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頻道-logo-城市-190x54

老區工業插上“數字翅膀” 黃岡建成100家先進級智慧工廠

2025-08-05 09:33:32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韓嘉慧

老區工業插上“數字翅膀” 黃岡建成100家先進級智慧工廠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801093744

華建石材股份有限公司5G智慧石材大切機。(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毅 攝)

  分段、焊接、打捆、纏膠、檢測……7月28日,位於麻城市的立訊精密工業(湖北)有限公司,一捆捆汽車線束在自動化流水線上魚貫而出。“每天幾十條生産線所需的龐大原材料,只需幾名工人操作電腦,智慧小車便能精準送達指定位置。”公司總經理明安林説。

  這樣的工業智慧場景,在黃岡越來越多。2025年,該市新增先進級智慧工廠17家,全市這類工廠總量達到100家。

  作為革命老區和傳統農業大市,黃岡工業面臨“塊頭小、體質弱”的煩惱:傳統産業佔比70%,全市規上企業中僅35%能完整採集數據,近四成關鍵工序尚未數控化。借力國家“東數西算”機遇,黃岡以智慧工廠建設為突破口,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連續17個月技改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

  建設智慧工廠,黃岡不搞“一刀切”,而是按基礎級、先進級、卓越級分層推進。對基礎弱的企業,先解決數據採集、關鍵設備自動化問題;對有一定基礎的企業,引導深化智慧裝備應用與系統集成;對領先企業,則支持打造全流程智慧化。以神力汽車零部件為例,經過政府梯隊培育,成為先進級智慧工廠,一條過去需要上百人的生産線,如今只需5名工程師維護。

  真金白銀的投入,給企業添底氣。 黃岡成立市級專班統籌推進,拿出實實在在的支持政策:企業更新設備,最高能拿到15%的補貼;評上先進級智慧工廠,一次性獎勵40萬元。近三年,政府投入的1.5億元技改資金,帶動了銀行超過40億元的貸款支持。

  “除了資金,服務也跟得上。”黃岡市經信局局長曾曉東介紹,市裏建起工業互聯網平臺,培育5家省級服務商;選派高校專家擔任“科技副總”,精準對接112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還通過“揭榜挂帥”方式,集中力量攻克工業軟體瓶頸。(記者柯利華、通訊員汪秀玲、聶志龍)

為您推薦

新聞
軍事
娛樂
體育
汽車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