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兵馬俑 魅力中國的亮麗名片

2018-07-30 10:57:08|來源:陜西日報|編輯:李妍|責編:趙瀅溪

  1999年秦兵馬俑二號坑G18中段北壁附近發現的綠面俑。張天柱攝

  2013年6月29日,90歲高齡的基辛格博士第五次來陜參觀兵馬俑。張天柱攝

  1991年11月5日,時任法國總理雅克·希拉克第二次來到兵馬俑博物館參觀。資料圖片

  秦兵馬俑一號坑早期發掘現場。資料圖片

  秦兵馬俑一號坑拱形鋼梁拼接。資料圖片

  秦兵馬俑一號坑全景圖。張天柱攝

  第一位探訪秦俑的外國元首新加坡總理李光耀曾意味深長地説:“一個偉大的歷史文物,寓意著偉大的未來。”

  當改革的春風吹遍祖國大地,世界的目光都匯聚到中國,在陜西,秦始皇的巨大神秘軍團,已經成為一個信使,向世界展示著中國人的胸懷和氣度。

  “今晚的接待是我一生中受到最高級、最隆重的一次禮遇,感謝博物館為我們幾個人開放,這是在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做不到的事情。”這是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第一個講解員馬青雲記憶中一個法國老婦人的感慨。在改革開放初期,兵馬俑博物館儘量敞開大門,只要遊客有需要,即使在晚上,他們也會接待。“我們看到的不僅是偉大的歷史,更看到讓人尊敬的中國人。”這是很多外賓的感慨。

  國門之外,兵馬俑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好的形象代表。

  2007年,兵馬俑來到英國,這是兵馬俑第二次來到英國。這次展覽的地址是大英博物館著名的圓形閱覽室。英國人在這座他們最引以為傲的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博物館中,斥資200萬美元為兵馬俑展覽搭建了壯觀的臨時展廳。開展之前,價值12英鎊的門票售出10萬張,創下了大英博物館專項展覽預售票的歷史記錄。展覽開幕,時任英國首相布朗致辭。展覽期間,英國皇室成員悉數到場參觀。展覽目錄幾次售罄,不斷再版,一直熱銷到展覽結束後幾年。

  20世紀末,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創造了最佳的發展機遇。

  2018年5月17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宣佈將與西安楊森制藥有限公司共同啟動新一階段的文物保護修復科技合作項目。

  20世紀80年代,楊森博士是當時為數不多能到中國參觀兵馬俑的外國人。因為對兵馬俑的感情,他將制藥廠建在了西安。18年前,楊森博士開始與陜西合作探索秦始皇兵馬俑及相關文物的保護。通過前三期的合作項目,西安楊森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提供了防止兵馬俑遭受黴菌危害的相關研究設備,以及抗真菌製劑;支持博物院培訓科研人員,建立了國內一流的微生物研究實驗室,建成了全國最好的彩繪顏料研究實驗室。憑藉前三期合作的豐碩成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科研項目的研究工作,其中由博物院主持的《考古發掘現場出土脆弱遺跡臨時固型材料研究》和《秦俑土遺址及相關文物防霉保護研究》成果,分別榮獲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科技創新獎一、二等獎。

  多年後,楊森博士的女婿隨比利時國王參觀兵馬俑時,看到實驗室懸挂著楊森博士的照片時,靜默了許久許久。

  1998年,陜西決定從弘揚民族文化、保護歷史文物、促進全省經濟發展的大局出發,建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03年,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項目計劃書。該項目計劃總投資6.55億元,其中國家投資1.5億元,陜西省配套5500萬元,其餘部分由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自籌資金解決。

  “我當時認為,我這個館長會給博物館留下一大筆債務。”吳永琪回憶當年建秦始皇陵遺址公園的“壯舉”時説。

  “3386畝,這是當初建館時400畝的近10倍。我當時就是想為秦始皇陵未來的保護與研究留下更大的空間。當然,我也很難受,因為要建這個遺址公園,秦俑館的人肯定要背多年的債了。”吳永琪説。

  所有的付出都會有回報,當年開闊的視野為文物保護留下了寶貴的財富。秦始皇陵被譽為“世界最大的考古學儲備之一”。

  吳永琪終於在退休前還清了博物館所欠的所有債務,而兵馬俑博物館也以更大的視野迎接未來。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于2005年被授予“全國文明單位”,2007年獲批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在2008年“5·18”國際博物館日獲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稱號。

  “榮譽不是資本而是更高的要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現任院長侯寧彬説。接過秦始皇陵保護與發展重任的他想得更遠。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他指出,建立在5000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要讓收藏在禁宮裏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産、書寫在古籍裏的文字都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是我們始終關注的問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2014年至2016年的統計大數據顯示,觀眾接待量呈持續上升趨勢,日接待量峰值不斷被刷新。觀眾來博物館,不僅想了解歷史、學習知識,更想在娛樂、互動的過程中體驗歷史、感知未來。”侯寧彬説。

  如今來到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人們可以通過手機端自助預約導遊,聽展覽文物語音講解,還可以玩“尋找兵馬俑”等互動小遊戲。基於人臉識別技術,遊客上傳自拍照就可以快速匹配一個“相像”的兵馬俑照片,還可以通過俑坑排列圖找到照片中這個兵馬俑的具體位置。

  侯寧彬説:“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把面部識別技術與秦兵馬俑的造型藝術相融合,把移動互聯網定位技術與博物館參觀路線相融合,把網絡通信技術與公眾服務相融合,把互聯網創意與秦文化的內涵相融合,努力發揮博物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作用。”

  2017年11月20日,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攜手中國網在兵馬俑1號坑進行了海外直播,網友通過直播欣賞到“千人千面”的兵馬俑。宏觀的排兵布陣,細微的面部表情,向世界展示了我國古代高超的雕塑藝術。本場海外直播歷時1小時,350多萬海外網友通過中國網海外社交媒體平臺和英文直播客戶端同步觀看。

  全球領先的旅行平臺貓途鷹(TripAdvisor)公佈2017年“旅行者之選”全球最佳博物館榜單,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蟬聯中國第一,秦始皇兵馬俑在全世界有著大批粉絲。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展現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我們的責任和擔當。”侯寧彬説。

  據了解,2017年2月,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美國史密森尼學習和數字訪問中心開始合作線上數字教育資源,研究如何在美國中小學推廣中國秦文化。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還與倫敦大學、牛津大學、劍橋李約瑟研究所、美國萊特大學、加州大學北嶺分校、比利時楊森制藥公司等機構,在考古研究、文物科技保護、展覽策劃、人員培訓等方面達成了合作意向。

  如果説用現代的手段讓兵馬俑在世界舞臺上展示更大的魅力是當下的收穫,那麼“一院多館”的格局則為秦始皇帝陵的保護謀劃了更大的未來。除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外,綜合博物館、銅車馬博物館、鎧甲坑博物館、水禽坑博物館、科技保護中心、數字展示中心、中心庫房正在一步一步建設中。

  兵馬俑是中國輝煌歷史的見證,更是中國美好未來的預示,是陜西這塊土地給世界最好的禮物。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現任副館長田靜在她的《秦軍出巡》一書中收錄了詩人喬良的一首詩,詩中這樣寫:

  不過被黃土埋去千載歲月

  而日月不會死

  走出來依舊是八百里秦川壯士(記者沙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