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正經歷從高速增長到波動式緩慢增長的轉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而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影響力持續上升,出口量屢創新高。面對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車企如何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同時加速國際化佈局?
國內市場 從增量競爭到存量博弈
過去十幾年,中國汽車市場經歷了兩個階段的快速增長。2000年至2010年,年均增長34%;2011年至2017年,年均增長10.5%。然而,2018年開始,市場進入波動式增長階段,告別了過去“只漲不跌”的黃金時代。
這種變化並非個例,而是全球汽車市場發展的一般規律。以德國、日本和韓國為例,當千人汽車保有量達到150輛後,市場增速開始放緩,並進入週期性波動階段。中國目前也處於這一階段,預計未來年均增速將在2%-3%之間。
政策托底企穩 但競爭依舊激烈
宏觀經濟方面,政府正加大財政支持,並採取更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支撐汽車消費。汽車政策方面,舊車報廢補貼政策持續實施,新能源車補貼最高2萬元,燃油車補貼1.5萬元。此外,置換補貼政策也將延續,新能源車補貼上限1.5萬元,燃油車1.3萬元。這些政策預計將在2025年拉動約200萬輛的銷量增長。
當前,市場競爭的核心問題在於:車企的産能擴張速度遠超市場需求增量。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傳統燃油車企不願輕易削減産量,而新能源車企又在加速擴張,導致供需失衡,價格戰愈演愈烈。與往年不同,今年的價格戰形式更加多元化,除了官降,還包括經銷商降價、增配不漲價等方式。多數品牌都在不惜代價保住市場份額,利潤率下調已成為行業共識。
出口與國際化將成為自主品牌突破點
近年來,中國汽車出口量激增,2023年達到586萬輛,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占國內汽車産量的比重已達18.6%,對於奇瑞、上汽等外向型企業而言,出口比重甚至接近50%。
中國汽車的出口市場日益多元化,歐洲(含俄羅斯)和亞洲是兩大主力市場。2023年,中國對俄羅斯出口115萬輛,對歐洲其他國家出口107萬輛,兩者合計超過200萬輛;亞洲市場的出口量也接近200萬輛。這種均衡佈局,使得中國汽車在國際市場更具穩定性。
未來,中國車企的國際化進程不僅僅是出口,還包括在海外進行本地化生産。隨著部分國家對整車進口設限,當地建廠成為長期趨勢。全球汽車市場仍處於增長週期。過去50年,全球汽車市場每十年增加1000萬輛,而2011年至2017年更是增加了2000萬輛。未來,印度、印尼、越南等新興市場仍將是全球汽車需求增長的主力,中國車企在這些市場的競爭力也在快速提升。
自主品牌崛起的三大核心驅動力
消費者信心提升:當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1萬美元,消費者對自主品牌的接受度會大幅提升。近年來,中國品牌在國內市場的認可度不斷上升,為海外市場的擴展奠定了基礎。
電動化與智慧化的技術優勢:過去,中國品牌在燃油車市場與合資品牌競爭力懸殊。然而,在電動化和智慧化時代,中國車企在供應鏈、技術和産品力方面取得突破。寧德時代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供應商,華為等企業也在智慧化領域佔據重要地位。
市場競爭激烈,催生全球競爭力:中國市場的高強度競爭,使得存活下來的車企具備更強的競爭力,能夠在國際市場立足。(資料來源:J.D. Power君迪)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