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型、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汽車産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複雜性。
記者在第21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下稱“第21屆廣州車展”)上採訪了解到,在新能源汽車的強力拉動下,中國汽車出口迅猛增長,新産品、新技術不斷涌現,達成了“出口全球第一”“首入全球車企銷量前十”等一系列標誌性成果,然而在鮮花著錦的另一面,也存在價格競爭引發利潤下滑等隱憂。業界專家認為,在愈加激烈的深度競爭中,盈利能力的比拼和可持續性商業模式的較量將逐漸成為競爭的重點。
“汽車出口世界第一”已成定局
“今年前10個月,中國汽車出口量為392.2萬輛,全年出口量成為世界第一已成定局。”中國貿促會汽車行業委員會會長王俠在11月17日開幕的第21屆廣州車展上表示。
“在複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下,中國汽車在國際化方面依然走出了堅實的步伐。”王俠説,儘管受到國際市場通脹和衰退的影響,今年的汽車出口依然成績斐然。一季度,中國汽車出口107萬輛,首次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今年前10個月,汽車出口量為392.2萬輛,同比增長59.7%。
更重要的是,中國汽車出口呈現出量價齊升的態勢,單車價格2014年只有8.5萬元,2023年前三季度達到13.7萬元。出口地區也從發展中國家逐漸擴展到了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地區市場。今年首次進入全球車企銷量前十的比亞迪10月份汽車出口量達30521輛,同比增長220.3%。
出海已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要戰略。廣汽集團總經理馮興亞透露,此前因受疫情影響,廣汽集團的國際化進程受阻,目前出口相對較弱,今年全年出口可能還不到8萬輛,但國際化已成為公司的重點,就像當初舉全集團之力發展自主品牌和電動車一樣,廣汽集團也將集全集團之力來發展國際化。
今年9月,廣汽埃安在泰國曼谷舉行了“Y so Amazing”2023 AION Y Plus上市發佈會,將首款海外車型AION Y Plus的發佈地點選在了泰國。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説,廣汽埃安實現全球化的戰略正在加速。目前廣汽埃安已成立泰國公司,將泰國作為東南亞的首站,輻射整個東南亞以及全球核心市場。“第一步已經邁出,接下來我們會加快歐洲、南美、北美,特別是中東、非洲的佈局。”
東南亞是我國新能源汽車出海的新熱點。今年1月,比亞迪用於生産動力電池的項目通過泰國投資委的審批,該項目計劃投資38.9億泰銖(約合人民幣7.98億元)。3月,比亞迪位於泰國羅勇府的工廠正式奠基,該工廠年産能約15萬輛,産品主要投放泰國本土市場。同月,哪吒汽車宣佈其泰國生態智慧工廠在曼谷奠基,預計2024年1月底投産。此外,長安汽車也公開表示將在泰國建設汽車生産基地。
轉型加速 生態佈局特徵明顯
當前,我國汽車産業呈現出加速轉型的態勢。
比亞迪方面表示,2023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627萬輛,同比增長37.5%,迎來爆髮式增長,加快了替換燃油車的步伐。新能源汽車正呈現不斷加速發展的趨勢。從2008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7年滲透率才突破1%;從2016年到2019年,3年多時間,滲透率提升到了5%。而從2020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連續兩年實現翻倍增長。到今年10月,單月滲透率已經突破40%。按照這樣的發展趨勢,預計2025年前後,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增長到70%。
今年以來,合資品牌下滑明顯,銷量下滑、盈利下降、凈利潤減少成為眾多合資品牌面臨的難題。從廣汽集團看,今年前三季度,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銷量分別為435647輛和685800輛,同比分別下滑23.93%和10.33%。廣汽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面對困難,廣汽本田和廣汽豐田都已加大了新能源汽車産品的研發,企業研發部門接到了大量的新款産品研發任務。
