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伴著北京2023年冬天的第一場雪,“想像之翼”——梅賽德斯-奔馳科技藝術展798創意廣場揭幕。
展覽以梅賽德斯-奔馳C 111實驗車和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兩款ICON車型為靈感,以“想像之翼”為主題,通過兩層空間佈局,沉浸式展開一場穿越時空的藝術對話,旨在展現梅賽德斯-奔馳以科技賦能美學的創新精神和定義時代風潮的探索勇魄,詮釋科技與藝術的美美與共。
本次科技藝術展梅賽德斯-奔馳再度與當代藝術大師蔡國強攜手合作,並帶來首次藝術煙花無人機表演《海市蜃樓》紀錄影像全球首發,通過科技與藝術折射當下,呈現全新感知體驗。
煙花無人機表演
北京梅賽德斯-奔馳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段建軍表示:“自1886年至今,梅賽德斯-奔馳以重塑未來的偉大創思,定義不同時代的出行風潮,以科技為坐標,持續拓展豪華美學與藝術的象限。也正是對科技與藝術的追求及共識,促成了我們與蔡國強先生的再次合作。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以C 111實驗車為靈感源泉,以引領行業的電驅技術和YASA軸向磁通電機,定義電動時代的非凡動力。無數經典之作,共同構成了品牌科技造藝的創新內核,讓我們成為今日的奔馳,更在奔馳中超越奔馳。”
經典先鋒豪華 定義時代風潮
自137年前奔馳一號誕生之時,梅賽德斯-奔馳的創新之路便從未停歇。一代代奔馳設計師與工程師打破設計與功用的二元對立,不斷探索美學、科技、安全、工程技術、舒適體驗等領域的邊界,定義各個時代的風潮。1969年到1979年期間,四代C 111實驗車應用了轉子發動機、玻璃纖維強化塑膠車身等當時最前沿的科技,驗證每一項前瞻技術的量産可行性,因此被譽為“車輪上的實驗室”。
“車輪上的實驗室”C 111系列實驗車
C 111系列實驗車為極致速度而生,低至0.157的超低風阻系數,同時成就UFO般的前衛美感。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將令人驚嘆的設計與革新時代的電力驅動技術融于一體,展現復古創新交織之美,更揭示出未來高性能車型的發展路徑。兩款ICON車型聯袂登陸本屆科技藝術展,以橫跨半個多世紀的時空對話,展現傳承與創新交融、科技與藝術共生,詮釋梅賽德斯-奔馳“經典先鋒豪華(Iconic Luxury)”的品牌精髓。
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
在半個多世紀後誕生的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以古銅色調的深橙色涂裝致敬C 111實驗車經典配色,低矮的弓形跑車風格車身擁有從頭至尾的流暢線條,一如C 111實驗車的楔形車身,為追求極致的空氣動力學而生。車前後像素風格的顯示屏,不僅延續了C 111實驗車扁平的圓角矩形設計,更以數字科技時尚復刻了其圓形霧燈及尾燈。源自300 SL與C 111實驗車的鷗翼門,將梅賽德斯-奔馳的傳奇之美代代相傳。
YASA軸向磁通電機和高性能電池的卓越性能與輕巧體積為內飾設計帶來的靈活性
作為一款面向未來的高性能跑車,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描繪了高性能純電跑車在智慧時代多個場景下的非凡體驗。一方面,其可以為駕駛者帶來電動時代純粹的性能豪華美學與駕駛樂趣;另一方面,得益於自動駕駛技術對駕駛者的解放,以及YASA軸向磁通電機和高性能電池的卓越性能與輕巧體積為內飾設計帶來的靈活性,其將“數字雅座”概念融入座艙之中,以交互體驗和開闊視野,讓駕乘者盡享汽車成為“第三生活空間”的舒適出行體驗。其搭載的YASA創新軸向磁通電機重量更輕、結構更緊湊、扭矩密度更高,從而擁有更強勁的動力表現。其僅有當下徑向磁通電機三分之一的體積和重量,卻能以3倍的功率密度和2倍的扭矩密度,將高性能電動車的性能表現帶向全新高度。
再度攜手藝術大師蔡國強 開展全新跨界探索
“未來之翼”以數碼影像和實體沙灘相結合打造“未來海灘”,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立於“潮頭”
當代藝術大師蔡國強在全球藝術領域屢獲殊榮,曾擔任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開閉幕式視覺藝術總設計和焰火總設計。他以東方哲學及當代社會問題為作品觀念的根基,因地制宜,闡釋和回應當地文化歷史,為觀眾與周圍更大的空間構建對話。他著名的火藥爆破藝術和大型裝置充滿爆發力,超越平面,在社會和自然之間自由出入。
