明,嘴上的“台灣之盾”,終究擋不住歷史車輪滾滾向前。大陸的綜合實力、民眾向心力、國際地位都在持續上升,越來越多台灣民眾希望臺海和平,“倚外謀獨”、抗拒統一,註定會失敗。

 

人心所向業已昭示大義。儘管民進黨當局各種設限、百般阻撓,但2024年臺赴陸游客仍佔臺出境旅遊總人次的16.4%,大陸穩居第二大目的地;臺生報考大陸高校人數熱度不減;兩岸婚姻、就業、創業合作持續增加。這些事實已然證明,越來越多的台灣同胞認識到,只有推動兩岸關係健康發展,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與尊嚴。賴清德若真關心“世世代代的安身立命”,就該看到這一趨勢,而非以政治操弄製造隔閡。

展開全文

謀“獨”挑釁是臺海和平的最大威脅——評賴清德“雙十”講話

2025-10-11

新華社記者

 

賴清德10日在台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其中涉兩岸關係內容頑固堅持“台獨”立場,繼續渲染所謂“大陸威脅”,充斥對抗企圖,違背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歪曲二戰歷史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再次暴露其冥頑不化的“台獨”本性。

 

賴清德在講話中稱,期待大陸“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臺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這完全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

 

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真正的臺海現狀,是不容置疑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企圖改變這一現狀的正是賴清德當局,破壞臺海和平的也是賴清德當局。上臺一年多來,賴清德頑固堅持“台獨”立場,大肆宣揚分裂謬論,不斷煽動“反中抗中”,勾連外部勢力謀“獨”挑釁,持續升高兩岸對立對抗、加劇臺海緊張局勢,窮兵黷武、“備戰謀獨”,把台灣推向兵兇戰危的險境,是不折不扣的“兩岸和平破壞者”“臺海危機製造者”。賴清德當局一邊破壞臺海和平、企圖分裂國家,一邊欺騙島內民眾和國際社會,但掩蓋不了真相——其一再謀“獨”挑釁是給臺海和平帶來嚴重威脅的根源。

 

賴清德在講話中渲染所謂“大陸威脅”,鼓吹“通過實力維護和平”,宣稱要將明年度台灣地區防務預算提高至GDP的3%以上,在2030年前提高至GDP的5%,以“展現決心”。賴清德還號召台灣民眾共同“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

 

賴清德不自量力、自以為是的叫囂再次表明,其為一黨私利,罔顧島內主流民意,企圖“以武謀獨”,大肆揮霍民脂民膏,大搞“全民皆兵”,把台灣民眾綁上“台獨”戰車,升高臺海緊張局勢,是對台灣民眾安全與利益的最大威脅。他的講話中鮮見為台灣民眾過上“好的日子”而規劃的具體目標,對於防務預算卻精確到年份和具體數據,再次印證其“治理荒腔走板,只會畫大餅”和對民生福祉的漠視。有台灣民意代表測算,若台灣地區5%的GDP編成防務預算,即代表當局總支出的40%將是防務支出,將嚴重排擠社會福利、教育等支出。賴清德當局甘當外部勢力“提款機”,將本可用來改善民生、發展經濟的納稅人血汗錢浪費在購買武器、討好外部勢力上,必定擠壓台灣社會民生支出,甚至拖垮島內經濟,只會把台灣推入災難境地。“以武謀獨”註定失敗,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認識到不能成為“台獨”冒進的犧牲品,認識到“台獨”是絕路、統一擋不住。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也是台灣光復80週年。然而,賴清德在當天的演説中頑固抱持錯誤史觀,站在侵略者的角度,以“終戰80週年”來代替“二戰勝利80週年”。試問賴清德:你既然站在當年軍國主義的立場回顧二戰歷史,今天又有何臉面高喊和平?

 

《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書》等國際法文件都確認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是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合法性、有效性、權威性不容挑戰,一個中國原則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容挑戰。賴清德在講話中再次歪曲聯大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挑戰二戰後國際秩序,結局只能是一敗塗地。

 

“台獨”分裂與臺海和平水火不容,“倚外謀獨”“以武謀獨”與和平背道而馳。奉勸賴清德,如果真想要維護和平,就應該放棄“台獨”分裂立場,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承認台灣回歸中國這一二戰勝利成果。違背民意、違逆大勢的“台獨”圖謀只會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

展開全文

國臺辦:賴清德所言所行只會破壞臺海穩定 加劇緊張局勢

2025-10-10

海峽飛虹消息:有記者問,賴清德今天在台北發表所謂“雙十”講話,請問發言人對講話有關兩岸關係內容有何評論?

