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滾動   |   電影   |   電視   |   演出   |   綜藝   |   時尚   |   星途   |   圖庫   |   環球星訪談   |   熱詞   |   1+1觀影團   |   微博
首頁 > 滾動 > 正文
網劇“大片”比拼 厚文本勝出
2020-11-17 09:07:06來源:文匯報編輯:武若曦

  以《非常目擊》《白色月光》《摩天大樓》這三部為代表的懸疑短劇已被視為國産網絡劇市場最具競爭力的類型。 (均電視劇海報)製圖:李潔

  連續幾個月來網絡劇熱度持續攀升,“愛優騰”三大視頻網站此前分別推出了《非常目擊》《白色月光》《摩天大樓》三部懸疑短劇,悉數瓜分了年輕劇迷的注意力。這三部為代表的懸疑短劇已被視為國産網絡劇市場最具競爭力的類型——演技過硬的電影明星、影像風格強烈的電影導演、經得住個性鏡頭“近懟”的服化道細節,都賦予這些作品超越一般電視劇的視聽成色。

  有意思的是,這三部製作各具優勢、臺前幕後陣容旗鼓相當的作品,目前獲得的豆瓣評分卻呈現出明顯的階梯排布:《摩天大樓》8.1、《白色月光》6.6、《非常目擊》5.6。從劇迷的評論看,決定分值高低的還是劇本本身。與之呼應的則是這樣一個事實:在這三部作品中,唯有評分最高的《摩天大樓》是基於文學底本的改編之作,而之前《隱秘的角落》同樣改編自成功的類型小説。

  誠然優秀的小説底本無法和優秀的影視劇作畫等號,但近期熱劇的表現,不得不讓人看到優質文學底本為劇集的“保駕護航”。在業內人士看來,邁入精品化大片時代的網絡劇,越來越看重有人文厚度、文學價值的文學底本。相反,沒有層次豐富的厚文本做依託、文藝形式的加成,很容易淪為觀眾眼中的故弄玄虛。

  擁有大片陣容的類型化創作,已成網絡劇差異化競爭的有力抓手

  無可替代的類別特色,是一種文藝樣態真正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國産網絡劇得以與電影、電視劇等傳統類別分庭抗禮,正得益於多年差異化競爭思維積澱出的創新手法。其中,媲美電影的臺前幕後陣容、類型化的創作、短片化劇場化的運作已成為網絡劇撬動市場的最有利模式。這套創作模式的集大成之作無疑是叫好又叫座的《隱秘的角落》,《摩天大樓》《白色月光》《非常目擊》三部作品的密集問世,則進一步打通了精品化類型短劇的操作路徑。

  由一起兇殺案串聯起女性受害者一生的《摩天大樓》,被業界譽為國産“她懸疑”的佼佼者。光看製作陣容,觀眾會以為這是一部電影作品:演員方面雲集了郭濤、楊子姍、楊穎、焦剛、倪虹潔、呂聿來等大銀幕中的“熟臉”,更令觀眾驚喜的是,《隱秘的角落》中女孩“普普”的扮演者王聖迪,也在劇中出演重要角色;導演陳正道則執導過《記憶大師》《催眠大師》等將商業類型化與個人風格巧妙融合的電影。與導演前兩部電影一樣,《摩天大樓》也主打多點敘事以及反轉劇情,因此這部網絡劇也與前兩部電影一同被列為“陳正道三部曲”。

  同樣從女性視角出發的《白色月光》,講述了一個懸念叢生的出軌故事。這部作品的陣容同樣引發觀眾的巨大期待。小宋佳搭檔“呂秀才”喻恩泰的“女主外男主內”夫妻組合,讓觀眾眼前一亮,更有劉敏濤、黃覺等實力派加盟。該劇的導演劉紫微曾憑藉處女作《我心雀躍》入圍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導演”,為學院派新人導演“保駕護航”的則是網絡劇領域的“深潛者”——執導過《心理罪》《古董局中局》等熱劇的五百擔任該片監製。

  網絡劇《非常目擊》與之前上線的《十日遊戲》《隱秘的角落》同屬“迷霧劇場”,講述了一個跨越20年的追兇故事。劇中主演宋洋、袁文康並非大紅大紫的明星,卻都是有電影作品傍身的低調演技派,前者曾出演過包括《箭士柳白猿》《師父》《建軍大業》《長安盜》在內的多部國産影片,近年一部《暴烈無聲》更讓宋洋榮登東京電影節影帝。

  專業觀眾入場,被拿來與海外熱劇對標的網劇比拼的是文本厚度

  三部網絡劇作品的陣容同樣讓人期待,但上線後獲得的口碑大不相同:《摩天大樓》位居第一,《白色月光》第二,《非常目擊》評分最低。被掌握網絡話語權的專業觀眾分流成三個等級,讓三部“競品”展現出一種探測當下觀眾審美共識的可能。讓三部作品拉開差距的恰恰是“一劇之本”,“爆款”越來越倚重劇本中的文學性和人文價值。

  其中人文信息量最大的莫過於有同名文學底本做支撐的《摩天大樓》。劇集以一起發生在摩天大樓內的女性被害案件貫穿始終,折射出的卻是摩天大樓中各業主所代表的社會眾生相,而在各個嫌疑人故事的展開中,女性受害者令人唏噓的人生經歷也被不斷補齊。因而,“是誰殺害了女性”這一劇作命題被賦予了法律與社會學的雙重內涵。在表現形式上,多視角推進讓敘述的“不可靠”賦予懸疑與反轉更多空間。

  與之相比,同屬女性題材的《白色月光》則顯得文藝有餘,信息量不足。全劇圍繞一起丈夫出軌事件展開,對丈夫滿懷信任的妻子在懷疑與試探中,最終陷入崩潰。這種對女性內心世界的細膩探索值得鼓勵,只是過慢的節奏與缺席的人物戲劇衝突,難免讓類型愛好者産生心理落差。目前分數最低的《非常目擊》,則因為與主線不斷剝離的冗余故事堆砌,打破了敘事節奏,弱化了探案邏輯。劇中每個人物都掌握了20年前那起兇殺案件的部分真相,這種“拼圖式”的敘事開局很是驚艷。只是,劇情已經過半,散落的信息依舊沒能産生階段性匯流,劇中人故作深沉的文藝言談與唯美打光,讓劇集顯得更像有佳句無佳章的MV。

  梯次分明的打分,體現出年輕觀眾對類型之作的審美共識,也展現出當代觀眾的專業度與表達欲。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在三部作品的網絡評論中,出現了《福斯特醫生》《大小謊言》《輪到你了》等海外高分懸疑佳作的名字。可見在觀眾心中,精品國産網絡劇的競爭對手已不再是國産電視劇,而是取得國際認可的海外劇。面對見多識廣的專業觀眾,網劇最終比拼的還是文本厚度。(記者 張禎希)

標簽: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