第21屆廣州車展上,廣汽本田純電品牌e:NP第二款車型首發亮相,電動化戰略再加速。馮興亞説,廣汽傳祺繼推出E9、ES9兩款新能源産品之後,還開啟全新新能源車型E8的發售。合資品牌方面,廣汽正支持廣汽本田、廣汽豐田加速電動化、智慧化轉型。
在加速轉型的同時,汽車産業發展從單一産品、單一産業到生態佈局的特徵正越來越明顯。
汽車企業正在著力生態佈局。為實現快充的目的,越來越多的車企不僅加快了超級快充的技術研發,還加強了充電樁的建設。在小鵬X9發佈會上,面對車主對小鵬汽車“補能體系建設滯後”的質疑,小鵬汽車行銷副總裁易寒説,小鵬汽車不只是靠獨立廠商補能體系自建去解決用戶在充電補能上的效率問題,肯定要結合更多的第三方以及開放合作的方式。
馮興亞説,廣汽集團推動構建縱向一體化的新能源汽車産業鏈,生態佈局成效正在顯現。圍繞電池産業鏈,廣汽集團在上游,投資佈局國內優質的鋰礦資源開發;在研發生産上,自研多款高性能動力電池和儲能電池,投資109億元的36GWh因湃電池首個工廠將於本月底批量生産;在電池梯次利用領域,已建立起電芯、模組和整包三級梯次利用體系。此外,在充換電補能服務方面,廣汽集團按照“快廣近”的原則,加快建設充換電網絡。截至目前,已經建成遍佈全國150余座城市近千座充換電站,實現了一二線城市、四大經濟圈全覆蓋。
産業集群的生態圈也越來越受到各地重視。廣州市代市長孫志洋説,去年廣州汽車産銷量首次超過了300萬輛,連續四年居於全國城市的首位。全市目前擁有整車製造企業12家、自動駕駛頭部企業4家、汽車零部件及貿易類企業超過1200家,形成了完善的産業生態。當前廣州提出“三橫、三縱、三核”的汽車産業集群發展總思路,以推動汽車産業進一步高品質發展。其中,“三橫”指技術路線:純電、氫能、智駕;“三縱”指的是市場:乘用、商用和公用;“三核”重點是指核心研發,核心平臺及核心部件。
競爭激烈 “淘汰賽”加速上演
隨著傳統主流車企轉型速度加快和跨國車企入局力度加大,新能源汽車賽道競爭更加多元、更加激烈。今年以來,“降價”貫穿了整個中國汽車市場。
“史上最‘卷’價格戰愈演愈烈,從年初一直延續到‘金九銀十’,給市場、汽車廠商和消費者都帶來了巨大衝擊。”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在11月14日于珠海舉行的2023中國汽車流通行業年會暨博覽會上説。
沈進軍認為,今年各大廠商紛紛開啟全面復産後的“百米衝刺”,把産銷量作為衡量成敗的指標,産能和銷量計劃已經遠遠高出市場實際需求。經銷商庫存高企,被迫以價換量。
“降價潮”背後,是異常激烈的競爭。王俠説,我國汽車産業今年取得多個里程碑式的成就。新能源汽車繼續成為增長主力軍,前10個月銷量同比去年增長37.8%;中國品牌乘用車市場份額首次突破50%;全球汽車集團銷量前十中首次有了中國品牌汽車的身影。其中,智慧新能源汽車是最大推動力。
然而,這一新賽道已經變得異常擁擠,降價潮開始慘烈上演。年初,一萬英鎊就能買到的中國品牌電動車令歐洲人“驚掉下巴”,年底,部分合資車型的價格居然做到了比同級別自主品牌還要低。在國內主流車企和合資車企、跨國車企都全力進軍新賽道的同時,造車新勢力排名開始大洗牌,不少車企遭遇停産甚至倒閉,“淘汰賽”加速上演。
“可以説,價格戰的爆發是當前市場競爭趨於激化的集中表現。”沈進軍説,這反映的是新車市場在産品不斷推陳出新中,新能源汽車和燃油車、新能源汽車之間、燃油車之間彼此交織和更加激烈的深度競爭。汽車産能的過度釋放與市場需求相對不足,導致了深度競爭的形成和慘烈價格戰的爆發。
值得注意的是,“降價潮”仍在繼續。隨著年終衝量到來,各大車企已經開啟了降價模式。11月1日,比亞迪宣佈旗下驅逐艦07、護衛艦05冠軍版、海豚、海豹冠軍版、宋PLUS冠軍版5款車型優惠,最高優惠1.8萬元。領克08車型宣佈在11月1日至11月30日完成大定鎖單並於2023年12月31日完成提車的用戶,即可享受獲贈6000元補貼等8項權益。極氪汽車、長安汽車和長城汽車等品牌也推出了優惠價,部分車型最高降價達數萬元。
沈進軍説,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經銷商之聲等調研,當前汽車經銷商總體上處於微利甚至是虧損狀態,生産企業的工業利潤和經銷商的零售毛利都大幅下滑,産業生態不斷惡化,這些現象應當引起重視。車市的增長髮展和結構調整都應當更多依靠市場的自發秩序和規律,通過供求、競爭等機制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讓市場回歸本源。
一些專家認為,當下中國汽車市場紛繁複雜的各種現象是在高速增長向高品質發展轉型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陣痛。隨著各種穩經濟、促消費政策的作用逐漸顯現,消費信心的逐漸恢復,中國汽車市場將迎來新的上升空間。
“全球汽車産業變革仍在持續,競爭仍在持續,新機會仍在不斷出現,盈利能力的比拼和可持續性商業模式的較量將逐漸成為競爭的重點。”王俠説。(吳濤)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