 

國臺辦發言人陳斌華回答: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是真正的臺海現狀。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臺海和平穩定才有切實保障,台灣同胞才能有好生活,台灣經濟才能借由兩岸經濟合作、融合發展獲得更大空間和確定性。反之,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否認“九二共識”,推進“台獨”分裂,臺海形勢就會緊張動蕩,台灣經濟和民眾切身利益就會嚴重受損。

 

賴清德在今天的講話中,頑固堅持“台獨”立場,渲染“大陸威脅”,鼓噪“民主對抗威權”,歪曲二戰歷史和聯大第2758號決議,妄圖“以武謀獨”、“倚外謀獨”、擴軍備戰。其所言所行只會破壞臺海和平穩定,加劇臺海緊張局勢,加重台灣民眾負擔,葬送台灣經濟命脈和發展前景,給台灣社會帶來災難。

 

台灣屬於中國事實清晰、地位明確,祖國統一大勢滾滾向前、不可阻擋。不管賴清德説什麼、做什麼,都改變不了台灣是中國一部分的歷史和法理事實,改變不了台灣屬於中國的國際社會共識,阻擋不了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的歷史大勢。讓兩岸同胞都能過上更好的日子,是我們發展兩岸關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台獨”,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攜手推進國家完全統一,才是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增進同胞利益福祉的康莊大道,才是促進台灣社會和諧安寧、台灣同胞安居樂業的正確選擇。我們將團結廣大台灣同胞,堅決反對“台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堅定守護中華民族共同家園,同心共創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

展開全文

島內政治學者:台灣不應淪為美國霸權主義的炮灰

2024-09-18

新華社台北9月15日電(記者王承昊、傅雙琪)台灣民主文教基金會等機構14日舉辦主題為“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9·11’事件後的美國霸權”的學術研討會,邀請島內知名政治學者剖析美國霸權主義及其對兩岸關係的影響。多數與會學者認為,美國霸權主義行徑危害世界與臺海和平穩定,台灣應停止配合美國的對抗思維,避免淪為美國的工具。

 

台灣民主文教基金會創辦人關中近期出版新著《強權即公理:這就是美國》。他在封面中如是總結美國霸權主義:美國認為它擁有這個世界,認為它的霸權不容挑戰。但美國又擔心會失去對世界的掌控,所以美國是活在幻想和恐懼中的國家。冷戰結束後,美國已由一個孤獨的強權進一步成為一個不講理的霸權和超級的流氓帝國。

 

關中在當天發表主題演講時表示,美國為控制世界、維持霸權,窮兵黷武、債臺高築,忽視國內問題,造成內爭嚴重、貧富差距擴大、政治兩極化。美國雖仍是霸權,但其實力一直在下降,今天世界整體呈現“東升西降”。然而,美國當下的意識形態卻是“我可以,但你不可以”,它看不起任何國家,看不清世界變化,也不清楚自身角色。美國在做盡壞事後,還認為自己清白無辜,認為自己發動戰爭是為了和平,這是天大的笑話。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助理教授陳麒安認為,美國霸權主義下的戰略制定包含非常多不切實際的目標,過度誇大了美國所面臨的威脅。因此,美國必須付出更多成本去追求其目標,但實際上不僅目的無法實現,更損害美國的國家利益。在美國的外交政策中,“自由民主”早已淪為口號,霸權主義的做法實際上只服務於美國政治精英的利益盤算。

 

台灣“風傳媒”主筆張鈞凱指出,美國反華好戰人士將“修昔底德陷阱”奉為其霸權主義衰落與恐懼下尋求對抗與戰爭的藉口。但就連這一概念的提出者艾利森都強調“修昔底德陷阱”並非必然。近年來,中國大陸提出新型大國關係等理念,體現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中國智慧對世界的看法。可惜如今台灣當局跟隨美國,接受“零和博弈”謬論,出現“抗中保臺”論調。若繼續如此,台灣只能在民粹“抗中”與挫折悲觀間沉淪迷茫下去,錯失化解分歧、避免衝突、尋求發展的機會。

 

台灣該如何應對美國的霸權主義,並妥善處理兩岸關係?關中會後就此受訪表示,大陸發展速度之快,讓傲慢自大的美國感到威脅而又不知如何自處。美國在臺海的軍事力量沒有優勢,台灣要看清現實,不能被美國利用而充當炮灰,島內政黨要為台灣百姓利益著想。

 

