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7日舉行的2023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主論壇上,《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1.0》正式發佈。路線圖提出,汽車産業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之後通過30餘年的持續努力,支撐國家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汽車是我國碳排放的重要來源,2022年汽車運行碳排放量約佔全社會總量的8%、交通領域總量的8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駿介紹,路線圖首次在行業層面明確了汽車産業碳排放核算範圍:即覆蓋汽車運行産生的直接碳排放,以及汽車製造過程中消耗化石燃料産生的直接碳排放和消耗外購電力、熱力産生的間接碳排放。
為實現上述目標,路線圖提出了實施路徑。以降低汽車運行碳排放為重點,以低碳産品助力低碳交通運輸和能源體系建設;同時,以全産業鏈綠色協同發展提升産業競爭力、以新型生態建設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其中,乘用車領域將持續優化汽車節能技術,降低傳統能源乘用車燃料消耗量,提升新能源汽車關鍵技術水準,加速新能源乘用車推廣普及;商用車領域需要以場景需求為核心驅動力,加快純電動和燃料電池技術的普及應用,並積極探索零碳燃料內燃機技術的創新發展。
為支撐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還提出了推進綠色低碳管理轉型、支持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動綠色低碳汽車發展、建設綠色低碳製造體系、統籌共建綠色降碳協同體系五個方面的15條保障措施建議。
《汽車産業綠色低碳發展路線圖1.0》由工信部指導,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工信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以及有關企業和高校院所共同研究編制。(溫競華 王存福)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