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新能源車企發力小眾市場尋找新增量
2023-12-05 15:41:55來源:經濟參考報責編:鄭思雯

  自從中國車從迅猛發展的增量時代進入存量競爭階段後,主流市場的競爭愈加激烈,加上汽車業的電動化、智慧化轉型打破了原來燃油車時代的規則,重塑了市場玩法,過去被認為小眾的MPV、越野車乃至跑車市場,成了新能源車企尋找市場新增量的“突破點”。

  新能源SUV“野”火燎原

  作為今年最後一場4A級車展,2023廣州國際車展被諸多車企視為自身的“收官之戰”,紛紛推出了最新的重磅産品和技術。據悉,本屆廣州車展的展車總數達到了1132輛,其中新能源越野車幾乎佔據了半壁江山,多款車型成為現場“頂流”。

  本次廣州車展上,比亞迪海洋網海獅07 EV全球首發亮相。

  據了解,作為比亞迪海洋網首款中型純電SUV,海獅07 EV是比亞迪e平臺3.0的進階之作,搭載了四驅動力架構與iTAC技術,採用前雙叉臂、後五連桿的獨立懸架,並配備雲輦C智慧阻尼車身控制系統,無論駕駛還是乘坐,都有出色的體驗。此外,在智慧體驗方面,海獅07 EV將搭載比亞迪最新一代的智駕技術,進一步拓展了都市用戶的出行領域。

  比亞迪展出的另一款新能源越野車方程豹豹5,則以其超強的越野性能和個性化風格吸引了不少觀眾的目光。

  方程豹是比亞迪繼騰勢和仰望後,於今年8月正式推出的面向高端市場的專業個性化品牌,而豹5是方程豹品牌的首款車型。新車定位於硬派越野SUV,採用更加適合皮卡和越野車型的非承載式架構,搭載比亞迪全新混動技術平臺(DMO)及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沙漠幹拔可實現150米衝坡高度,綜合續航里程超過1200公里。

  按照品牌的規劃,未來方程豹還將推出大型SUV豹8和尺寸更小的SUV豹3等多款新能源車型。

  除比亞迪外,專注越野車領域多年的長城汽車則帶來了坦克品牌的最新力作——坦克700 Hi4-T首發限定版,預售價為70萬元。這款車型不僅外觀設計獨樹一幟,獨特的動力系統和越野性能也使其成為本次展會的一大亮點,首批限量70台只用了55秒就全部售罄。

  據長城汽車方面介紹,坦克700 Hi4-T採用了全新的設計語言,外觀風格與坦克300、坦克500截然不同,新車搭載了“3.0TV6發動機+9HAT”的動力系統,帶來了更加強悍、敏捷、順滑的動力體驗,動力效能可與V8發動機比肩。

  在越野通過性和舒適性等關鍵指標上,坦克700 Hi4-T也有顯著提升:通過全面提升車架結構、智慧四驅+Mlock機械鎖止系統等核心部件,確保了車輛在各種極端地形中的可靠通過性;先進的懸挂系統和智慧控制技術使車輛在越野或脫困時表現出色;豪華空氣懸架、CDC電磁減振器等系統的配備進一步提升了用戶的駕乘體驗和車輛的越野能力,實現了豪華與越野性能的平衡。

  事實上,本次廣州車展上,新能源越野細分領域已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各家車企都拿出了自己的當家産品,如瞄準年輕用戶的零跑C10、被稱為“最美比亞迪”的宋L、華為智慧科技的“集大成者”問界M9、主打極致駕控體驗的奇瑞iCAR 03等。

  業界認為,燃油車時代,SUV特別是硬派越野SUV因為高溢價和極端的用車環境,屬於高端人群的專屬小眾市場,並不被廣大消費者所接受。如今,隨著眾多新能源SUV的相繼上市,硬派越野市場也將迎來井噴。之所以如此,一是SUV給了自主品牌衝擊高端的可能,正是憑藉高溢價空間和在新能源領域的雄厚實力,比亞迪一舉把新能源SUV的新車定價提至百萬元以上;二是電動化和智慧化也為其打開了另一片“天地”:得益於電動機效率高、節省機械結構、涉水性和防護性更好等優勢,新能源SUV不僅化解了傳統越野車費油、不舒適等痛點,其所具備的機動性、動力性能也更勝一籌。

  純電MPV漸入佳境

  在新能源越野車市場充斥火藥味的同時,新能源MPV市場同樣熱鬧非凡。

  本次廣州車展開幕當天,理想汽車的首款純電産品——理想MEGA首發亮相。作為理想汽車進軍純電市場的首款力作,理想MEGA“充電12分鐘續航500公里”“領先一代的造型設計”等標簽,讓其在陌生的MPV市場一戰成名,開啟正式預定後不到兩小時,預訂量就突破了1萬輛。

  理想汽車商業副總裁劉傑稱,理想MEGA的售價預計在60萬元以內,將於今年12月正式發佈,明年2月正式開啟量産和用戶交付。

  除理想MEGA外,小鵬汽車的首款純電MPV小鵬X9也在本次廣州車展首日正式發佈。雖然外觀造型沒有理想MEGA那麼獨樹一幟,但為了體現出獨特性,小鵬X9特別搭載了主動式後輪轉向系統,可以讓看似笨重的MPV實現10.8米的最小轉彎半徑。