2022年梅賽德斯-奔馳VISION EQXX科技藝術展上,蔡國強曾受梅賽德斯-奔馳委約,首度嘗試在真實的煙花中穿插數字化煙花,呈現數字焰火作品《行雲流水》。基於雙方對科技與藝術、自然與人文的共同追求,今年梅賽德斯-奔馳與蔡國強再度攜手,以全新的藝術與科技探索,詮釋風格進化,定義時代風潮。
12月8日,在故鄉泉州的蔡國強當代藝術中心奠基儀式前夜,蔡國強以天空為畫布,以火藥為畫筆,首度通過無人機創新科技為藝術表達插上想像的翅膀,將時代演進、人文情感、自然力量與創新精神融入感知,創造出藝術煙花無人機表演《海市蜃樓》,其紀錄影像亦于12月10日在科技藝術展開幕之夜全球首發。作品以泉州市花刺桐花為視覺意象,呼應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的深橙色涂裝,並將泉州從古至今的文化ICON次第呈現,猶如一場美輪美奐的海市蜃樓鋪陳在世人眼前,藝術化展現數字化、電動化、智慧化進程中,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所代表的高性能純電車型動力系統的未來,進而折射“人、科技、自然和諧共生”的時代風潮。
曾有時 回望過往時代風潮
“未來之翼”空間中陳列的YASA軸向磁通電機指明高性能純電車型動力系統未來
展覽負一層的“曾有時·時代風潮”展區從美學靈感、科技創想、探索精神、夢想傳承四個維度,詮釋了科技與技術的集大成之作——C 111實驗車,展現歷史進程中梅賽德斯-奔馳科技造藝,定義時代風潮的引領姿態。
“靈感之翼”以鏡面車身裝置配合鐳射,展現鷗翼門與楔形車身等C 111標誌性的美學特徵
展區以“嚮往之翼”為序篇,通過裸眼3D視覺,帶領觀者放眼廣闊的人類發展歷程。此後的“創新之翼”以奔馳一號為原點,致敬品牌精神“對發明的熱愛永不止息”。“時代之翼”的沉浸式影像通道,將觀眾帶入初代C 111實驗車誕生的1969年的時代背景。裝置藝術描繪創新技術,為美學設計插上“靈感之翼”,鏡面車身裝置配合鐳射,展現鷗翼門與楔形車身等C 111實驗車標誌性的美學特徵,凸顯銳意的創造力、科技力和速度感。C 111實驗車是世界上第一輛完全在計算機上設計的汽車,創造性的技術使其開發週期縮短約4個月。“創想之翼”以藝術場景呈現科技賦予美學設計,無數設計稿從一台70年代的電腦中飛揚而出,預示汽車工業數字化設計風潮的來臨。
“夢想之翼”以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CARS”系列作品為引,全新呈現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
“探索之翼”以流轉的時空隧道構造視覺奇觀,致敬C 111實驗車持續一個時代的先鋒探索,彰顯梅賽德斯-奔馳純粹的探索精神與創新激情。“夢想之翼”以1986年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爾為紀念奔馳汽車百年創作的“CARS”系列作品為引,由當代視覺藝術家以21世紀的數字化技術,結合魅力無窮的波普藝術,全新呈現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通過不斷進化的藝術表達,將展覽帶入全新境界。
正當時 定義未來時代風潮
在一層的“正當時·時代風潮”展區,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配合蔡國強的無人機焰火作品,在數字化、電動化、智慧化的風潮之中,將美好的未來圖景通過科技與藝術折射在當下,鋪陳在觀者眼前。
“未來之翼”以沉浸式體驗,勾畫出時代奔涌向前、風潮馳而不息的恢弘壯闊。數碼影像和實體沙灘相結合,打造“未來海灘”,呼應蔡國強的海上焰火作品《海市蜃樓》,立於“潮頭”的Vision One-Eleven概念車,以及空間中陳列的YASA軸向磁通電機以輕巧的體積提供了媲美賽車的澎湃動力。在可預見的未來,YASA軸向磁通電機將開闢一片嶄新天地,引領電動汽車時代的性能風潮。
展覽最終空間名為“柿柿如E”,將藝術表達與中國文化靈動結合,輝映著科技的盡善與生活的盡美,送上奔馳的美好祝願。
“嚮往之翼”通過裸眼3D視覺,帶領觀者放眼廣闊的人類發展歷程
科學與藝術猶如一枚硬幣的兩面。不斷拓進的科學技術,為藝術美學提供源源靈感,在時代演進中傳承創新,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梅賽德斯-奔馳C 111 & Vision One-Eleven科技藝術展,即日起至12月17日,將在北京798創意廣場持續展出,以科技賦能美學,展開想像之翼,詮釋人們對科技與藝術、人類與自然、瞬間與永恒的美好嚮往與恒久探索,在科技的深谷中遇見藝術。(資料來源:梅賽德斯-奔馳)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