台灣兩岸發展研究基金會董事長丁守中表示,在當前複雜的臺海形勢下,兩岸要思考如何為同胞謀福祉。美國霸權主義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搞“代理人戰爭”,台灣要千萬小心,不能成為其中的引爆點。他呼籲島內學者向賴清德當局建言,要維護兩岸和平、促進兩岸合作,這不只是讓兩岸同胞避禍,也是為區域和平穩定作貢獻。

 

“兩岸同屬一個民族,我們沒有深仇大恨,必須坐下來好好談。”關中表示,兩岸實現和平統一或許是個漫長的過程,但只要兩岸和平相處,台灣就能安身立命,兩岸就會互利共贏。

展開全文

“倚美謀獨”的又一鬧劇

2025-10-10

賊心不死,作妖不止。10月7日,賴清德接受美國一位網紅採訪,避開傳統渠道,偏向網紅平臺,在沒有史實核查、深度追問的情況下,又上演了一場煞費苦心的“台獨”苦情戲,盡顯“倚美謀獨”醜態、窘態。時至今日,深陷四面楚歌,賴清德走上窮途末路抓狂之表現,實在可悲、實在可笑。

 

採訪內容是了無新意的,賴清德翻來覆去還是那套陳詞濫調,邏輯擰巴,越發離譜。他口口聲聲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把大陸在臺海開展的正當維權行動污衊為“打破現狀”,反而將自己搞“台獨”的各種分裂言行,上任以來從未停歇的挑釁行動,包裝成“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更荒謬的是,他拿花蓮救災的“鏟子超人”做文章,試圖將台灣民眾自發救災的樸素善意,綁架到“台獨”所謂的“國家凝聚力”敘事裏,仿佛所有台灣民眾都認同他的分裂主張。這哪是尊重民意?分明是騎劫,是侮辱,是把民眾等同於“台獨”分子,踐踏台灣社會維護兩岸和平、反對“台獨”分裂的主流意志,更暴露了民眾的善意不過是其利用的“台獨”素材,民主自由不過是其掩蓋分裂圖謀的幌子。

 

一邊傲慢地扭曲民意,一邊卑賤地“跪美”獻媚。為了向美國遞上“投名狀”,賴清德在採訪中刻意提及所謂特朗普任內大陸“不會出兵攻打台灣”的傳言,還公然進行廉價的“言語賄賂”,聲稱若美國領導人能讓大陸“放棄對臺動武”,就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種毫無底線的吹捧,給人感覺就是在向美國政客搖尾乞憐。更甚者,他把台灣半導體産業當作討好美國的籌碼,聲稱要“助美國再次偉大”“讓美國持續領導世界”,全然不顧台灣産業自主發展和島內核心利益,用犧牲台灣的經濟命脈的方式換取美國對“台獨”的支持,這是厚顏無恥的“賣臺”!

 

就在賴清德忙著在美國網紅節目上作秀的同時,另一件事直接戳破了他“倚美謀獨”的奴才本質:美國官員要求台灣將軍費提高到GDP的10%,而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顧立雄卻只敢軟弱回應“逐漸增加到承諾的5%”。期間竟然不敢説半句反對的話,哪怕這意味著台灣民眾要承擔無法接受的稅收,他也不敢正面拒絕美國的無理要求。賴清德此前就宣稱要在2030年前將軍費提至GDP的5%,如今美國的籌碼更大,他們能做的是什麼,一定還是擠壓育兒、教育等民生支出,還是從台灣百姓嘴裏摳食。他之前承諾的“讓年輕人敢婚敢育”,在不斷被加碼的軍費面前,註定會淪為空話,或許本來就是一場騙局。

 

為了“台獨”私利,不惜犧牲民眾福祉、對美國言聽計從,賴清德所作所為比當年汪精衛的叛國投敵更顯隱蔽和惡劣。汪精衛尚敢暴露其漢奸面目,而賴清德卻披著“民主”“和平”的外衣,一邊喊著“和平無價”,一邊忙著買美國武器、加“國防”預算,把台灣推向“以武謀獨”的危險邊緣;一邊説要“守護民眾”,一邊又把民眾的利益當作討好美國的貢品。他這場採訪秀,再次把“倚美謀獨”的抓狂與“賣臺毀臺”的本質暴露得淋漓盡致。

 

一段時間以來,台灣同胞家國情懷復蘇,主流民意彰顯,事實已經證明,賴清德的“抗中謀獨”路線已被島內全面否定。用謊言誤導民眾、用諂媚討好美國、用犧牲台灣利益換取“台獨”空間,賴清德之流的分裂行徑已經走上了絕路。臺海和平是島內期願,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對於賴清德兩天后的所謂“講話”,無論他再怎麼表演,再如何抓狂,都改變不了人心所向,逆轉不了“台獨”必亡的宿命。

展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