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新質生産力”高端對話理清4條行業脈絡
2024-09-02 14:50: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鄭思雯

  9月1日,2024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啟幕,由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承辦、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協辦的“新質生産力”高端對話同期舉行。

  高端對話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全固態電池産學研協同創新平臺理事長歐陽明高主持,參加對話活動的電池企業高管有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成、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楊紅新、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孟祥峰、深圳市比亞迪鋰電池有限公司CTO孫華軍。

“新質生産力”高端對話理清4條行業脈絡_fororder_image001

  歐陽明高院士與各位嘉賓就“市場應用領域拓展與降本空間”“儲能市場與技術趨勢”“前瞻技術發展態勢”,以及“綠色製造與出海”等關鍵話題進行討論,併發表權威觀點。

“新質生産力”高端對話理清4條行業脈絡_fororder_image002

  市場應用領域拓展與降本空間

  市場應用拓展機遇明顯,降本與可持續發展、技術創新需並行發展。未來到2030年存在巨大的市場增長空間,我國鋰離子電池産業規模也將超過20億KWh,行業在市場應用拓展、降本和可持續發展方面面臨一系列機遇與挑戰。新能源汽車領域,增程式、大電量的PHEV和純電800V高壓系統動力電池應用增速最快;儲能領域,除應用在發電側,工商業領域應用也剛剛開始,空間前景廣闊。降本方面,關注低成本材料路線選擇,以及製造降本、工藝降本和電池形態降本,關鍵是通過技術創新可持續降本。

  比亞迪電池CTO孫華軍表示,要做好的是如何實現産業健康有序快速發展,不出現安全問題,在此基礎上還要降低成本,需要依靠各環節的精益求精,每處細微的改進都是我們降本的機會,包括極限製造優化改進和通過技術創新降低成本。

  儲能市場與技術趨勢

  儲能電池行業健康發展需要打好安全、系統標準化、循環壽命等基本功。“鋰離子電池應用場景擴大,關鍵核心是其性能和價格層面的強大競爭力;儲能電池向大容量邁進,技術門檻大大提高,需要安全性、耐久性、一致性、製造品質管控等全鏈條門檻,同時未來智慧傳感將在大容量儲能領域發揮大作用。”歐陽明高院士説道。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儲能電芯成本佔儲能系統總成本的20%左右,未來儲能系統的降本主要不是依靠電芯,而應是系統標準化的成本下降。比亞迪電池CTO孫華軍認為,應注重從底層邏輯,結合7000次循環和日曆壽命,系統思考循環壽命問題,以及持續關注大電池新型製造技術,即在線100%缺陷檢測技術。寧德時代副總裁孟祥峰還表示,行業應該在鋰電池儲能電站循環壽命及能否在電力調度中發揮作用練好基本功,同時鋰離子電池儲能應爭取獲得與抽水蓄能容量電價同類支持政策。

  前瞻技術發展態勢

  人工智能發揮重大作用,硅碳負極率先應用,全固態電池技術研發需要一步一步來。前瞻技術方面,短期方面可能産生直接技術變革的是硅碳負極的引入,是一個廣泛和持續發展的方向。長期來看包括人工智能、全固態電池。在材料體系試驗選材、工藝製造、電池品質管理、電池管理等方面均已應用AI技術,可實現全鏈條智慧化工作,給行業帶來革命性變化。歐陽明高院士表示,從燃料電池研發歷程經驗來看,固態電池仍需要一步一步來,先解決電解液問題,解決負極問題,再解決正極問題,急不得,全固態電池材料的突破還必須靠人工智能。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還表示,硅碳已經到了比較有競爭力的階段,希望行業特別關注知識産權問題。寧德時代副總裁孟祥峰表示,固態電池賽道火熱,但仍需創新型企業和大型化工企業巨頭進入。

  綠色製造與出海

  綠色製造長期靠中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短期靠零碳園區及向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轉移。歐盟新電池法本質是貿易壁壘概念,電池出海方面,仍存在國內選擇綠電佔比多的區域建廠、購買綠電抵消碳排放等做法,以及國內電力因子,歐盟並不認可,歐盟新電池法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亟待與國外共同溝通、磋商、談判,同時國內制定碳足跡管理體系時,應研究國外政策法規科學的地方。

  蜂巢能源董事長兼CEO楊紅新表示,在此背景下,企業肯定可以做的就是回收料的使用,在降本的同時可實現減碳。億緯鋰能董事長劉金成表示隨著未來電池退役量的增加,磷酸鐵鋰電池回收也是值得關注的方面。歐陽明高院士表示,綠色製造長期靠中國新能源的快速發展,短期來看,如果從企業角度,國內生産就需要建設零碳園區,向可再生能源豐富地區轉移,宜賓是最有希望的地區之一。(資料來源:世界動力電池大會高端對話)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