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作為進博會交通與物流領域重要的配套活動,2024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如“七”而至。11月8日上午,來自國內外物流界同仁匯聚一堂,共同探討全球貿易新場景下的國際物流新機遇,為産業鏈供應鏈融合發展與創新合作獻計獻策。
本屆論壇由交通運輸部支持,中國交通運輸協會主辦,上海海事大學聯合主辦,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提供戰略支持,國際物流與供應鏈諮詢委員會、界上供應鏈管理諮詢有限公司提供智力支持,山東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特別協辦,中國交協城市物流分會、《物流時代週刊》、界上傳媒集團承辦。
本屆進博會企業展繼續保持36萬多平方米的超大規模,共有129個國家和地區的3496家展商參加,國別(地區)數和企業數都超過了上屆,參展的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達297家,創歷史新高。
立足於進博會這一高端舞臺,本屆論壇以“新鏈路 新場景 新生態”為主題,聚焦全球發展帶來的機會,通過鏈路創“新”——打通安全綠色增值新鏈路;場景納“新”——創建國內國際商貿新場景;生態煥“新”——共營現代流通物流新生態,以智庫智慧、全域資源優勢賦能全行業發展,精準服務參會各方,搭建匯聚對話、服務、媒體等特色于一體的國際商貿物流會議平臺,為中國式現代化物流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
此次論壇的成功召開,不僅搭建了業界精英展示創新成果、互享思想智慧的舞臺,更為推動中國物流解決方案在全球物流與供應鏈領域的應用增添了新的活力與強勁動力。
中國交通運輸協會副會長,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黨組成員李文新在致開幕辭中表示,當前物流業發展的關鍵使命在於打通安全綠色的增值新鏈路,創建國內國際經貿的新場景,並共同營造現代流通物流的新生態。為此,他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加快傳統物流服務轉型升級;二是研究制定全産業鏈的供應鏈協同戰略;三是注重物流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從節能降碳角度對現有物流系統進行改造,建立促進物流活動的現代綠色物流體系,不斷創新物流供應鏈服務,加快提升物流供應鏈能力。
上海海事大學校長初北平在致歡迎辭中表示,國際貿易與物流發展的關鍵在於人才。上海海事大學作為航運、物流與海洋領域的特色學府,專注于培養港航物流業所需的高素質人才。學校構建了全面的港航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率先開設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專業,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此外,學校還積極與海外合作,特別是在“一帶一路”非洲國家,率先開展了港航物流管理國際人才培養項目。近年來,學校增設了自貿區物流、供應鏈管理等複合型專業,並探索人工智能與物流人才培養的融合,致力於全面提升數字化物流人才的培養品質。
交通運輸部原副部長,中國科協決策諮詢首席專家徐祖遠以“發展新質生産力,共建流通物流新生態”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在新質生産力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共建流通物流新生態的路徑與措施需要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跨區域的深度合作,在數據共享、信息共用、技術共合、規則共建、利益共有等方面塑造命運共同體。具體可從加強數據共享和信息共用、推動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構建協同發展的産業生態、完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五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拓展流通物流新生態。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交通物流處處長餘興源在做“培育綠色數智新業態 共創國際物流發展新格局”主題分享時指出,交通物流的降本提質增效是一項涉及系統與結構的綜合性任務,旨在實現産業鏈的整體成本降低。這要求我們既加強硬體聯通也提升軟體聯通,共同構建一個內外緊密連接的高效交通物流體系。為此,我國交通物流業需要實現五大聚焦——聚焦強網絡,加快交通物流基礎設施聯網補網強鏈;聚焦調結構,加快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和多式聯運發展;聚焦促融合,推進交通物流與産業一體化發展;聚焦優服務,推動智慧物流等新業態新模式創新發展;聚焦強韌性,加快推進國際物流供應鏈體系建設。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原所長汪鳴深度解讀了“新時期我國物流供應鏈發展戰略與策略”。他表示,我國正進入供應鏈物流創新發展時代和現代物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作出這種判斷的根本原因在於:一是市場競爭充分,需擺脫傳統物流模式;二是技術能低成本支持構建供應鏈生態,成熟度高;三是供應鏈實踐已奠定推廣基礎;四是企業需創新經營管理與資源配置,構建新價值鏈應對挑戰。新時期,我們需要按照供應鏈的解決方案推動製造、物流、流通的發展,形成製造、物流、流通“三位一體”的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這才是高品質發展落地生根的根本所在。
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以“發展綠色智慧樞紐 助力打造低碳新鏈路”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指出,樞紐港口在推動綠色低碳貿易和優化物流鏈路中扮演著核心角色。上港集團通過三大策略實現了低碳轉型:構建綠色集疏運體系,推動公轉水、公轉鐵以減少陸運排放;升級碼頭裝備智慧化與電氣化,提升效率並降低能耗;推廣綠色能源應用,以場景創新創造價值。未來上港集團將繼續秉承開放合作的理念,與各方攜手共進,為構建綠色、低碳、可持續的全球港航物流體系貢獻力量,共同守護綠水青山和碧海藍天。
