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發揮“文旅+”“+文旅”融合作用,讓遊客“有的玩”“願消費” 山東20項措施放大文旅消費“乘數效應”
近日,山東省發佈第三批政策清單,針對文化和旅遊業配套推出《關於進一步擴大文化和旅遊消費的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其中共包括4方面20項具體措施,多方面部署促消費工作。
加強文旅資源整合和跨界融合
今年上半年,山東接待遊客4.1億人次,旅遊總收入突破5000億元,雙雙實現近10%的增長。暑期僅7月份,山東省接待國內遊客9650萬人次,國內旅遊收入124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3%和10.6%。
從這組數據,可以看到山東文旅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文旅消費具備“乘數效應”,是擴大內需、拉動經濟的重要引擎。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劉少華介紹,《工作方案》匯集22個山東省有關部門(單位)關於擴大文旅消費的工作措施,注重發揮“文旅+”“+文旅”的融合作用,協同作戰、共同發力。
多部門協同發力放大文旅消費“乘數效應”是這次政策的突出特點,包括山東省商務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科技廳、省體育局、省交通運輸廳等在內的多個部門加強與文旅的資源整合和跨界融合。
山東鼓勵各地用好特色農業資源,發展田園觀光和農事體驗新業態;支持相關企業發展工業旅遊,開發文創産品豐富産品業態;把體育賽事辦進景區,推廣匹克球等新潮運動;結合公路、鐵路、海上等交通資源開發特色旅遊線路。
另外,《工作方案》在重點領域的資金激勵上給出較大支持。山東繼續鼓勵博物館等事業單位開發文創,文創産品銷售凈收益的70%及以上用於事業發展,30%及以下可用於相關人員激勵。下半年,山東將落實政策對組織招徠入境遊客、組織入境包機、組織省外遊客乘坐旅遊列車的旅行社予以獎補。
破解文旅企業“融資難、轉型難”問題
旅行社、A級景區、酒店民宿等市場主體是豐富旅遊産品和服務供給的主要力量,《工作方案》提出多項措施解決文旅項目融資難和旅行社轉型難等問題。
《工作方案》在已有政策基礎上繼續發揮“金融+文旅”雙向賦能作用,在山東省開展政策宣講與銀企對接活動,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推出文旅金融産品。
周村古商城完成景區5A創建後,需要1.2億元用於業態煥新提升項目。“資金主要用於古城智慧化場館的打造,民宿、酒吧等新業態新場景的落地。”山東周村古商城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婷婷表示,此前通過山東省的銀企對接活動已和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接洽,資金審批工作正在推進中。
對於優化旅行社供給,《工作方案》提出重啟旅行社等級評定。“新實施的《山東省A級旅行社評定標準》,結合行業市場發展更具專業性和實用性,如入境遊的人數規模和服務品質已被正式納入考核指標。”山東省旅行社協會秘書長姜俠介紹,等級評定工作的開展可推動旅行社規範運營,並在人才建設、産品創新、信用管理、服務品質和科技融合等方面提出明確指引。
此外,政策提出引導旅行社開發優質旅遊産品,培育一批領軍式旅行社。“當前旅行社需推進科技賦能與産品創新,以多元化手段適應市場需求,加快實現轉型升級。”姜俠表示,協會正牽頭成立“山東省旅行社高品質發展聯盟”,將遴選省內旅行社的中堅力量作為核心成員,共同開展如定制旅遊、職工春秋遊、工會療休養等專項産品研發和市場拓展,通過示範效應帶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新場景新優惠讓遊客“有的玩”“願消費”
拉動文旅消費,遊客錢包的“負擔”輕了,出遊的意願就會更強。《工作方案》準備了一系列“政策省錢包”,“線上+線下”推出各類打折減免優惠。其中包括在符合條件的文旅場景消費,享受相關銀行卡支付減免優惠,今年下半年總優惠減免額度不低於2500萬元。
除了為遊客發放“優惠大禮包”,《工作方案》也在加強新産品、新場景供給上出實招。
如今,數字技術賦能文旅産業,催生出諸多新場景、新業態。《工作方案》強調運用虛擬現實等數字化手段活化齊魯文化,打造豐富多元消費體驗場景。不少景區也逐步在引進數字體驗項目。
今年暑期,臺兒莊古城復興樓數字沉浸演藝項目“何以臺兒莊”開業試運營,共接待遊客近萬人,營收30余萬元。“何以臺兒莊”負責人趙芳介紹,項目運用虛實融合交互和全息投影技術,讓遊客以可感、可玩、可參與的方式領略古城歷史文化底蘊。
“票根經濟”聯動模式方面,《工作方案》提出推行“交通票據+文旅”優惠措施,憑“齊魯1號”“半島1號”火車票、船票,遊客可享沿線景區、住宿等優惠。
截至8月28日,“齊魯1號”列車累計運送旅客35.3萬人次,“車票+景區+酒店”優惠不斷,近3萬名遊客享受打包優惠。目前,參與“半島1號”聯動優惠的文旅場所接待持船票遊客佔遊船接待遊客的11%。
此外,《工作方案》強調加快推動低空飛行旅遊,拓展空中觀光、空中運動等特色業態。業內專家建議,山東應結合文旅資源開發海濱、山嶽、城市觀光等低空航線産品,同時加強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和服務標準建設。 (大眾日報記者 唐曉寧)