  除理想汽車與小鵬汽車外,本次廣州車展上,騰勢汽車、長城汽車、江淮汽車、沃爾沃、大眾集團等車企紛紛帶來旗下最新的MPV車型,且多為純電MPV。例如,目前已經在新能源汽車MPV市場站穩腳跟的騰勢汽車,在本次廣州車展上推出了D9 PREMIER四座車型,意圖進一步衝高;沃爾沃的首款MPV産品EM90也首次面向公眾展出;江淮汽車則發佈了智慧電混MPV瑞風RF8智聆版,涵蓋燃油與PHEV插混四款車型,鴻蒙版車型將在年底進行預售。

  和越野車市場一樣,燃油車時代的MPV市場表現一向穩定,整體市場份額不大且競爭格局固定,別克GL8、奧德賽、艾力紳等少數幾款車型頑強固守著自己的“領地”。然而,今年以來,隨著熱門選手的接踵而至,這個此前被認為小眾的市場也漸入佳境。

  乘聯會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0月,國內MPV累計銷售90.6萬輛,同比增長17.6%,是今年增長最快的細分市場。作為對比,同期轎車市場的同比增速為-2.3%,SUV市場的同比增速為7.8%。

  市場需求的增長,自然推動車企更加踴躍入場。今年以來,新上市或計劃上市的電動MPV不在少數:5月7日,東風嵐圖第二款量産車型嵐圖夢想家上市,分為增程式和純電兩個版本;8月23日,比亞迪旗下中高端品牌騰勢汽車發佈了首款MPV車型——騰勢D9,並於10月26日開始交付;11月1日,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大關的極氪,趁熱發佈了旗下第二款車型——極氪009,預計于2024年1月正式開啟交付。

  威爾森的研報認為,相對於轎車和SUV,長時間以來MPV市場的競爭程度似乎沒有那麼激烈,直到騰勢D9、嵐圖夢想家以及極氪009等車型的上市,高端純電MPV市場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並正式拉開了市場激鬥的帷幕。

  沃爾沃汽車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駱文襟稱,MPV市場現在的情形就像多年前SUV剛開始流行時一樣,車企需要在這個趨勢變得更明顯之前儘快佈局,抓住市場機會。

  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新能源化已在SUV、轎車市場全面落地,開始悄然席捲MPV市場。隨著多家車企推出純電MPV車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供給有望進一步豐富。

  小眾市場百花齊放

  “今年的廣州車展,並不是所有的新能源車都能獲得往年那麼多的關注,反倒是MPV、越野車這些我們過去認為小眾的細分市場車型賺足了眼球。”2023廣州國際車展現場,一位業界人士感嘆。

  這樣的現象,在新能源轎跑和皮卡領域同樣表現明顯。本次廣州車展上,無論是極氪、阿維塔這樣的新勢力品牌,還是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和寶馬這樣的傳統車企,抑或是奇瑞和華為聯合打造的智界品牌,都帶來了各自的新能源轎跑産品,而長城山海炮PHEV、江淮悍途EV、長安增程皮卡獵手、雷達RD6星宮版、江鈴大道EV等新能源皮卡創新産品也在車展現場大放異彩。

  市場分析人士認為,表面上看,這是由於在新能源和智慧化技術的加持下,車企的産品力和産品體驗都有了質的提升,但背後的深刻原因卻是,汽車業的電動化、智慧化轉型打破了原來燃油車時代的規則,重塑了市場的玩法。

  首先,用車場景發生了變化。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再加上家中的老人,部分中國家庭的人口結構有了新的變化,原有的5座車型有些不夠用,6座、7座車型逐漸成為這部分人的用車剛需,MPV和中大型SUV車型便隨之成為風潮。

  其次,電動化、智慧化也讓MPV、越野車、皮卡等車型補齊了過去存在的短板,變得更加適配和好玩。比如,由於底盤結構剛性更強,電動機的扭矩更大,新能源SUV的越野功能變得更加豐富、操控更加靈活,像仰望U8的爆胎控制、原地掉頭等功能,在以前很難做到。

  更重要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各家品牌在産品類型、性能續航、智慧體驗等諸多方面都在不斷進步,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狀態,無論是比亞迪這樣的頭部企業,還是成長迅速的造車新勢力,都在竭盡所能尋找新的機會。畢竟,中國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如果能在某個細分賽道找準用戶需求,解決用戶使用痛點,它的體量同樣十分可觀。

  於是,我們看到了比亞迪仰望、方程豹、哈弗猛龍、坦克700 Hi4-T、問界M9等硬派越野SUV車型的集中爆發,還有騰勢D9、極氪009、嵐圖夢想家等諸多新能源MPV車型的全面亮相。

  對於消費者而言,無論是MPV、越野車市場還是皮卡、轎跑市場,越來越多産品的出現,意味著可供選擇的空間進一步增大。而對各家車企來説,通過擴大産品矩陣拓展市場的同時,也為業績增長打造了新的支撐點。

  顯然,隨著消費者的圈層化、個性化趨勢不斷發展,疊加技術的進步,汽車行業涌現出了更加垂直和細分化的需求,越來越多的用車場景被激活,以往大而全的産品已經顯得有些過時,針對性更強的細分市場開始成為行業全新的方向。

  自從2018年之後,中國車市開始從之前迅猛發展的增量時代進入存量競爭階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消費者對於汽車的需求呈現出個性化和多元化的趨勢。正是各大車企通過發力特定人群或特定功能,探索新的用車需求和場景,使得原本是小眾市場的車型迎來了百花齊放的春天。(傅勇)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