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頻道 > 正文
智慧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暨淮南深度融鏈發展大會召開
2025-11-24 16:22:1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責編:楊蕓菲

  11月20日-21日,智慧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暨淮南深度融鏈發展大會在安徽淮南順利召開。大會圍繞“重構開放共享和韌性可持續的供應鏈體系”主題,匯聚了政府機構、科研院校、整車企業、供應鏈企業、産業園區等多方代表參會。

大會現場

  車百會理事長張永偉在會上表示,當前全球汽車供應鏈正在呈現八個顯著變化:一是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加速上升,“含中率”不斷提高;二是動力電池、晶片、軟體將成為未來供應鏈競爭焦點;三是中國供應鏈國際化從貿易走向製造本土化,並出現“大腦工廠+海外手腳工廠”等新模式;四是汽車供應鏈將加速跨界延伸並助力新賽道産業化;五是整車企業的戰略重點從追求成本效率轉向構築安全穩定的供應鏈體系;六是快反近供與技術引領成為供應鏈企業走出內卷的重要戰略;七是依託供應鏈平臺解決整零供需矛盾;八是供應鏈整體向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發展。

車百會理事長張永偉

  淮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志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淮南把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發展擺在製造強市建設的首位,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産業正呈現從無到有、從鏈到群的快速發展態勢。面向“十五五”,淮南將以新能源汽車為牽引,推進“人工智能+”賦能,重點推動新能源汽車、新能源船舶、新能源裝備製造、新材料“四新”産業協同發展。

淮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志強

  11月21日上午,高層會議以“重構開放共享和韌性可持續供應鏈體系”為主題展開討論。會議上半場由車百會副理事長、車百智庫研究院院長師建華主持。

  張永偉表示,中國汽車及零部件“走出去”後普遍感受到海外的巨大機會,由於産業發展節奏存在時間差,中國在動力電池、智慧化零部件等增量賽道已成為全球中心。動力電池全球裝機份額接近70%,連續十幾年領跑;智慧化領域實現從“大量輸入”到“逐漸輸出”的轉變;預計“十五五”末期中國汽車産量將達4000萬輛。傳統“貿易出海”已難滿足需求,本土製造成為趨勢。

  合肥工業大學汽車與交通工程學院副院長夏光強調,相較于國內競爭激烈的智駕領域,底盤升級空間巨大。目前國內底盤國産化水準較落後,傳統的汽車底盤只是滿足發動機、變速器的需要,與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以及整車的要求不匹配。此外,智慧駕駛(“大腦”)需底盤(“小腦”)快速響應、精準控制,才能避免避障等場景下的安全風險,底盤性能直接決定智慧駕駛落地效果。

  開沃汽車總經理江民提出了“四開”造車,開門造車、開放造車、開拓造車、開心造車。開門造車,即讓所有用戶訂完車後到工廠看到訂購車的製造過程。開放造車,即和供應鏈的夥伴們從各自為政到融為一體。開拓造車,即用榔頭砸碎固有思維束縛,為客戶創造有效價值。開心造車,通過好的産品讓客戶買單,善於甘於補位。

  比亞迪安徽省總經理助理王昭原表示,世界經濟碎片化不斷加劇,內外部競爭環境發生深刻變化,而汽車産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供應鏈體系的競爭。汽車産業強不強,要看零部件生態強不強。他強調,面向“十五五”,新能源汽車産業正進入變革加速的關鍵十年。在人工智能、萬物互聯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速演進的背景下,汽車電動化、智慧化將持續加速,不會給行業停頓與緩衝的機會。

  京東工業副總裁、華東太璞業務部總經理陳偉表示,汽車産業要圍繞供應鏈開展技術創新、解決既有的行業痛點,亟需構建起一套完整涵蓋商品、採購、履約及運營環節的工業品數智化供應鏈服務模式,即在供給端聚合海量供應商、實現供需的最優匹配和高效協同,在需求端推動企業內部管理的數字化、智慧化,最終實現降本、增效、保供、合規的發展目標。

  此外,會上還舉行了淮南市投資環境推介與重點簽約儀式,展示淮南在新能源汽車産業及上下游生態佈局中的開放姿態與政策優勢,推動産業鏈、資本鏈、創新鏈的深度融合。

淮南市投資環境推介與重點簽約儀式

  作為高層會議的重要環節,圓桌對話由清華大學教授王賀武主持。四位嘉賓圍繞“如何協同産業鏈供應鏈全球化與全球本土化發展,重構開放共享和韌性可持續的全球汽車供應鏈體系”議題,聚焦效率與安全、本土與全球的平衡之道展開熱議。

清華大學教授王賀武

  同日下午舉辦了兩場專題會議。智慧汽車供應鏈專題會議聚焦“供應鏈協同創新發展”主題,議題涵蓋以下幾個方面:智慧汽車階段國內外供應鏈合作的新模式、新機遇與新挑戰;智慧駕駛端到端和大模型時代對算力、晶片等産業鏈要求;雲服務、AI、智慧終端等企業如何更好助力車企智慧化轉型和生態構建;如何融入跨學科、跨行業融合發展的行業大趨勢。

  智慧商用車專題會議以“智慧商用車産業發展新生態”為主題,圍繞以下幾個方向展開深入討論:商用車智慧化的現狀與挑戰;智慧商用車用車場景和運營;智慧商用車軟硬體新技術;智慧商用車供應鏈發展;智慧商用車商業模式分析;補能智慧化技術;智慧商用車安全技術;智慧商用車政策突破方向;智慧商用車出海。

  大會同期組織了園區企業考察活動,帶領嘉賓深入淮南高新區,實地參觀園區空間沙盤、了解産業政策與配套體系,並前往重點企業調研,感受淮南汽車産業鏈的創新實踐與發展潛力。此外,還舉辦供應鏈新産品新技術展覽活動,集中呈現供應鏈創新成果與最新應用。

園區企業考察活動

  本次大會不僅是行業思想碰撞的平臺,更是淮南深度融入智慧新能源汽車供應鏈的重要契機,或將成為當地“以會聚鏈、以鏈興産”的生動實踐。(資料來源:車百會研究院)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