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8日,一汽歷時5年研發、突破了526項關鍵技術的紅旗品牌“旗幟”超級架構下第三大平臺——紅旗混動平臺HMP正式對外發佈。8月18日,由汽車與運動雜誌社和一汽研發總院聯合主辦的“中國一汽紅旗動力品鑒會”在一汽研發總院拉開帷幕,來自“中國心”的專家團隊一行,通過紅旗動力技術交流、創新技術展參觀、試乘試駕及數字化工廠參觀環節,全方位了解HMP平臺上的混動發動機産品——一汽紅旗20TD混動發動機,專家們對這款集高效率、高舒適、高智慧、高精益於一體的混動發動機給予了充分肯定。
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動力總成開發部部長授權負責人曲函師主持了當天上午的紅旗動力技術交流會。一汽研發總院代理副院長兼新能源開發院院長趙慧超、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副院長韓令海、集團公司産品策劃及項目管理部總監杜維明、研發總院資深首席李金成、研發總院首席宮艷峰以及中國汽車報社總編輯桂俊松、“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評選專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姚春德、汽車與運動總編輯楊建軍等專家出席了交流會。
紅旗HMP平臺以安全、低碳、預約和強勁的客戶價值為導向,開發了橫置和縱置兩個混動平臺。一汽研發總院混動系統項目負責人張春才,向與會專家全面介紹了紅旗HMP混動系統的開發背景、開發理念、特點以及車型搭載情況。據了解,紅旗HMP混動系統由混動變速器、混動發動機、智慧電驅和安全電池及智慧能量管理構成,全面構建了紅旗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技術領先優勢。
一汽研發總院紅旗20TD混動發動機項目經理盧德平,則對20TD混動發動機進行了詳細技術介紹。基於“高效率、高舒適、高智慧、高精益”開發理念,20TD混動發動機採用了超高壓縮比米勒循環、高湍流強稀釋燃燒系統、智慧精確控制低壓EGR、全可變智慧熱管理等多項前沿技術,助力發動機在低油耗的同時,最大凈功率達到120kW,最大扭矩260Nm, 並獲得中汽中心三方認證的熱效率44.42%,目前為國內同排量最高水準。
趙慧超表示,中國一汽勇擔“掌控關鍵核心技術、樹立民族汽車品牌、強大中國汽車産業”的使命。面對汽車行業前所未有的複雜形勢與嚴峻挑戰,中國一汽堅持全面創新驅動,自立自強、守正創新,創造了5年增長65倍的佳績。未來,紅旗品牌將搶抓汽車産業深刻轉型的重大機遇,聚焦新能源汽車,聚力創新驅動,實現自主品牌持續高品質躍遷成長。
據悉,截至目前中國一汽已實現新能源“三電”系統集成技術及控制軟硬體技術、輕量化技術等核心技術突破,未來將聚焦BEV(純電動)、xHEV(混合動力)、FCV(燃料電池)三條技術路線,主攻鋰電、氫能、電驅、電控、充電、高壓六大關鍵核心技術,持續推動産品優化和性能升級,傾力打造自主“中國心”。
與會專家圍繞20TD混動發動機的關鍵技術、先進性指標等內容與一汽紅旗的動力研發團隊展開深入研討和交流,專家們表示,紅旗20TD混動發動機在高效、舒適、智慧、可靠性等方面均實現了創新突破。
一汽研發總院新能源開發院副院長韓令海表示,紅旗20TD混動發動機以極致高效作為核心目標,充分考慮紅旗品牌整車對動力、舒適性的需求,未來將繼續沿著提高發動機效率的目標持續優化。
“今年是中國汽車工業成立70週年,作為中國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幟,紅旗的轉型和發展一直備受業內關注。”中國汽車報社總編輯桂俊松表示,“中國心”見證並記錄了紅旗動力的進步歷程,近年來,紅旗動力技術創新和産品更新的速度再次加快,我們將繼續一如既往地支持紅旗品牌的發展。
當天下午,專家們來到賽道,分別試駕了搭載20TD混動發動機的紅旗HQ9、HS7等車型,對於這款發動機的澎湃動力、舒適性和NVH等方面給予了高度評價。
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年度十佳發動機及混動系統評選專家評審委員會副主任姚春德認為,2017年前,“中國心”評選的名單中看到更多的是一汽-大眾、一汽豐田,而最近幾年,隨著一汽對紅旗動力的重視和研發投入的加大,讓紅旗動力加速進入高效、智慧新時代。目前市場銷量的高增長,便是市場對紅旗品牌産品品質的認可。
“紅旗曾經連續參加2019、2020年兩屆‘中國心’活動,四款動力産品獲獎,包括三款發動機産品,一款新能源産品。時隔兩年再次來到紅旗,我們深切感受到研發院動力部門在新技術領域取得的成果。”汽車與運動雜誌社總編輯兼總經理楊建軍表示,此次交流會和試駕體驗讓大家看到了紅旗動力在新技術方面的厚積薄發,相信隨著紅旗混合動力産品逐步推向市場,也一定能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圖文:由一汽紅旗提供)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