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以“打造依託港口的一流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表示,在新通道建設上,山東港口致力於構建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加強合作,提升中國港口全球影響力。在新場景方面,山東港口注重智慧化、綠色化、協同化發展,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成立供應鏈綜合服務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務,強化科技創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在新生態構建上,山東港口強調互聯互通、共享共建、互利共贏,推動産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集成,成為生態圈層中的優質夥伴。
歐亞鐵路物流股份公司市場行銷總監弗拉德基娜·葉卡捷琳娜演講的主題為“集裝箱運輸市場:無縫物流”。她表示,東南亞是全球集裝箱物流的核心,佔比超70%。“一帶一路”倡議極大地促進了歐亞大陸及其沿線國家的貿易與合作。在過去的幾年裏,公司已運輸了70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貨物,成為中歐班列運輸市場上的重要力量。同時,公司還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倡議,促進了歐亞大陸及沿線國家的貿易與合作,為歐亞大陸的繁榮與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物流出海企業面臨著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和日益增長的ESG (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轉型壓力。為了深入探討這一話題,主題對話特別邀請了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運營管理部總經理王科、圓通速遞副總裁相峰、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蒲紅霞、DNV ESG高級諮詢師張曉靈、深圳遞四方副總裁戴彬進行分享。主題對話環節由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斌主持。
王科表示,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一直致力於構建全球化的供應鏈網絡,不斷加強合規性管理,確保業務符合國際法律法規和貿易規則。此外,我們也在積極推動ESG轉型,通過數字化、智慧化技術提升運營效率,減少碳排放,實現可持續發展。
相峰指出,面對國際局勢變化,圓通不斷調整市場策略,加強與海外合作夥伴的溝通與協作,在ESG轉型方面,圓通注重綠色包裝和節能減排,通過優化運輸網絡和提升物流效率,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蒲紅霞表示,出海對於氫能科技看似遙遠,實則緊迫。中國企業需轉變思路,不局限于與油車競爭,應利用國家資源和優勢,加強內部減碳計劃,拓寬全球化、智慧化、綠色化戰略視野。
張曉靈強調,在ESG領域,全球各國正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嚴格性推出相關法規與政策。這對中國的跨國企業以及物流供應鏈企業構成了更為嚴峻和深入的挑戰,要求企業必須將ESG績效以更加量化的方式呈現出來,作為有效應對這些挑戰的關鍵策略。
戴彬表示,中國物流企業出海面臨對海外法律法規的理解、海外末端服務建設等難點。同時,他呼籲政府加強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提升基礎教育水準,以應對行業快速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
楊斌總結道,物流出海企業在應對國際局勢變化推動ESG轉型方面需要採取綜合措施,通過加強合規性管理、推動技術創新和産業鏈協同等方式,共同推動物流行業向更加綠色、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在本屆論壇尾聲階段,還舉行了2024物流與供應鏈(中國)解決方案優秀案例發佈儀式,以及“中國物流100人(智庫)”系列叢書:《汪鳴:與物流同行》首發儀式。
據悉,為推動中國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的全球應用,提升中國企業競爭能力,賦能物流供應鏈行業發展,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暨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組委會聯合《物流時代週刊》于2021年推出“物流與供應鏈中國解決方案優秀案例”徵集發佈活動。經過4年的發展,該項活動已在業內産生了廣泛影響和關注,吸引了眾多企業和機構組織積極響應、踴躍參與,並成為樹立品牌、拓展市場、擴大影響力的重要推手。
據組委會介紹,以上2024物流與供應鏈(中國)解決方案優秀案例將被納入《2025中國物流業發展趨勢報告》藍皮書內,面向全行業發送。該藍皮書作為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咨委會2024年度的重要成果,主要包括《2025年中國物流業形勢判斷與趨勢分析報告》、2024年物流供應鏈行業政策索引、2024年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優秀案例、2024物流時代數智化生態建設領軍人物四大板塊。
其中,2024物流時代數智化生態建設領軍人物作為藍皮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流時代週刊》為進一步踐行媒體社會責任,以媒體視角盤點中國物流供應鏈數智化革新浪潮成功實踐的策劃成果。中遠海運物流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紀海東、山東省港口集團總經理李奉利、嘉宏國際物流集團董事長劉石佑、圓通速遞有限公司董事長喻渭蛟共同獲得了“2024物流時代數智化生態建設領軍人物”榮譽。
隨後,還舉行了“中國物流100人(智庫)”系列叢書:《汪鳴:與物流同行》首發儀式。
第七屆進博會上,2024全球貿易與國際物流高峰論壇作為亮點,繼前六屆成功舉辦後影響力再升級。本屆論壇秉持前瞻性、務實性、高規格及國際化特色,匯聚物流與供應鏈領域頂尖智慧,助力中國企業在進博會平臺上發聲,貢獻中國方案,強化産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資料來源:物流時代週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